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实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4027747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实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改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实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改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实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改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实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改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实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实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改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实效 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首要的问题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处理思想和观念问题,要重视两个方面:第一、要主动学习和接收“自主、合作、探究”等生本教育理念,勇于质疑和反思几十年一以贯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树立起以老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的意识;第二、新旧模式之间是螺旋式上升关系。是传承和相互借鉴关系,而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关系。我们决不能从旧的模式束缚中解放出来,又一头扎进新的模式的桎梏中去。应该认识到:全部的模式、方法,全部是我们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选择的路径和工具。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当任何模式的“奴隶”。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是不是让我们的课从

2、形式上更像洋思、东庐、杜郎口?课改的根本目标是追讨教学的实效,就是怎样让更多的学生更加好地学会、做对、做好和做快。用郭思乐教授的话说,就是“学习愉快、素质发展、成绩优异”。“学习愉快”不但把枯燥转化成了愉快,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学商,缓解教和学的冲突,融洽师生关系。“素质发展”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关键的素质是愿学乐学。除此之外,“素质”还能够了解为“提升能力的能力”。更主要的意义是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在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下,愉快和素质是无法直接反应的。所谓“成绩优异”就是要经得住考试,因为卷面成绩仍是当今社会和家长评价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主要指标,正所谓“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所以,我们的课假

3、如是以“自学、合作、探究”等生本教育理念作指导的,是瞄准“愉快、素质、成绩”教学目标的,能达成学会、做对、做好和做快效果的,能够是洋思、是杜郎口,也能够什么全部不像,全部不是,而是我们自己独创的一个模式,那可能是最好效果。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为确保课堂教学实效,应该重视哪几方面的问题呢?一、必需关注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任何教学模式方法全部是为完成教学目标和达成教学任务服务的。教学目标占据主导地位,学习形式居于隶属地位。应该是为完成教学目标去选择学习形式,而不是为表现学习形式而兼顾学习任务。为形式而形式,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快愉快乐,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无几。要克服片面追讨教师讲的

4、越少越好、学生展示越多越好、没有展示就不是新课等认识上的偏差。二、必需关注课程和教材的基础内容。拓展和提升应该建立在教材的基础内容之上,教材上显现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应该必需掌握的基础内容,是“要求动作”。拓展和提升必需以教材的基础内容为依靠,把课内的基础内容完整扎实地掌握了,再去拓展课外内容的“自选动作”上求创新。不然,拓展提升不但确保不了效果,还会把教材的基础内容冲击得支离破碎,难以了解和掌握。三、必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不妨培养这么一个思维习惯,一堂课课前和课后,让这么一个念头在我们的脑子里转一圈“假如中考要考这节课的内容,会出什么样的习题?这道题交给刚下课的学生能有多少学生得满分?有多

5、少学生不得分?”让每节课和中考挂起钩。什么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面对习题会做、做好、做对、做快就是学习效果。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和苛求一堂课中,知识和能力怎样透彻和熟练,但能不能达成大多数学生基础上会做的效果,还是应该关注的。四、必需关注学科的基础内容和特点。每个学科全部有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基础要求。比如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能力、人物形象和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能力,等等。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目标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学习形式居于隶属地位。五、树立有效教学行为的意识:当我们在设计一节课时;当我们走趟教室面对全班同学上课时;当我们走出教室结束一节课时。我们要认真严厉地思索一个问题

6、: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的哪些设计、哪些步骤、哪些组织形式、哪些教学语言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有效比重能达成多少,说了多少无用话,做了多少无用功。假如我们有了这么的意识,天天每节课能做这么的反思,我们专业成长的步子就能加紧。六、生本课堂必需加强训练、强化记忆和重视反馈。假如说生本课堂是高效课堂的话,高效课堂并不等于高效的成绩。因为高效课堂仅仅处理了课上学习形式的问题,高估点说是处理了学会的问题。离开了课上课下的适度训练、强化记忆和适时测试反馈,极难达成做对、做好、做快的效果。因此在抓好课堂有效的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必需确保课内课外适度的训练习题量,采取原始的或巧妙的方

7、法加强记忆,同时加强周、章、单元等单位的测试反馈,立即了解教学和学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便于立即调整和补救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七、慎用“大展示”学习方法。所谓“大展示”,就是指由学生代表所做的面向全班同学的讲解讲述、沟通交流等学习形式。“大展示”占据的课堂比重越大,大部分同学当听众和观众的时间越长,自学和训练的时间就会越少。所以课堂教学应该以自学自练、互学互助、小组互动帮扶为主,多依靠小组互学互助的优势,给更多的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只是在有必须、有价值、有难度、需要统一的时候,再安排“大展示”,但不做硬性限时要求。八、注意“探究”的两个误区。探究是生本课堂学生学习的关键形式之一,有其它学习形式不可替换的作用。在组织学习探究时,注意两个误区。1无需探究的对象,不要探究。如:概念、文学常识。再如:很浅显的内容,稍加思索就能处理的。2不要做无效甚至无聊的探究。如;知道“树”字的写法是“木+对、权+寸”就行了,不要再做“木+又+寸”等其它辨析了。总而言之,我们正走在课改的路上,而且将永远走在这么的路上。因为,课改无止境。我们就处于“发觉问题一探讨问题一处理问题一再发觉问题”这么不停的提升和发展之中,在不停的提升和发展之中。我们工作和专业水平将不停得以促进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