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400783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软件工程概论1什么是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这 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用户对开发出的软件很难满意。(2)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3) 一般软件很难维护。(4) 软件生产效率很低。(5) 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大。(6) 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难以估计。(7) 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2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1) 开发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 置组成。造成开发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2) 软件本身

2、方面, 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 软件是逻辑部件, 软件开发过程没有统一的、 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困难。(3) 尤其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 ,复杂程度越来越高 ,原有软件开发方式效率不高、质 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 研制周期不易估计、 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3怎样克服软件危机?(1) 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 概 念、技术与方法, 特别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 在开发 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2) 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

3、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 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3)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 使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发支环环境。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 ),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4. 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6软件生存周期为什么划分成阶段?(1) 任何一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不仅独立,而且简单,便

4、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 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困难程度。(2) 可以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 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 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 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3) 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软件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 软件的可维护性。7应该怎样来划分阶段?(1) 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独立;(2) 同一阶段内的任务性质尽可能相同;(3) 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有严格的标准。8软件开发模型有几种?它们的开发方法有可特点? 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型、渐增型和变换型。 瀑布型开发方法是按照软件生存周期的划分依次实施,每一个阶段有明确规定的任务。它的特点:(1) 各

5、个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2) 划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尽可能推迟程序的物理实现;(3) 每个阶段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对其中问题通过复审及早发现,及早解决。渐增型开发方法及特点 :(1) 从部分需求出发,先建立一个不完全的系统,通过测试运行该系统取得经验和信 息反馈,加深对软件需求的理解,进一步使系统扩充和完善。 如此反复,直至软件人员和用 户对所设计完成的软件系统满意为止。(2) 在渐增型开发下的软件是随软件开发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3) 渐增型开发方法适合于知识型软件的开发,设计系统时对用户需求的认识开始不 是很清楚的, 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认识、 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去丰富和完善系统。 多数

6、研究 性质的试验软件,一般采用此方法。变换型开发方法及特点 :(1) 从软件需求的形式化说明出发,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变换,得到最终的程序系统。(2) 该方法必须有严格的数学理论和形式化技术的支持。9.什么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1) 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2) 它将管理技术与当前经过时间考验的而证明是正确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3) 它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结构分析和结构技术;(4) 经过人们长期的努力和探索, 围绕着实现软件优质高产这个目标 ,从技术到管理两 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 ,逐渐形成了 软件工程学 这一新的学科。10

7、什么是软件工程环境 :方法与工具的结合, 加上配套的软、 硬件支持称为软件工程环境。 它能支持开发者按照软件 工程的方法 ,全面完成生存周期中的各项任务。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1. 问题定义的任务和主要工作 ? 问题定义的任务:将用户提出的要求具体化、 定量化;确定研制系统的范围, 明确研制 的边界。问题定义阶段的工作:(1)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系统需求;(2) 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及保密性、资源、开发费用及 开发进度等的需求;(3) 问题定义阶段的产品 -系统目标与范围说明书。2. 可行性研究目的 ?确定在问题定义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在限制条件下,问题能否解决。

8、3可行性研究的任务?(1) 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的定义,在澄清问题的基础上,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2) 从系统逻辑模型中,选择问题的若干种主要解法,研究每一种解法的可行性,为以 后的行动提出建议;(3) 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建议停止系统开发;如果问题有可行的解,应该推荐一个 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为工程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4可行性研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1) 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能否实现本系统,现有技术人员能否胜任,开发系统的资源能否满足;(2) 经济可行性:经济效益是否超出开发成本;(3) 操作可行性:系统操作在用户内部行得通吗?(4) 法律可行性:新系统开发是否会侵犯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

9、是否违反国家法律。5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1) 复查系统的规模和目标;(2) 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总结现有系统的优劣,提出新系统的雏形;(3) 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4) 推荐建议方案;(5) 推荐行动方针;(6) 书写计划任务书 (可行性报告 );(7) 提交审查。6.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是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包括:(1) 系统概述:说明开发的系统名称 ,提出单位和开发单位。(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系统目标;要求;约束和限制;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准则等。(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处理流程, 图示说明现有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4)

10、 系统需求 :主要功能;主要性能及其要求;操作要求;信息要求;限制性要求。(5) 建议系统 :系统目标;处理流程;系统结构 ,功能 ,性能;系统技术可行性;投资和效益分析;操作可行性;法律可行性。(6) 其它可选方案 :与国内外同类型方案的比较;提出一两个可行性方案供论证和探讨。(7) 制定下一阶段的预算。(8) 结论性意见:由用户方、设计方和投资方共同签署意见。第三章 需求分析1. 需求分析的描述工具有哪些 ?Warnier 图、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判定表、判定树、结构化自然语言、层次方框图、IPO 图和需求描述语言等。2.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准确定义未来系统的目标,确定为了满足

11、用户的需要系统必须做什么。3. 怎样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要经过哪些步骤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数据流图的分解过程。4. 什么是结构化分析 ?它的结构化体现在哪里 ?结构化分析 :使用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英语、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工具,来建 立一种新的、称为结构化说明书的目标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结构化体现在将软件系统抽象为一系列的逻辑加工单元,各单元之间以数据流发生关联。5.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由哪些部分组成 ?组成包括:(1) 引言:编写目的、背景说明、术语定义及参考资料等。(2) 概述主要功能、约束条件或特殊需求。(3) 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4) 用户接口、硬件接

12、口及软件接口。(5) 性能需求、属性等。(6) 其它需求,如数据库、操作及故障处理等。6. 为什么数据流图要分层 ?画分层的 DFD 要遵循哪些原则 ?分层的目的:便于逐步细化、结构清晰。画分层的 DFD 要遵循哪些原则:(1) 父图与子图之间数据要平衡。(2) 分解的深度和层次达到使加工足够简单、易于理解的基本加工为止。(3) 区分局部文件和局部外部项 (局限于数据流中某一层或某几层的文件和外部项)。(4) 不要把控制流作为数据流。(5) 忽略琐碎的枝节。(6) 每个数据流要有一个合适的名字,尽量使用现实系统中有具体意义的名字。7. 系统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有什么区别 ?系统流程图描述系统物理

13、模型的工具,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 系统流程图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抽象的描述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信息流动的情 况。数据流程图从数据传送和加工的角度抽象的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和数据处理的工 作状况。8. 数据字典包括哪些内容 ?它的作用是什么? 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流图中数据的信息的集合。它对数据流图上每一个成分:数据项、 文件 (数据结构 )、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和外部项等给以定义和说明;它主要由数据流描 述、加工描述和文件描述三部分组成。对用户来讲,数据字典为他们提供了数据的明确定义;对系统分析员来讲 ,数据字典帮助他们比较容易修改已建立的系统逻辑模型。9. 描述加工逻辑的工

14、具有哪些 ?判定树、判断表和结构化语言等。第四章 总体设计1. 系统设计包括哪两个阶段 ?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两个阶段。2. 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软件结构的设计,确定系统的模块及其模块之间的关系。3. 什么是模块?模块具有哪几个特征?总体设计主要考虑什么特征? 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可以单独命名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 模块具有输入和输出 (参数传递 )、功能、内部数据结构 (局部变量 )和程序代码四个特性。 概要设计主要考虑输入、输出 (参数传递 ) 和功能两个特性。4. 什么是模块化?模块设计的准则?模块化是按规定的原则将一个大型软

15、件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相对独立但又相关的模块。模块设计的准则:(1) 改进软件结构 , 提高模块独立性 :在对初步模块进行合并、分解和移动的分析、精化 过程中力求提高模块的内聚,降低藕合。(2) 模块大小要适中 :大约 50 行语句的代码,过大的模块应分解以提高理解性和可维护性; 过小的模块 ,合并到上级模块中。(3) 软件结构图的深度、 宽度、 扇入和扇出要适当。 一般模块的调用个数不要超过 5 个。(4) 尽量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5) 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6) 模块的作用域应在控制域之内。5. 变换型数据流由哪几部分组成?变换型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传入路径、变换 (加工 )中心和传出路径。6. 变换分析设计的步骤?(1) 区分传入、传出和变换中心三部分,划分 DFD 图的分界线;(2) 完成第一级分解 :建立初始 SC 图的框架;(3) 完成第二级分解 :分解 SC 图的各个分支;(4) 对初始结构图按照设计准则进行精化与改进。7. 事务型数据流由哪几部分组成?事务型结构由至少一条接受路径、一个事务中心与若干条动作路径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