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4017609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书(请仔细阅读实验内容步骤,每组必须完成 实验,每次实验实习签到制,学习委员负责签 到,实验分组按照调整后的快速繁殖实验分 组)盘源方向六个实验,发酵两个,选前两个!2资源的第一个已经做完(培养基我们已陪 完,做后五个,其中第三个不做,到时候改蘑菇组织分离)3、发酵方向的实验不用做,直接抄报告就 行刖 言1. 实验总体目标食用菌栽培是农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三 个专业的选修课程。根据课程性质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基本技术的实训和 制种能力、栽培能力的培养,主要任务是完成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操作训练,掌握 制种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具备制作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能力;掌握食用

2、菌生 产中的主要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具备当前主栽品种的栽培能力和生产经营能 力。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食用菌生产的能力。2. 适用专业年级:农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第5学期3. 实验课时分配实验项目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学时实验一母种培养基的制备必做验证53实验二无菌操作与母种转接扩繁必做综合33实验三组织分离与孢子分离培养技 术(这个实验不做,到时候改做蘑菇必做综合33组织分离)实验四原种与栽培种的制种技术必做综合53实验五平菇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必做探索544. 实验环境:环境洁净,用房较多。食用菌生产最怕污染,需要洁净的环 境条件;贮料、配料、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等对环境要

3、求各不相同,需要相 对隔离。5. 实验总体要求:本实验体系为学生独立进行食用菌生产能力所必需的最 低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每个实验的主要技术要点。6.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1) 重点:无菌操作技术,平菇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2) 难点:无菌操作技术,出菇管理(3) 教学方法建议:对无菌操作多进行严格训练,对各个实验技术要点进 行抽查考核,对平菇栽培成立兴趣小组,由兴趣小组负责出菇管理。实验一母种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已配完,大家直接去把木耳菌种和观赏 性平菇接到PDA培养基上即可)一、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技术、试管棉塞的制作技术、 试管捆扎技术等。二、实验主要设备及使用要

4、求(1)仪器:电磁炉,煮液锅,天平,高压灭菌锅,小刀,试管架,漏斗, 烧杯,剪刀(2)耗材: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微生素B1、磷酸二氢钾、硫酸镁、 棉花、棉线、扎绳、报纸、玻棒(3)使用要求:注意安全;人离开前要关电关窗,整理台面,打扫卫生。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用琼脂使供给食用菌菌丝生长的经高温杀菌的液体培养基固化试管中,使食 用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的试管中培养生长。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称量:按不同母种对营养要求的不同,选择所需配比称量出各种营养物 质。2、调配:将去皮、挖掉芽眼的马铃薯(200g)或洋葱、稻草、胡萝卜、 子实体等切成小块,放入小钢筋锅或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文火煮沸

5、30分钟左右,双层纱布过滤,取汁;玉米粉或高粱粉加水后,一般加热至7 0度 左右。并保持6 0分钟,过滤取汁。麦芽则加热至6 0 6 2度,保持60分钟, 过滤取汁。其中玉米粉或高粱粉等淀粉类物质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以避免成 团;难溶物质应先加水、加热溶化。加热过程中不断用玻棒搅拌以免糊锅。3、加入琼脂溶解:先将滤液补足失水,再将琼脂(20g)预湿后加入滤液 中,文火加热搅拌至全部溶化。4、加入配方中其他营养物质:如糖(20g)、微生素B1 (10mg)、磷酸 二氢钾(3g)、硫酸镁(1.5g)等。5、酸碱度测定与调整:充分搅拌均匀,用酸碱试纸测定酸碱度,并按食用 菌所需的最适酸碱度进行调整

6、。6、过滤分装:用纱布过滤,取汁趁热分装。试管规格一般以口径x试管长 度=18mmx180mm为宜,培养基的分装量应为试管长度的1/5或1/ 4 .操作时应尽量防止培养基黏在试管口或壁上,若已黏上应立即用纱布或脱脂 棉擦净。7、加棉塞、包扎:装好培养基的试管应及时塞上棉塞。棉塞要用未脱脂的 皮棉。棉塞要大小均匀、松紧适宜,长度一般为4.5 cm。一般要求2/3留在 试管内,1/3露在试管外。然后把塞好棉塞的试管,每7支捆扎成一把,用牛 皮纸或双层报纸包扎,再用皮套扎紧或棉线捆好,放入高压锅内灭菌。8、灭菌:用高压蒸气锅进行灭菌。步骤为:给高压锅补水,加热升温压力 至0.0 5MPa时,放汽阀打

7、开,排冷气至压力为0,关闭排气阀继续升温, 压力至0.15MPa,维持2 0 - 3 0分钟,关闭热源,全压力降至0.9、摆斜面:灭菌完毕,让其压力和温度自然降至0后,立即取出培养基, 在清洁的台面或桌面上倾斜摆放,摆成斜面,一般斜面长度以达试管全长的1/ 2-2/3为宜。10、放置几天后,观察有无杂菌,判断灭菌是否彻底。五、思考题1、为什么要用未脱脂的皮棉?2、为什么要用多层纱布过滤?3、为什么要调节pH值?4、为什么要每7支捆扎成一把?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1、马铃薯要去皮、挖掉芽眼2、加热过程中不断用玻棒搅拌以免糊锅。3、高压锅使用前要补水4、自动高压锅要注意设置温度与时间5、非自动高压

8、锅要在加温至102度左右时放气。将锅内冷气放掉。实验二无菌操作与母种转接扩繁使学生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和母种转接扩繁培养技术等。二、实验主要设备及使用要求(1)仪器:超净工作台,接种房,调温生物培养箱,接种铲,酒精灯,打 火机(2)耗材:灯用酒精、医用酒精、甲醛、高锰酸钾、百菌清烟雾剂、速克 灵烟雾剂、斜面试管培养基(3)使用要求:注意安全;人离开前要关电关窗,整理台面,打扫卫生。 超净工作台在使用前要检查空气通道是否有遮盖。超净工作台在使用时要保 持一定风力向外吹。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和母种转接扩繁培养技术等。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接种环境的消毒在分离菌种前,首先对接种

9、环境(接种箱或接种室)进行严格的消毒。 接种箱消毒:一般以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610毫 升,高锰酸钾45克。先将高锰酸钾放入玻璃杯或搪瓷钵,后加进甲醛溶液:容 器的容积大小,以两种药物反应后沸腾液不外溢为准),使之产生甲醛气体,密 闭0.51小时。接种前同时打开紫外线灯消毒半小时后开始接种。 接种室消毒:根据容积的大小,每立方米用甲醛(含量40%)20毫升,生 石灰20克,浓硫酸2毫升,混合于陶瓷容器内,很快即气化。消毒时,培养室 温度保持24C左右,密闭12小时以上。或燃放百菌清烟雾剂。 超净工作台消毒:打开超净工作台上的紫外线灯和风扇,半个时间后关闭 紫外线灯,再开始接种操

10、作。2、母种扩繁接种前,手和试管口要用75%的酒精棉球揩擦。接种时,点燃酒精灯,使 火焰周围空间成为无菌区,然后左手平行并排拿起母种试管和供接种用的斜面试 管,两支试管斜面要向上,管口要齐平。另一手持接种针。垂直或倾斜在火焰上 烧红,用右手的小指、无名指和手掌,在火焰旁边分别夹下两管的棉塞,并使酒精灯火焰灼烧试管口,以杀灭管口上的杂菌,随后将管口移至距火焰12厘米 处,用冷却了的接种针将母种纵横切割成许多小方块,然后挑取一小块,迅速移 全被接种的试管斜面的中前部,轻轻抽出接种针后,随手塞上过火焰的棉塞。如 此连续操作,1支母种一般可扩接试管3040支。每次接种完毕,都要把接种工具灼烧彻底灭菌,

11、才能放回原处,以免污染环 境。试管从接种箱(室)取出之前,应逐支加紧棉塞,并在试管正面的上方贴上 标签,注明菌种名称、接种日期及转管次数。最后将试管置培养箱中,根据各类 菌种菌丝生长的温度要求,调节至最适温度进行培养。3、培养5至7天时,将无污染的优良母种转入冰箱保存。五、思考题1、为什么超净工作台在使用时要保持风扇运转?2、为什么接种针(铲)要冷却后才能接触母种?3、为什么培养5至7天后要转入冰箱保存?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斜面试管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有污染和是否干了。实验三 组织分离与抱子分离培养技术(这个实验不做,到时候改做蘑菇组 织分离)食用菌菌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

12、低,只有优良 的菌种,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食用菌。因此食用菌的制种,是生产中一项极其重 要的工艺。优质的最原始的母种来自于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培养后得到。二、实验主要设备及使用要求(1)仪器:超净工作台,接种房,调温生物培养箱,接种铲,酒精灯,打 火机,解剖刀,玻璃罩,三角瓶,注射器(2)耗材:灯用酒精、医用酒精、甲醛、高锰酸钾、斜面试管培养基、优 良种菇、细铁丝、棉花等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将成熟的优良食用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取少许菌肉至斜面试管培养成原 始母种;获取少许孢子放入斜面试管中培养成变异菌株,以便选优。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子实体的选择:无论是用作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的子实体,都要

13、从产量 高,长势好,适应性强,无杂菌虫害的群体中,选择朵大,生长健壮的单生子实 体作为分离的材料。选作分离的子实体,成熟度要适当,如蘑菇、草菇具有菌膜, 最好选菌膜将破而未破的成熟度,这种子实体发育已成熟,子实层又未受污染, 因此能很快散出大量的无菌孢子。对没有菌膜或菌膜自幼已破的食用菌,如香菇、 平菇等,则以选取八分熟,正在释放孢子的个体为最好;因为刚从担子弹射出来 的孢子基本上也是无菌的。2、组织分离法:是用食用菌幼嫩的组织块直接分离培养成纯菌种的方法。 选用的子实体先经0.1%开汞水或70%酒精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并用无菌 纱布擦去表面水分。用无菌解剖刀自菌柄处切开少许,再用手将子实

14、体掰开为二, 在菌盖与菌褶交界处,切取0.30.4立方厘米的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 基中央。组织分离后将试管放在恒温箱中22r左右培养。待组织块周围萌发出 菌丝,并向培养基蔓延生长后,再挑取生长健壮的菌丝进行转管培养。3、孢子分离法:采集孢子的装置可用玻璃钟罩或玻璃漏斗做成。平菇常用 这种方法采集孢子。具体做法是:把玻璃钟罩或玻璃漏斗,放在一个垫有几层纱 布的瓷盘上,内放培养皿和不锈钢支架(漏斗内也可倒挂铁丝代支架),上端通 气孔用棉花塞住,然后用二层大纱布将整个装置包起来,高压灭菌后;移入无菌 室备用。分离时把选好的种菇(八成熟),切去菌柄基部送入无菌室,用0.1 %0.2%的升汞溶液或

15、75%的酒精表面消毒12分钟后,放在无菌水中漂洗,除 去表面药液,再用灭菌纱布揩手,插到不锈钢支架上或铁丝构上,静置12天, 菌褶上的孢子大量散落到培养皿内,形成一层粉末状孢子印时,取下种菇,用灭 菌的注射器,吸取35毫升无菌水,注入盛有孢子的培养皿中,轻轻搅动,使 孢子均匀地悬浮于水上,再将注射器插上针头,吸取沉于底部的饱满孢子,注l 2滴悬液于试管斜面培养基,并使其均匀分布于培养基表面。或用接种针挑取少 量的孢子直接在斜面培养基上划线。待孢子萌发,生成菌落时,选孢子萌发快, 生长良好的菌落,移接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五、思考题1、为什么组织分离时要取子实体的内部菌肉?2、组织分离所用子实体是成熟度低的好,还是高的好?3、为什么采集孢子的各种用材要事先放入高压锅中灭菌?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用于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的菌菇在采的前一天停止浇水。实验四原种与栽培种的制种技术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拌料、装瓶、灭菌 的方法,以及接种技术和菌种培养期间的管理方法。二、实验主要设备及使用要求(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