【精品】高中地理 第3章 第3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4032151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地理 第3章 第3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3章 第3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3章 第3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3章 第3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高中地理 第3章 第3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地理 第3章 第3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地理 第3章 第3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高中地理 第3章 第3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山地年降水量()A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2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A和B和C和D和解析:第1题,图中四座山地的年降水量均是随高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但变化曲线各异:变率最大的是山脉。第2题,根据四地垂直带谱的分布规律可知,山麓地带的景观(基带)与其所在自然景观相同;山脉所在地的年平均降水

2、量在200毫米左右。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基带可能为温带荒漠带;山脉所在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00毫米,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山脉所在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约1400毫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山脉所在地的年平均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基带为热带(季)雨林带。答案:1.C2.B(2014江西4月质检)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读“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图”,完成第35题。3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A3 100米 B3 300米C3 700米 D3 900米

3、4关于甲坡和乙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坡是南坡,湿度小于乙坡B甲坡是北坡,湿度小于乙坡C乙坡是南坡,湿度小于甲坡D乙坡是北坡,湿度小于甲坡5该山地气温年较差山峰小于山麓,原因是山峰()A夏季气温上升快 B夏季气温上升慢C冬季气温下降快 D冬季气温下降慢解析:第3题,以气温0数值的海拔为参照读图可知。第4题,同海拔相比,山麓地带甲坡气温高于乙坡,表明甲坡为南坡,乙坡为北坡,甲坡雪线(0数值为参照)高度低于乙坡,表明甲坡湿度大,乙坡湿度小。第5题,有常年积雪的山地,山峰受积雪影响,气温上升较慢,进而使气温年较差偏低。答案:3.C4.D5.B (2014山东泰安一模)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

4、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第67题。6甲植被最可能是()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草原7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热量解析:第6题,从气候条件的变化可以看出从苔原到荒漠应是从高纬到低纬的变化,从降水可以看出该区域应位于大陆西侧,因而甲应为常绿硬叶林。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图示自然带的变化应以热量条件的变化为基础。答案:6.C7.D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完成89题。8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a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C

5、b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b坡是向阳坡,a坡是迎风坡9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麓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AT冬18CT冬18DT夏18解析:第8题,图中各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均在b坡分布较高,说明b坡为向阳坡;雪线在b坡分布较低,说明b坡降水较丰富,应为山地的迎风坡。第9题,永久性冰川的下界即雪线处的温度应不高于0,因而,其山麓的最高温度(夏季温度)不能超过18。永久性冰川是否存在不能看冬季气温,应当取决于气温最高的夏季。答案:8.C9.D(2014大纲全国文综)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6、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第1012题。10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K岛位于东南亚(6S7S),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天然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答案:A11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 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K岛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气候类型相同,水热条件、光照条件以及种源都相差不大,排除B、D项;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岛海拔并不高,排除A项;由材

7、料可知,K岛发生过火山喷发,深厚的火山灰为植被恢复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这是该岛的独特条件。答案:C12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解析:由经纬度可知,K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结合板块分布知识可知该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答案:C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雪线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1314题。1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14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解析:第13题,

8、从左图中可读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自东向西增高。从右图中可读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自南向北增高。因此,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第14题,该地区东南雪线高度低,主要原因是东南部降水量大。答案:13.D14.B二、综合题(共22分)15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11分)(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南坡为向阳坡B北坡为向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

9、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山脉)。(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_。(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_。解析:根据山地基带类型确定其纬度,可知:同一山脉不同坡向自然带不同,说明是热量、水分条件不同。乙地山脉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其位于亚热带。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降水和气温。答案:(1)A(2)D(3)秦岭(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甲地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低于南坡。(5)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从海洋上来的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

10、;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16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气候。(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都是由于_形成的。(3)H为_带,而同纬度的F却为_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4)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为基础的。(5)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为基础的,在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解析: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分布和分异规律,重点关注影响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及

11、各主要自然带所处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解答该题关键把握以下几点:(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指自然带沿纬线方向延伸,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以热量为基础。在低纬和高纬地区表现明显,如图中DCBA的更替。(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指自然带沿经线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以水分为基础。在中纬度大陆地区表现明显,如图中DEF的更替。(3)温带季风气候(H)和温带海洋性气候(C)下形成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温带季风气候(H)和亚热带季风气候(G)的形成均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答案:(1)C、H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荒漠距海远近不同,导致水分差异(4)纬度地带分异热量(5)干湿度地带分异水分中纬精品地理教学资料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