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4005700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我区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市教育局在确定了教育均衡发展年后,我们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为抓好抓实此项工作,我们在全区中小学实施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做法是: 一、构建了“一种模式” 即构建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新模式。为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202X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教学规范化管理评比竞赛活动,202X年又提出了教学管理规范化、校园建设标准化的要求,在总结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把“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提了出来。 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含义是,把学校工作分解成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学校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主要是指办学条件标准化、校园环境优良化、师资力量专业化;规范化管理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为使学校在执行中具有可操作性, 我们把学校标准化建设分解成项内容,学校规范化管理分解成20项内容,每项内容都有具体标准。同时,教育局与督导室共同研究制定了学校标

3、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评估标准,并实行梯次考评和动态管理。 我们从提出“开展教学规范化管理评比竞赛”到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这三年时间,是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完善的一个过程。实践证明,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二、做到了“两个转变” 首先,是做到教育理念的转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总结全市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0X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人才培养目标。它的提出既符合上级精神,

4、又符合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的问题,为榆树教育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实现,初步形成了教育培养人才的新格局。把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定位在“三个三分之一”上,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全面创新,做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在榆树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做到管理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治教方略主要是人治。为转变这单一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德立校、以法治教的管理方式,我们制定并颁发了西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薄弱校与优质校联谊工作实施方

5、案、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意见。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年终的督导检查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每年年初校长工作会上,对督导情况进行大会通报,对后进学校教育局下发文件进行通报批评。为体现管理的人性化,会后,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按其分工不同分成若干调研组,深入到薄弱校进行调研,特别是到被通报的学校去调研,帮助校长查找问题、解决困难,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整改方案。形成了靠制度管人,凭业绩奖惩,用数据说话的管理方式,做到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为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

6、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了“三个机制” (一)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的体制。根据国发20X19号文件精神,陕西省政府229号文件明确规定,“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新增农业税用于教育部分,统一纳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拨付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用于教育,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专题报告,并接受其监督检查”。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市政府于2X年1月研究决定,将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部分划归教育局统一管理。 实践证明,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统管能够保证教育经费按时

7、足额拨付;能够集中部分资金加快危房改造进程;能够减少资金流转渠道,保证专款专用,避免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能够减少学校资金浪费,有效遏制财务违纪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我们高度重视学校班子建设,要求各学校健全完善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管理制度、督查落实制度、工作述职报告制度、考核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及廉洁勤政制度等。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强化领导班子的核心带头作用。为增强薄弱校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鼓励薄弱校班子成员面对现实,迎接挑战,

8、轻装上阵,尽快改变薄弱学校落后面貌,教育局在今年上半年, 对领导班子薄弱的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核,对存在软、懒、散,没有战斗力、不团结、互相拆台的班子进行调整。 (三)建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督导评估是促进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督导评估工作,更重视督导评估结果的运用。为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作用,0年根据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和吉林省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教育实际,我们提出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分项评估、按岗考评,2X年根据国家和省教育督导团提出的对学校工作实行发展性评估的指导意见,我们又制定了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

9、展性评估细则。其主要内容是,按学校全面工作、教学工作、政教工作和后勤工作分为四项a级指标,每个a级指标各占10分,并根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分别制定相应的b级和c级指标,以此评价学校及校长、副校长的工作,从而达到全面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目的,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督导室按照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和关于对村级小学进行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关的评估细则,要求各校按细则的具体要求进行自检自查和自我完善。每年年末,由督导室牵头,教育局各科室、教师进修学校等相关部室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校工作 进行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教育局年度重点工作表彰的重要

10、依据,按照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在督导检查中工作滞后、管理较差的学校予以亮黄牌,被两次亮黄牌的学校领导将予以免职或调整工作岗位。 实行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之后,进一步明确了班子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使他们感受到了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提高了班子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班子能够及时查找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努力工作,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使学校的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对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

11、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实现了“四个提高” (一)实现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年提高投入比例。“十五”以来, (二)实现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是做好师德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根据有关政策和规定,制定和完善了教师岗位考评末位轮换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教师岗位考评末位轮换 制度,是指在学校年终岗位责任制评比中,被评为末位的教师实行岗位轮换或进行异校交流,如由班主任轮换为科任等。我们还把量化考评同教师评职、晋级、选优结合起来,使教师的从教行为进一步规范。如:针对个别教师乱办班、乱补课的行为,我们对违纪教师采取

12、撤销前三年所得的各种荣誉称号,三年内不担任班主任,取消各项评先选优资格,收缴当年的第十三个月奖励工资,降一档工资等处分,进行通报批评。通过有效的制度约束,教师为师不德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我们坚持开展了“抓师德,正师风”、“四评价”、“双万”、“三语”等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广大教师都能主动查找自身差距,积极向先进典型学习,自觉规范为师言行,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二是加大教师业务培训力度。我们多次举办榆树市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全市各学科教师新课程培训班、骨干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大赛。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高

13、一层次学历达标率为5%。 (三)实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将教育管理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管理机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执行政策法规,规范学校管理,保障教育健康发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实现学校均衡发展;搞好宏观调控,实现学校教育与人的最佳发展。即对学校进 行制度上规范、政策上引导、条件上保障、方向上把握、过程上协调,为学校发展搭建起一个服务型管理平台,真正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步建立和实施了教育行政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督导评估促进的管理机制。在制度规范方面,我们围绕依法办学、自主发展、民主决策、规范管理、有效监督五个方面内容

14、,逐步建立起了系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在理性分析榆树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榆树市薄弱校改造五年规划,明确了改造的目标任务,建立并完善了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体系。以此来引领学校逐步达到优质校的标准,推进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事实表明。通过实施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即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管理机制,不但明确了校长工作职责、岗位要求和工作目标,也完善了校长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为校长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校长队伍动态管理新机制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发挥和调动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力推动了学校发展性目标的完成,确保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实现办学效

15、益不断提高。避免弱势群体辍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因此,为留住贫困生,关注学困生,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总之,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是教育均衡发 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效地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优化了教育资源,创新了管理机制,提高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重点实施农村村小改造工程,力争把全市所有村小都建设成为标准化学校,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xx街道xx中学20X年9月 近年来,我区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市教育局在确定了教育均衡发展年后,我们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为抓好抓实此项工作,我们在全区中小学实施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做法是: 一、构建了“一种模式” 即构建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新模式。为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0X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教学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