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4006471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任课教师 梁坤章 2014年9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打开科学之门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奥秘。 (2)通过简单的实验科学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能力培养:(1)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说出从观察中所感悟到的科学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 (2)培养学生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想知道“为什么”,并尝试用科学的办法进行验证的科学精神。第一课时图中藏着什么? 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

2、装图片第1幅木叶虫,第幅花螳螂(若虫), 第幅竹节虫,第幅枯叶螳螂. 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这是什么?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 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和范围。“白雾”从哪

3、里来? 导入:出示冰棍。提问:仔细观察冰棍周围,你有什么发现?观察:仔细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你认为这些“白雾”是从哪里来?讨论: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白雾”是从哪里来。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你的猜想?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活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你的猜想正确吗?讲讲你的理由。目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学生对科学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引导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二课时纸锅也能烧水吗? 提问:纸锅能烧水吗?交流: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联系生活的实践经验讲出自己的理由。媒体:播放“纸锅烧水

4、”视频。 材料:纸盒或纸杯装满水、酒精灯、三角架。 汇报:学生一边观察实验,一边描述实验现象,填写课本“我的发现”。 归纳: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他们认为纸放在火上就会燃烧,用纸盒来烧水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动手做一做实验,就能知道真相。所以我们要大胆假设,敢于尝试,就能知道其中的奥秘。你会提问题吗? 讲述:科学家都是一些爱思考、爱提问的人,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从疑问开始,探索科学的海洋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与奥秘。 任务:你对自然现象或科学现象有什么疑问,请你把它写下来。我们将通过以后科学课的学习,逐步找到答案。目的: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一个小测验。知道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问问“为什么

5、”,研究问题,回答疑问,探究“为什么”。整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探访生物王国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生命和非生命。(2)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特征与区别。 (3)学会在周围事物中初步认识生命。能力培养:(1)培养观察、整理、比较、分类的能力。 (2)对生命与非生命的分类进行猜测。(3)学习通过研究代表物体而归纳出该类物体一般特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2)培养自主研究情操。(3)感受世界的丰富性。 1、寻 找 生 命(一课时)科学知识: (1)认识生命和非生命。 (2)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特征与区别。 (3)学会在周围事物中初步认识生命。能力培养: (1)培养观察、

6、整理、比较、分类的能力。 (2)对生命与非生命的分类进行猜测。 (3)学习通过研究代表物体而归纳出该类物体一般特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自主研究情操。 (3)感受世界的丰富性。教学重难点:通过“草地里有什么”的活动引入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教学流程:提出问题观察、收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分类应用。教学准备一群孩子在野外进行寻找生命活动的视频、各种生命与非生命的图片。教学过程: 导入:观察任务驱动页,并思考该页所创设的情景:小朋友在树林间玩耍。提问:孩子们在树林间寻找生命的足迹,他们发现了小白兔、树木等等,到底他们有没有生命?有生命的

7、物体与没有生命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呢?就让我们来一同研究吧!目的:引出问题,让学生知道所要研究的内容。方案1:草地里有什么?导入:出示种植了花卉的花盆。讨论:一个花盆里会有什么?(1)小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2)学生汇报、交流(3)教师提示记录要求、物品保存、小组合作等要求。活动:学生观察、寻找和记录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归纳:有生命的物体的特点是能从小长大,会繁殖后代,又叫做生物。非生命物体则没有这些特点,又叫做非生物。 活动2:我知道的生物?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讨论:你见过这些生物吗?你知道这些生物的名字吗? 交流:(1)说说你知道的生物的名字,并在小组中互相学习。

8、(2)你认为这些生物可以分成几类?说说你的理由。 延伸:谈谈你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2、红 番 茄科学知识: (1)以番茄为例,能从形态上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 (2)丰富对叶的认识,了解叶的丰富多彩。 (3)在花和果实的研究上了解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会解剖与多角度的观察。 (4)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更多的植物。能力培养: (1)了解观察植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2)学会简单的解剖技能。 (3)种植番茄或其他植物。 (4)学习通过研究代表植物进一步认识植物。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植物的多样性。(2)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教学

9、重难点:通过认识番茄的六大器官,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更多的植物。教学流程:提出问题观察、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迁移应用。教学准备:教师:番茄、玉米等的植株实物或植株标本、小刀、镊子。学生:番茄果实。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观察任务驱动页,并思考该页所创设的情景:小朋友们在一起吃番茄。提问: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你们都吃过番茄,那番茄这种植物长得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目的:引出问题,让学生知道所要研究的内容。活动1:观察番茄导入:出示番茄的全株图提问:你瞧,它就是长番茄的植物了,你认真观察一下,你发现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可以叫出各部分的名字吗?观察:分组观

10、察番茄图片,交流各自的发现,并记录观察结果。归纳:番茄各部分的名称:根、茎、叶、花、果实,果实里还有种子。活动2:观察番茄叶导入:出示番茄叶、玉米叶标本或图片提问:番茄和玉米都是我们常见的植物,认真观察一下,它们的叶子有什么不同之处?观察:分组观察玉米和番茄叶子标本或图片,找出他们在颜色、大小、形状上的差异。并将番茄叶子的样子画下来。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归纳:两者的叶子都是绿色的,番茄是复叶、玉米叶子是长条形的。交流:说说各自的发现。例如:叶子大小、形状、厚薄等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叶子都是绿色的,叶子上有叶脉。拓展:各种各样的叶子出示:各种形状叶子的标本或图片(例如:银杏叶、荷叶、桑叶、枫叶

11、、爬山虎叶、玉米叶等典型叶子)。提问:这些叶子你见过吗?能说说它们的名字吗?学习回答。(教师把握学生的原有认知情况)提问: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有哪些不同?学生分小组观察。汇报交流。小结:这些叶子的形状不同,银杏叶的形状像扇子,荷叶的形状是它们的颜色、薄厚也不同,还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比较,找出不同,认识欣赏叶的形态结构)。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活动3:研究番茄花导入:出示番茄花图片提问:一朵小小花能孕育一个美味的番茄,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朵番茄花是怎样的?观察:分组观察番茄图片,找出他们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提问:这朵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是怎样的?观察:找

12、出一朵花有几部分及各部分的特点。交流:说说各自的发现。小结:番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活动4:番茄的果实里有什么?导入:出示番茄果实实物。提问:番茄大家经常吃,你能用具体的语言介绍一下它吗?观察:学生分组观察番茄。汇报:学生介绍观察结果。提问:要全面的了解番茄,我们可以把它解剖开,找出它更多的特点。具体要求:(1)注意用刀安全。(2)解剖的方向可纵切或横切。 (3)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汇报:果实里有肥厚的果皮(俗称:果肉)和种子。活动5:比较番茄和其他的植物导入:出示番茄、玉米和凤仙花图片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发现番茄植株是由六大部分组成的,那其他植物的组成部分是否也是这样

13、的呢?让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吧!观察:分组观察玉米、凤仙花和番茄图片,找出它们的异同。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归纳:植物的形态虽然千差万别,但大部分的植物都像番茄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3、小 白 兔科学知识: (1)以小兔子为例,认识它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 (2)从代表动物小兔子的认识到认识一般动物的外形特征。 (3)通过研究兔子对外界的反应及饲养兔子,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 (4)在为动物建立档案过程中,了解其他动物与小兔子的区别,通过交流认识更多的动物。能力培养: (1)了解观察动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2)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使用测量工具的技能。 (3)饲养小兔子。 (4)学会建立档案,能够进行网上交流。 (5)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进一步认识动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2)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从代表动物小兔子的认识到认识一般动物的外形特征。了解观察动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教学流程:提出问题观察、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