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阅读理解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400688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阅读理解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阅读理解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阅读理解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阅读理解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阅读理解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杨福泉随着国门的翻开,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涌向中国。尽管我国各地正不断加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但我国城市和乡村里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还是在以惊人的速度衰落甚至消失。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呼吁爱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焦虑中有深沉的反思和忧患意识。当下,“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促使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但他们过分片面地把中华民族文化等同于汉文化甚至一些儒家古典文化,特别是片面地把所谓的“国学指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一说到中国

2、文化,言必称“国学,视野局限在孔孟儒家之学和“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上,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进行一些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主张不遗余力地在大中小学里进行所诮的“国学教育。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重新把“四书五经搬到课堂和对“国学的弘扬。鲁迅、胡适等一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早已看到了以“四书五经等为载体的中国汉学典藉中的大量糟粕,所以才振臂呼唤引进“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博采众长,吸收了西方的科学和民主精神,才创新而形成了绵延至今的中国新文化。如果依旧拘泥于儒家典籍的故纸堆中,不知今天的中国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格局。享受着新文化运动丰硕果实的我们,不应忘记

3、鲁迅等一代哲人那些深沉理性的警示和呼喊。当今的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是整合了 56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整体,当代中华文化应该有一个广采博纳的大气魄,我国各民族应该相互借鉴,互补共生,取长补短。这样,就能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底上,重新建构起气势恢宏、活水长流、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的当代中华民族文化。而如果仅仅聚焦在一些汉学典籍和孔孟之学上,将它视为中华文化的全部,漠视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汉族民间文化,那只会陷于抱残守缺的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的误区,不可能建构起中国56个民族都认同的文化意识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不可能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和气度。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应该有一

4、种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应该有全球眼光,谦虚好学。我们要有理性的“文化自觉,既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局部,有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也应冷静地看到,中国独裁封建社会中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有不少糟粕,要勇于摒弃它们,并勇于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精粹。我们在为国忧心、为族忧患的“文化焦虑中,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上,老想着要全盘继承文化传统。我们今天应该“胸怀中国,放眼世界,不要只顾爱不释手地捧着“国学的一些典籍沾沾自喜,而忽略了与时俱进地学习、汲取和创新,忽略了向世界学习,取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既要自重又要有自觉意识。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如活水长流,才会

5、有生命力,如果只是自闭自恋,不思学习和创新,那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文化焦虑促使我们忧患和反思,但我们的这种焦虑,应促使我们有准确理性的“文化自觉,催生不失基本又会聚百川、广采博纳的当代中华民族文化。1.关于“文化焦虑,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圣诞节等各种洋节在我国日益热闹,而国内的很多传统节日那么被冷落,我国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衰落甚至消失这是出现“文化焦虑的一个现实原因。B文化焦虑跟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播有关系:西方文化随着西方科技强势进入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相接触、磨擦乃至冲突,暂处弱势的民族就产生了焦虑的文化心理。C焦虑之后出现的危机感、紧迫感是积极的反馈;焦

6、虑以后也会产生浮躁心态,甚至还会产生一些极端主义的反馈,如夸大“国学尤其是孔孟之道和四书五经的重要性。D文化焦虑中有深沉的反思和忧患意识,它提醒人们必须重视对本国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促使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为喧嚣急躁的人们找到了精神的家园。2.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中国独裁封建社会中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有大量糟粕,我们应向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先驱学习,大胆实行“拿来主义,博采众长,切不可陷于传统典籍的沼泽之中不能自拔。B将“国学等同于中华文化,实那么漠视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汉族民间文化,只不过是抱残守缺的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殊无益处。C“胸怀中国

7、,放眼世界,是指我们既要全盘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关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其它国家的文化开展;既要推进本民族的文化建设,又要积极走出国门与外族文明交流。D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学习、汲取和创新,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3.怎样做才算是“有准确理性的文化自觉?请根据文本的相关信息,分条概述。答案:1.D1.C1.1应该有广采博纳的气魄;2应该有全球眼光,勇于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精粹;3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云其糟粕,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与创新。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解析: 1.根据第二段可知,作者对“一批专家学者的做法持否认态度1.“全盘继承不合乎文意1.此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