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试验取证习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99701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试验取证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电气试验取证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电气试验取证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电气试验取证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电气试验取证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试验取证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试验取证习题(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验取证习题共573道单选题:1. 当电路断开时,电源端电压在数值上( B )电源电动势。【】A.大于 B.等于 C.小于2. 电源的电功率表示电源( B )电能。【】A. 在单位时间消耗的 B. 在单位时间产生的 C. 在任意时间消耗的3. 当导体材料及导体截面确定之后,如果导体长度越短,则导体的电阻值( C )。【】A.不变 B.越大 C.越小4. 灯泡通电的时间越短,消耗的电能就( A )。A. 越少 B. 越多 C. 不确定5. 在电路中,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称为( A )。A. 中间环节 B. 导线 C. 开关6. 两个及多个阻值相等的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即总电阻)( C )各并联

2、支路的电阻值。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7. 在均匀电场中,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与气体密度有关,因而与压力( B )。A无关 B有关 C视具体情况定8. 阴极流注也称为( A )。【】A负流注 B正流注 C阴极电子崩 D阳极电子崩9. 应该说( D )的击穿过程和气体的击穿过程相似。A含水分的液体电介质 B含气泡的液体电介质 C含纤维的液体电介质 D理想的液体电介质10. 电场的均匀程度对空气间隙的击穿特性有很大影响,电场越均匀,击穿电压( A )。A越高 B越低 C不变11.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自持放电电压只是开始发生电晕的电压,称为( A )。A电晕起始电压 B起始击穿电压 C放电电

3、压12. ( A )一旦发生击穿后,构成永久性破坏,绝缘性能不可能恢复。【】A固体电介质 B气体电介质 C液体电介质13. 、在均匀电场中,气体的压力降低,密度减小,电子在从阴极向阳极的运动过程中,不容易与气体分子碰撞,虽然碰撞次数减小,但自由行程增加,动能积聚增多,容易使分子电离,击穿电压会( B )。【】A升高 B降低 C不变14. 由浸透绝缘油的纸层和纸层间缝隙内的油层两部分组成的组合绝缘称为( A )。A油纸绝缘 B油绝缘 C油纸复合绝缘15. IEC和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典型雷电冲击电压波形的半峰值时间T2为( D )。AT1=1.2s,容许偏差30 BT1=1.2s,容许偏差20CT

4、1=50s,容许偏差30 DT1=50s,容许偏差2016. 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与电场是否均匀( B )。【】A无关 B有关 C视具体情况定17. 根据变压器油( B )的不同,可分为10、25和45三个牌号。A绝缘性能 B低温凝固点 C耐压性能 D辛烷值的不同18. 产生直流高压的半波整流电路中,高压整流硅堆的额定参数主要有额定整流电流和( B )。A额定负荷电流 B额定反峰电压 C额定开断电流 D额定工作电压19. 对于阻值在10以下的低值电阻,为了提高测量精度,一般用( B )。A单臂电桥 B双臂电桥 C三臂电桥 D多臂电桥20. 现场交接试验66kV变压器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为( D )

5、。【】A6kV B10kV C66kV D112kV21. 双臂电桥使用结束后,应立即将检流计的锁扣锁住,目的是( C )。【】A 防止检流计承受静电电流的冲击 B 防止检流计承受静电电压的冲击C 防止指针受振动碰撞折断 D 减小电池电量损耗22. 感应耐压试验电源使用的三倍频电源的频率为( D )。【】A30HZ B50HZ C100HZ D150HZ23. 高压整流硅堆的额定整流电流应( A )工作电流。A大于 B小于 C等于24. 在电阻串联的电路中,各串联电阻上的电流( A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确定25. 已知电源电动势为30伏,电源内阻为2欧姆,线路和负载总电阻为8

6、欧姆,则电源端电压为( C )。【】A.6伏 B.20伏 C.24伏26.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容抗与电容值( A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无关系27. 在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中,线电流与相电流在相位上相差( A )。A.30 B.60 C.12028. 在纯电容的交流电路中,电流的相位超前电压相位( C )。【】A. 300 B. 600 C. 90029. 支柱绝缘子表面的电场分布属于( A )。A弱垂直分量的不均匀电场 B强垂直分量的不均匀电场 C均匀电场 D放电电场30. 高压套管电场分布属于( B )。【】A弱垂直分量的不均匀电场 B强垂直分量的不均匀电场 C均匀

7、电场 D放电电场31. 绝缘子或套管周围空气潮湿时,固体绝缘物表面吸收潮气形成水膜,水中含有离子,在电场中沿绝缘表面运动,逐渐积聚在电极附近,使电极两极附近的电场加强并首先放电,引起沿面闪络电压( B )。A升高 B降低 C不变32. 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于电力线路或电气设备上,在某一时间有可能因避雷器放电而使波形被截断,形成( A )。【】A截波波形 B方波波形 C锯齿波形33. 研究表明,长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击穿通常发生在( A )。【】A波前部分 B截断部分 C结束时刻34. 在均匀电场中,气体的压力升高,密度增大,电子在从阴极向阳极的运动过程中,极易与气体分子碰撞,平均每两次碰撞的自由行程

8、缩短,致使电子积聚的动能不足,间隙不易击穿,击穿电压会( A )。【】A升高 B降低 C不变35. 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200C时,均匀电场中空气间隙的击穿场强大约为( C )kV /cm(峰值)。A10 B20 C30 D4036. 湿度对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有影响,当湿度增大时,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 A )。【】A增高 B降低 C不变37. 在( C )中,气体间隙局部达到自持放电时,会出现电晕放电,但间隙并不击穿。必须进一步增高电压,才能使间隙击穿。【】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38. 受潮的变压器油其击穿电压与温度的关系为( C )。【】A随温度增大而升高 B随温度增大

9、而降低 C呈某一曲线关系39. 对于施加在间隙上的冲击电压,当电压升得越高时,击穿的概率( A )。【】A越高 B越低 C不变40. 电气设备直流泄漏电流的测量,采用( C )测量其大小。A万用表 B毫安表 C微安表 D安培表41. 工频耐压试验时,出现容升现象的原理为( C )。A电感性负载电流流经电路中的电感电抗产生的电压降使电路末端电压降低B电感性负载电流流经电路中的电容电抗产生的电压降使电路末端电压升高C电容性负载电流流经电路中的电感电抗产生的电压降使电路末端电压升高D电容性负载电流流经电路中的电容电抗产生的电压降使电路末端电压降低42. 测量电气设备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时,为了消除

10、外界磁场的干扰,可以把检流计极性转换开关分别置于两种不同的极性位置进行两次测量,求其( C ),以消除因外磁场干扰而引起的测量误差。A和 B差 C平均值43. 在交流电压作用下,流过绝缘介质的不仅有电容电流,还有电导电流和吸收电流,这两部分电流流过绝缘介质时会引起能量损耗,这种损耗称为( C )。【】A空载损耗 B短路损耗 C介质损耗 D绝缘损耗44. 进行绝缘试验时,户外试验应在良好的天气进行,且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 D )。A95 B90 C85 D8045. 在进行感应试验时,由于试验电压一般为额定电压的两倍,因此要求试验电源频率不低于额定频率(工频)的( A )。A2倍 B3倍 C

11、4倍 D5倍46. 通常采用( C )来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A万用表 B接地电阻表 C绝缘电阻表47. 工频耐压试验时,施加在试品上的实际试验电压要大于由试验变压器低压侧(电源侧)乘以变压器变压比算得的电压,这种现象称为( C )。【】A电晕现象 B闪络现象 C容升现象48. 利用直流升压装置产生一个可以调节的试验用直流高压,通过施加规程规定的直流试验电压和耐压时间来考核被试品的耐电强度的试验称为( B )。【】A直流泄漏电流测量 B直流耐压试验 C交流耐压试验 D绝缘吸收比试验49. 采用直流压降法进行直流电阻测试,如电路连接时采用被测电阻与电压表并联后再与电流表串联,则该方法适用于测量

12、(A )。【】A小电阻 B大电阻 C绝缘电阻50.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时,临时对电气设备进行事故调查试验称为( C )。A交接试验 B电气设备的出厂试验 C临时性试验 D预防性试验51. 工频耐压试验时,试验变压器在空载的情况下(不连接试品),根据高压侧输出电压与低压侧输入电压之比是否完全符合变比K的关系来校验高压侧直读仪表读数是否准确,称为( B )。【】A空载试验 B空载校对 C短路试验52. 利用直流升压装置产生一个可以调节的试验用直流高压,施加在被试电气设备的主绝缘上,通过测量流过被试品的泄漏电流检验被试品的绝缘状况的试验称为( A )。【】A直流泄漏电流测量 B直流耐压试验 C交流耐压试验 D绝缘吸收比试验53. 变压器变压比测试方法有双电压表法、( C )两种。A回路电流法 B接点电压法 C变比电桥法 D等值电路法54. 测量3000-10000V的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应选用电压等级为( D )、量程为10000M及以上的绝缘电阻表。【】A250V B500V C1000V D2500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