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赏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4024438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赏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实秋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赏析文/赵化鲁(山西)闻知今秋启用的高中语文新课改教材,首次收录了梁实 秋先生的文章,心头不由一喜。相较往日鲁迅先生文章一统 天下,先生之“宿敌”梁实秋文章亮相语文教材,无疑是语 文教材编写的一大进步。梁实秋先生,祖籍浙江杭县(今馀杭),出生于北京。 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为国内 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由于当年与鲁迅先生的知名论 战,他长期被大陆知识界疏离。事实上,梁实秋的影响近年 正在回升,其散文的典雅隽永,逐渐为人们所熟悉称道,我 就是梁实秋散文的一个忠实读者。此次入选教材的短文记 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便是我很喜欢的一篇。一直

2、以来, 梁任公先生的声名自然好过梁实秋。 他的少 年中国说大气磅礴,荡气回肠,初中时语文课本里学过, 印象很深。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的谭嗣同, 惊天地泣鬼神;康梁变法更是青史留名,梁启超的大名谁人 不晓?梁实秋笔下的任公先生又是怎样一番风致呢?“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文章起笔, 明告读者,文章所写的是晚年之梁任公。晚年的梁任公专心 学术,但透过一次演讲, 亦流露出其革命家汪洋恣肆的风采。 任公先生演讲的开场白别具一格: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 ,”眼睛向上一翻, 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 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感谢梁实秋先生

3、的细心描摹,仅仅两句话,梁任公先生 诙谐灵动的形象即跃然纸上。加之“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 光芒四射”的外貌,让人陡然而生钦敬之意。梁任公先生的 演讲,在梁实秋笔下,宛如一场出神入化的艺术表演。吟诵箜篌引的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以至于作者若干年后临 黄河而“哀从衷来” 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从梁实秋的描述中,特点可以概括 为“投入”。他可以为“桃花扇”的悲情痛哭流涕,也可以 为杜子美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而张口大笑,“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 这样的演讲,完全是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可遇而不可 求呢。梁实秋抓住

4、鲜活的细节,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梁任公 先生。出口成章,名词佳句倒背如流,即使偶有阻塞,敲击 脑瓜儿延续,其情态可掬,令人莞尔。任公先生的口音,也 成为梁实秋欣赏的亮点。梁实秋写道: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 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 懂他的每一字, 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 要差一些。如此爱屋及乌的描述,可见作者对任公先生的爱戴之 深。梁实秋还写到任公先生的书法,写到先生自谓 “笔锋常 带情感”, 写到其他种种行迹,字里行间,通篇洋溢着追慕 智者的深婉情思。梁实秋此文最大的特点是情真、传神。情真是作者描写 的对象是一位率真之人,

5、质朴之笔,倾心描摹,描写对象和 作者“相看两不厌”,遂成传世佳篇。本文传神之处在于诸 多细节的捕捉。肖像、言语、动作、情态经作者妙笔勾 勒,任公先生的音容笑貌完整地得以呈现。读毕此文,对文末作者的感叹“心有戚戚焉”: “学 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梁实 秋借助一次演讲,给任公先生做了传神画像。睹像思人,品 文怀远,读者诸君对任公先生和梁实秋这样的学者,能不肃 然起敬、心向往之乎?诚如是,则不枉品读此文,亦不负我在此一番饶舌也。2009-7-27 下午,更上层楼阁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梁实秋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 1921 年 左右,清华学校请他

6、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 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 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 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 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 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 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C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 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 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 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

7、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 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 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 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一一,”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 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 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 一些。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8、 /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 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 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 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 哀从衷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 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 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 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 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 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 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 那一段,他悲从衷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 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 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 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 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 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 强烈多少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