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职业教育现代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4009828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职业教育现代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略论职业教育现代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略论职业教育现代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略论职业教育现代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略论职业教育现代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略论职业教育现代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职业教育现代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教育现代化意义与选择徐宗华(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内容摘要: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适应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是完善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需要, 是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其模式选择从人力开发转向智力开发,从终结学习转向终生学习,从能力本位转向人格本位 ,从学校模式转向混合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 关键词: 职业教育现代化 ; 意义;模式选择G710职业教育是培养公民职业知识、 职业技能、职业思想、 职业素养的基础的教 育;对人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有最直接、最重要的意义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 对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要求的不断

2、提高 ;职业教育 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和教育模式的选择正引 起全社会的重视。 2002 年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5年10月 28日 又召开了全国职业 教育工作会议又做出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因此, 探讨职业 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和模式选择和发展趋势,正当其时。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指出:“在新形势下,各级人民 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 , 把加快 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

3、困、维 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 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 培养数以 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1概括的说明了职业教 育的重要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第一、职业教育现代化是适应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美国著名经济学 家沃根( )认为,“教育训练是走向经济成功的唯一道路,职业教育 应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开发项目之一” 2. 因为“一个不能开发其人民的知识 和技能的国家, 是一个没有任何前途的国家,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经济 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 ”3 职业

4、教育是“把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 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 4 并一直与工业发展同步变革,来满 足不断变化的经济和就业需求 . 面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现 状,如果不抓紧职业教育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大量即将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不仅不能变成人力资源优势, 相反还会成为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 进而导致严重 的社会问题 , 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第二、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我国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的需要。 实现社会的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职业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 是人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都需要全社会的人以一定的职业为依托 , 以一

5、定 的素质为基础, 以一定的生产为手段才能实现; 当然,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更离不开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第三、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要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继续强化农村“三教”统筹, 促进“农科教”结合。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 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 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 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第四、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 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 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趋势是强

6、调教育人道化和个性化 . 我国职前、职后众多接受职业教育者,他们的生活、文化、接受教育的背景不一 样, 相对普通教育来说,这个群体个性有更大的差异性,在职业教育领域里不仅 要承认个体的差异性 , 更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无贵贱之分。现在愈来愈多的人认 识到:人在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以及所处的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智 力结构的差异, 由此又造成个体的人在专业领或技能领域的分野。 职业教育的根 本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受教育者的关注和探求, 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赋予 个体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地位,促进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的实现。第五、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完善教育现代化体系的需要。从宏观上说,我国教

7、育体系虽然分为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但 按性质分只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大类 , 它们各自从初等、中等、高等到继 续教育自成体系 . 那么,在教育现代化这个大系统中必然包含职业教育现代化, 反之,职业教育现代化也必然补充和推动教育现代化。因而没有职业教育的教 育现代化肯定是残缺的 , 也是不可想象的。从微观上说,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速 度、质量和特色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达不到教育现代化推进的 平均水平,职业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中最有生机但也是最薄弱的环节,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现代化总体推进的速度。因此,职业教育要借 现代化的东风

8、, 从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内容、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 进行整合构建,基本形成初、中、高衔接,企业、学校和社会结合并以社会为 主的市场化、产业化、终身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在弄清职业教育现代化之前 , 我们还必须搞清楚三个相关的基本概念 , 即 “职业”、“职业教育 和“教育现代化”。 所谓职业 , 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 育大辞典解释为:“职业(VOnanion ),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 活来源的工作。”张树桂主编的职业分类介绍解释:“职业实际是指在业人 员所从事工作的种类 .”所谓职业教育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概括为: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

9、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 重要途径 .”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则解释为:“传授某种职业或生 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对于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 的表述,国际上目前趋于一致的是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8 年在国际标准 分类法中规定的概念,即:“职业或技术教育” 其要义为“主要是为引导学 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用技能、 专门知识和 认识而设计的”教育 .关于教育现代化 , 众说纷纭, 可谓见仁见智。有的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去 界定, 认为“教育现代化 , 实际上是以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和状态为参 照体系的

10、以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为主要目的的 , 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加速教 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5有的是从教育本身所含要素去界定 , 认为教育现代化 包含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水平、教学体系、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各 个方面的现代化。6有的是从教育需要的角度去界定 , 认为,教育现代化“是建立 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 能够满足全民学习需要的教 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7有的是从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机 理去界定,即把教育现代化分为世界教育现代化 , 国家教育现代化,早发内生型 教育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教育现代化四种, 并对其内涵分别作出界定。 8有的是

11、 从水平状态的角度去界定, 认为教育现代化 “指教育自身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相适 应的一种水平状态, 是根据经济社会现代化目标要求而能动地加速发展的历史过 程,也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所决定的教育应达到的理想目标和未来趋势 . ” 9 总之,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的一种目标、 一种水平、 一种价值观、 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过 程。 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回到职业教育现代化上来, 经研究发现,职业教育现代化问题在教育现代 化理论研究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对于其概念、 内涵、 走势等问题的探讨十分 罕见。因此 , 笔者只能根据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借鉴上述各位学者对教育现代

12、化 的判断和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 对职业教育现代化作出这样一种概括 , 即: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以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为参照、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 以促进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个生生不息的自我完善状态 . 这个界定包 括以下三个含义:首先,从职业教育与教育的关系来看,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有机 组成部分 .教育是源,职业教育是流, 二者之间是种属关系。 其次、从职业教育与 职业的关系来看,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 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 职业教育是人们自我选择、自我完善并寻 找理想职业的桥梁。人们寻求理想职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

13、活质量 . 正如斯宾塞 所说: 教育的任务是教导每一个人怎样生活,训练他们去过“完满”的生活。第三、从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职业教育的功能是促进教育与社会的融合。 这是因为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是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 重要途径”。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趋势和选择 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化,不仅要正确理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认清职业教 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正确选择适合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发 展模式。当前我国职业现代化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统一 , 并努力适应 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选择与转变之一:当前应选择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统一,并努力向创业 教育转

14、变。 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既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的 , 也是两种不同的 教育质量观 , 前者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后者以创造性就业 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 “仅在某一特定领域受过培训的人是不可能适应新工作的 , 而且“我们不可能担保有哪一个领域可以保持 不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21世纪的大部分就业机会还有待创造 10。因而江 泽民同志提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 . 所谓创业,是指 创设新的职业、 创办新的企业。 这是一种全新的“自我就业”的能力。 这种能力 能实现与市场行为的结合,它使受教育者有更广阔的发

15、展空间 . 从就业教育到创 业教育,既是世界职业教育的总趋势, 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选择与转变之二: 当前应选择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开发的统一, 并努力向注 重智力开发的教育模式转变。 长期以来 , 人们对于职业教育功能的认识,习惯于 用纯功利的价值观来分析,注重人力开发,而忽视智力开发,也即脑力开发。日 本著名教育家岸根卓郎说: “人类的大脑,既存在个人水平的差异,也存在性别 水平的差异,还存在人种水平的差异 .因此, 开发这种大脑差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 教育。 11人力开发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某种技能教育,使其成为某种会劳动的工具,它 偏重于人的能力的可测量性, 追求的是一种比较

16、狭窄的职业性质, 一种技能的掌 握。这种教育把受教育者当作教育的客体加以塑造 , 而不是当成教育的主体加以 培养,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 强调了学生对学校、 教师和社会机械的服从和顺 应,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独立性和创造性 。智力开发则是针对人的这种大脑差 异所进行的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它把受教育者当作教育的主体, 在人力开发的 基础上, 根据人的差异,着力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培养 ,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全面 发展的人。 追求的是一种普遍的适应性和应变性。 智力开发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 受教育者寻求美好职业、追求完满生活的要求 .选择与转变之三:当前应选择实现终结学习与终生学习的统一,并努力向 终生学习转变 . 终结学习是一种“静态”的教育观念,它把社会当作一个不变的 系统,人作为其中的一员 ,拥有某一种技能 , 从事某一职业将是一生不变的, 它奉 行的是“学一阵子,用一辈子”的一次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