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具体使用步骤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4015228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站仪具体使用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站仪具体使用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站仪具体使用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站仪具体使用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站仪具体使用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站仪具体使用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站仪具体使用步骤(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施工中全站仪坐标放步骤】1) 选取两个已知点,一个作为测站点,另外一个为后视点,并明确标注。3 ) 将棱镜置于后视点,转动全站仪,使全站仪十字丝中心对准棱镜中心;昌,进入坐标放样界面,开启全站仪, 选择“程序”进入程序界面,选择“坐标放样”4),进入后设置测站点点名,输入测站点坐标及高程,确定后进入“设置方向角” 选择确 认全站仪对准棱镜中心后输入后视点坐标及高程,设置后视点界面, 设置后视点点名,点 确定后弹出设置方向值界面并选择“是”,设置完毕。然后进入设置放样点界面,首先输入仪器高,点确定,接着输入放样点点名,确定后 5)输入开始进行放样。放样点坐标及高程,完成确定后输入棱镜高,

2、此时放样点参数设置结束,项参数调至零,并固定在放样界面选择“角度”进行角度调整,转动全站仪将 dHR6)全站 仪水平制动螺旋,然后指挥持棱镜者将棱镜立于全站仪正对的地方,调节全站仪垂直制 动螺旋及垂直微动螺旋使全站仪十字丝居于棱镜中心,此时棱镜位于全站仪与放样点的 值为负,则棱镜需向远离全站仪的方向走,dHD连线上,接着进入距离调整模式,若反的值为零时棱镜所处的位置即为放样点,将该点之向靠近全站仪的方向走,直至 dHD退出程序后关机,收好仪器装箱,放样工作结束。7)全站仪坐标放样原理】(1) 打开电源开关转动望远镜按(MENU)主菜单键(3) 按 F1 放样(4) 按 F4 确认(5) 按 F

3、1 测站点设置(6) 按 F3(NZE)(7) 按 F1 先输入 X 坐标(站点)然后按 F4 确认再按 F1 输入 Y 坐标(8) 按 3 次 F4 确认键(9) 按 F2 后视点设置(10) 按 F3(NE)(11) 按 F1 先输入后视 X 坐标然后按 F4 确认再按 F1 输入 Y 点坐标(12) 按2次F4确认(13)(对准棱镜对点)按F3(是)(14) 按 F3 放样(15) 按 F3(NEZ)(16) 按 F1 先输入需放点 X 坐标按 F4 确认再按 F1 输入 Y 坐标(17) 按 3 次 F4 确认(18) 按 F1 极差键(19) 转动水平度盘使水平角接近 00 旋紧启动

4、微调将水平角 dHR 为 0000”然后对准方向棱镜(20) 按 F1 测距当 dHD 为 0.000 表示方向距离正确(-数往后+数往前) 注:再下点按 F4 输入错误按 ESC 键【距离测量 】(1) 打开电源转动望远镜(2) 按2次(DISP)切换键进入平距、高差测量模式(3) 照准棱镜中心按F1 (测距)键(5)记录测量数据注:按(ESC)键测距值被清空。按3次(DISP)切换键可将测距结果切换 斜距示斜距测距】(1) 开机进入菜单界面按(DISP)切换键2) 照准棱镜中心3) 按 F1 测距键角度测量】1) 开机照准目标 A 点 “(2) 设置 A 点水平角为 0000(按 F1 置

5、零键再按 F3 是键)(3) 照准目标 B 点便知水平角和竖直角【采集全站仪坐标数据】(1) 开机并转动镜头按(MENU)菜单功能键(3) 按 F1 放样键(4) 按 F4 确认键(5) 按 F1 测站点设置(6) 按 F3(NEZ)键(7) 按 F1 输入站点 X 坐标及 Y 坐标(8) 按 3 次 F4 确认键(9) 按 F2 后视点设置(10) 按 F3(NE)键(11) 按 F1 输入后视 X 坐标及 Y 坐标(12) 按 2 次确认键(13) 对准后视棱镜点对点按 F3 是键(14) 按退出键(ESC)(15) 按 F2 数据采集(16) 按 F2 列表(17) 按 F4 确认(18

6、) 按 F3 碎部点(19) 按 F3 测量键(20) 按F3(NEZ)键测到该位置点坐标数据 注:需测下一点对准该点按F3测量键【水平角(左右)切换、】(1) 照准目标水平角置零(2) 按 F4 功能键次(3) 按F2(左右)键水平角右角模式转换左角模式注:每按1次F2键左右角依次转换【面积测量】开机按(ENU)功能键(2) 按 F3 程序(3) 按 F3 面积(4) 按 F1 测距 注:每对 1 次棱镜按 1 次 F1 键【全站仪坐标放样详细过程步骤 】14放样测量 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设出所要求的点位。在放样过程中,通过对照准点的角 度、距 离或坐标测量,仪器将显示出预先输入的放样值与

7、实测值之差以指导放样。显示值= 实测值 - 放样值 放样测量应使用盘左位置进行。14.1 距离放样测量 根据某参考方向转过的水平角和至测站点的距离来设定所要求的点。【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1 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放样】 ,进入放样测量菜单屏幕。 也可在菜单模式选取“2. 放样测量”进入坐标放样。2. 选取“3.测站设置” 进行测站数据输入、选取“4.方位角”完成仪器定向,选取“5.仪器棱镜 高”输入仪器及目标高(参阅“13.1 输入测站坐标”、“13.2 后视方位角设置”、“13.3 输入 棱镜高及仪器高”)【放样】,(4.方位角3 选取“1.放样数据”后按【 】 ,进入放样数据输入屏幕。

8、 【放样距离角度】 H: 坐 标确定 HA:【放样测量】1. 放样数据2. 放样观测3.测站设置4. 按【坐标】 ,进入放样坐标输入屏幕。在 Np、Ep、Zp 中分别输入待放样点的三个坐 标值,每 输完一个数据项后按【 】 。 需调用内存坐标数据按【查找】(参阅 13.1.2 调用内存 中已知数据) 。 。? 按【距离】可切换到距离放样模式。? 按【记录】可将输入的坐标数据记 录至内存中。 【坐标】 ? 【放样坐标】 Np: 查找 记录 Ep: 距离 确定 Zp5. 上述数据输入完毕后,按确定。仪器计算出放样所需距离和水平角并显示在屏幕上。 当已调 整目标及仪器高度,按【高程】可重新输入棱镜高

9、及仪器高。(参阅“13.3 输入棱镜 高及仪器 高”?【确定】【放样距离角度】H: 226.4854 HA: 79 43 37 确定坐标高程【坐 标放样】 dN: dE: dZ:6. 按【确定】进入放样观测屏幕。 【确定】 改正 模式 引导 测量7. 按【引导】进入放样引导屏幕。按“ 14.1距离放样测量”中步骤710操作定出待放样点的 平面位置。此时第四行位置上显示 的值为目标点与待放样点的高差。 箭头的含义? :向上移动棱 镜【引导】【坐标放样】一-0 00 00 0.001m 0.143m改正模式差值测量:向下移动棱镜 &向上或向下移动棱镜至第四行位置上显示的值为0m (当该值接近于0m

10、时,屏幕上显示 . . . .出 两个箭头) 。 当第 2、3、4 行的显示值均为 0 时,测杆底部所对应的位置即为待放样点的 位置。按【停止】可停止测量,完成该点放样。?【坐标放样】 J 0 0 0 0.000m 0.000m 改正 模式 差值 停止9.按【差值】显示坐标放样成果。按【ESC】返回放样测量菜单屏幕。【差值】【坐标放样】 改正 模式导 测量【附】坐标放样时 的距离改化 MTS-800 由用户设定改化系数的方式 来实现距离的海平面归算 及投影改化。 有此要求的用户 可按下述步骤输入改化系数。(1) 投影面上的距离HDg = HD X改化系数HDg:投影面上的距离HD:地面上的距离

11、(2) 地面上的距离HD = HDg/改化系数当改化系数被设定后,适用于包括放样在内的所有的 涉及到坐标的 测量程序。? 改化系数输入范围: 0.98-1.02 。缺省值: 1.000000(即不进行 改化)? 操作 过 程 操作键 显示1在测量模式第一页下按【改正】进入测距参数设 置。【改 正】【测距条件设置】测距模式单次精测折光改正无棱镜常数0确定】或按【PAGE】 移动光标至改化系数输入 行。?】【?2按【、 】【测距条件设置】?】【?【 改化系 数:1.000000 P3 确定 3输入改化系数,【确定】 ,返回测量模式。 【确定】 P1 dN: 0.000m dE:-0.001m dZ: 0.001m 【测量】 H ZA 994313 HAR 1200912 P1 测距 切换置角 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