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结灌浆的技术要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400011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结灌浆的技术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固结灌浆的技术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固结灌浆的技术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固结灌浆的技术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结灌浆的技术要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结灌浆的技术要点固结灌浆是利用钻孔将高标号的水泥浆液或化学浆液压入岩体中,使之封闭裂隙,加强基岩的完整性,达到提高岩体强度和刚度的目的。常规的灌浆是在整个基础大面积内进行,此时应分批逐步完成整个灌浆工程,应根据坝基压力、地质条件等合理设计灌浆孔深、孔距、灌浆压力和浆液稠度,亦即先进行灌浆试验。有时为了处理断层、软弱夹层和溶洞等,须进行特殊的灌浆方法。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岩体的整体性与均质性;提高岩体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减少岩体的变形与不均匀沉陷。对混凝土重力坝,多进行坝基全面积固结灌浆;对混凝土拱坝或重力拱坝,还要对受力较大的坝肩拱座岩体进行固结灌浆;对水工隧洞,常在衬砌后进行岩体固结灌浆。

2、在破碎的岩层中开挖隧洞时,为避免岩体坍塌或集中渗漏,可在开挖前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斜孔或水平孔超前固结灌浆。在土石坝防渗体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层时,也常对垫层下部岩体进行固结灌浆。为保证灌浆质量,需在岩基表面浇筑混凝土盖板或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后才进行固结灌浆。灌浆方式固结灌浆灌浆方式有循环式和纯压式两种,灌浆施工工艺和帷幕灌浆基本相同。灌浆技术要求灌浆孔的施工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可分为二序施工或三序施工。每孔采取自上而下分段钻进、分段灌浆或钻进终孔后进行灌浆。灌浆孔基岩段长小于6m时,可全孔一次灌浆。当地质条件不良或有特殊要求时,可分段灌浆。灌浆压力不大于3MPa的工程,灌浆孔应分段进行灌浆。灌浆孔

3、应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清净。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大于1MPa,应采用1MPa。灌浆孔灌浆前的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进行,采用单点法。试验孔数不宜少于总孔数的5%。在不抬动基础岩体和盖重砼的原则下,固结灌浆压力宜尽量提高。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30min,灌浆可以结束。固结灌浆质量压水试验检查、岩体波速检查、静弹性模量检查应分别在灌浆结束37d、14d、28d后进行。灌浆质量压水试验检查,孔段合格率应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50%,且不集中。岩石地质条件复杂时,一般先进行现场固结灌浆试验,确定技术参数(孔距、排距、孔深、布孔形式、灌浆次序、压力等)。浅层固结灌浆孔多用风钻钻孔;深层孔多用潜孔钻或岩心钻钻孔。平面布孔形式有梅花形、方格形和六角形。排距和最终孔距一般为36m,按逐渐加密方法钻灌。灌浆材料以水泥浆液为主,在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地段,吃浆量很大时,常改灌水泥砂浆。灌浆时先从稀浆开始,逐渐变浓,直至达到结束标准。灌浆全部结束后,对固结效果的检查方法有:钻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和岩心检查;测定弹性波速与弹性模量;必要时开挖平洞或竖井直观检查。以上由搜集整理,更多关于“固结灌浆的技术要点”等建筑方面知识可以关注行业栏目。“,中标很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