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999070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专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椭圆的两个标准方程;2能应用特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教学重点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教学难点两种椭圆标准方程的区分和应用教学方法学导式教具准备幻灯片、三角板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并推导了椭圆的标准方程,下面作简要的回顾(略).这一节,我们来继续熟悉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应用.讲授新课:例2 已知B、C是两个定点,BC=6,且ABC的周长等于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分析:在解析几何里,求符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方程,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而选择坐标系的原则,通常欲使得到的曲线方程形式简单.在右图中,由ABC的周长等于16,BC=6可知,点A到B、C两

2、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即AB+AC=166=10,因此,点A的轨迹是以B、C为焦点的椭圆,据此可建立坐标系并画出草图(如图)解:如右图,建立坐标系,使x轴经过点B、C,原点O与BC的中点重合.由已知AB+AC+BC=16,BC=6,有AB+AC=10,即点A的轨迹是椭圆,且2c=6, 2a=166=10c=3, a=5, b2=5232=16但当点A在直线BC上,即y=0时,A、B、C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点A的轨迹方程是说明:求出曲线后,要注意检查一下方程的曲线上的点是否都符合题意,如果有不符合题意的点,应在所得方程后注明限制条件;例2要求学生对椭圆的定义比较熟悉,这样可以在求曲线轨迹方程时,简化求解步骤,快速准确得到所求的轨迹方程,并且在课堂练习中对这点予以强调.课堂练习:课本P95 1,5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进一步熟悉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并能熟练掌握它们的应用.课后作业习题8.1 2,5板书设计8.1.2 例2 解答 说明 练习 分析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