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402815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第四纪的构造运动(2)第四纪古气候(3)第四纪生物界 第四纪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的成因类型(5)第四纪海平面变化。冰期:指地球上冰川规模扩大,气候显著变冷的时期。年平均气温较现今低813C,此时 极地和高山冰盖扩大,并向中纬度推进(或高山冰川下移),从而引起生物群的迁移或部分 绝灭。间冰期:指两次冰期之间的温暖时期。此时大陆冰盖缩小,并向极地后退(或高山 冰川后退),同样引起了生物群迁移,但伴之以生物繁荣。冰后期:指第四纪最后一次冰川 退缩以来的温暖时期。即全新世全球气候转暖的时期。雨期(洪积期):冰期时,在中低纬 度的非冰川区,出现气候潮湿、降雨增多时期,称为雨

2、期。间雨期:是指两次雨期之间相对 干燥少雨的时期。间雨期时,当地气候干燥、炎热,湖泊面积缩小,甚至干涸,风沙地貌发 育,黄土堆积盛行。间雨期又称间洪期”或干燥期”。由气候波动引起的海平面升降称为(水动型)。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海平面升降称为(地动 型。)指示海平面升降的标志有:(海蚀阶地)、(上升海滩)、(珊瑚礁和礁平台)、(地层和 古生物标志)。猿到人的进化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古猿阶段、猿人阶段、古人阶段、新人 阶段(智人阶段)。地球存在着四个极性期:布容正极性期、松山倒转极性期、高斯正极性 期、吉尔伯特倒转极性期。第四纪下限:181万年或259万年。第四纪华北地区:下更新统(Q1)泥河湾组f

3、长鼻三趾马一真马动物群 中更新统(Q2)周口店组f北京猿人一肿骨鹿动物群 上更新统(Q3)马兰组f萨拉乌苏动物群与周口店同期的土类堆积,称周口店期红土。在山西黄土高原地区,红色土称为离石黄土, 或称老黄土。马兰黄土又称新黄土,在华北地区分布甚为广泛,组成黄土高原。其成因以风 成为主,其次有坡积、冲积、洪积等类型。华南地区:下更新统(Q1)一雨花台组f巨猿-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中更新统(Q2)网纹红土 f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国第四纪时期主要地质事件:1.频繁活动的新构造运动:主要特点是以强烈的升降运动为主,突出体现在青藏高原的不 断抬升,并且东西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2.冷暖频繁交替的古气

4、候变化:以干冷和 温暖的交替变化为主,其特点有: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具有周期性波动、第四纪古气候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引起海平面的变化,雪线高程的变化以及山岳冰川的发生与发展、 中国第四纪时期的古气候变化既与全球性气候变化有关、又受青臧高原隆起的影响。3. 古湖泊的萎缩消亡和外流水系的形成:早期湖泊广泛发育,且湖盆内发育短程内流水系, 后期由于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改变了大陆古地理面貌,从而使湖泊在早更新世后期逐 渐萎缩并趋于消亡,同时河流随之活跃发育。4,活跃的火山活动:它们与新构造运动 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火山的分布显然受新构造活动带的控制。5.巨厚的黄土堆 积和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是中国大

5、陆上一个特殊的第四纪堆积,它形成于整个第四纪 时期,同时它又记录了整个大陆第四纪地质历史的进程。6大沙漠的形成和发展:其 中最大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内。中更新世时,沙漠尚未形成,仅有 小片沙地,大面积的盆地内发育着的是内流水系。米兰科维奇曲线:南斯拉夫学者米兰科维奇综合考虑地球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及岁差 三要素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按冬半年和夏半年分别计算了南北半球每隔10个纬度的辐 射量,作出了 60万年以来影响气温的综合气候曲线,称为米兰科维奇曲线。我国冰期自老到新为:龙川、鄱阳、大姑、庐山和大理五个冰期年代欧洲中国晚更新世100千年伏尔姆晚期冰期早期大理冰期200千年里斯-伏尔姆 间冰期庐山-大理 间冰期300千年里斯冰期庐山冰期中更新世400600千年民德-里斯 间冰期大姑一庐山 间冰期700千年民德冰期大姑冰期800900千年贡兹-民德 间冰期鄱阳-大姑 间冰期早更新世10001100千年贡兹冰期鄱阳冰期12001300千年多瑙-贡兹 间冰期龙川-鄱阳 间冰期14001900千年多瑙冰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