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章节练习题(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99693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章节练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章节练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章节练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章节练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章节练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章节练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章节练习题(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章节练习题崇庆中学高2015级化学集备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众多的环境污染中,废旧电池的污染可谓让人触目惊心,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A镉B锌C石墨 D二氧化锰【答案】A【解析】镉是致癌物质,是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2有如下两个反应:2HClH2Cl22HClH2Cl2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D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答案】B【解析】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反应

2、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项错误,D项正确;反应是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项正确。3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A防止火灾发生B防止污染面粉C吸烟有害健康 D防止面粉爆炸【答案】D【解析】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面积增大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爆炸。4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A化合价的升降 B电子的转移C氧化还原反应 D电能的储存【答案】B【解析】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形式,而电子转移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为原电池。5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到了下

3、列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B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铜是正极C电子沿导线由锌流向铜,在铜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而放出氢气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溶解,所以才产生电子【答案】A【解析】一般构成原电池负极的是金属,而且是活泼性的金属,而正极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碳棒;但负极也不一定是金属6锌电池可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是2ZnO2=2ZnO。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锌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时,氧气与锌直接化合,生成氧化锌C正极发生的反应是:O22e2H=H2OD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

4、n2eH2O=ZnO2H【答案】B【解析】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2eH2O=ZnO2H7“西气东输”工程中,需要地下埋入铸铁管道。在下列情况下,铸铁管道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C在干燥致密的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答案】C【解析】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钢铁发生析氢腐蚀,而在中性或者微碱性土壤中则发生吸氧腐蚀,在含有碳粒的土壤中会形成原电池,造成腐蚀。8“嫦娥一号”发射所用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中装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都是燃料B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形成原电池,即化学能

5、转化为电能,使火箭上天C液氢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及机械能使火箭上天D液氢气化,转化为动能,从而使火箭上天【答案】C【解析】火箭中的液氢是燃料,而四氧化二氮则是氧化剂,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使火箭产生动力。9分析下面表格中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受热时最不稳定的是()化学键HHHFHBrHI键能(kJ/mol)436565368297A.氢气B氟化氢C溴化氢D碘化氢【答案】D【解析】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受热分解吸收的热能越多,分解越不容易。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燃料燃烧的过程都是

6、释放热量的过程D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被释放出来的过程【答案】D11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C反应速率v(H2)v(HI)Dc(H2)c(I2)c(HI)112【答案】B【解析】化学平衡的本质是v(正)v(逆)。A项,该反应为体积不变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体系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B项,体系的颜色由I2决定,c(I2)保持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C项,没有表示出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无法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D项,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与平衡无

7、关。12新的替代能源主要包括()核能柴草煤炭太阳能氢气液化石油气水煤气天然气A BC D【答案】B1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答案】C【解析】甲装置形成原电池,铜作正极,锌作负极,加快了反应速率,铜片上产生大量氢气;乙装置虽然没形成原电池,但锌能与硫酸直接反应放出氢气,两种装置中c(H)均减小。14在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能量日益增多的今天,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对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8、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释放能量D若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小于旧化学键被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则反应吸收能量【答案】B【解析】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这种能量变化除了转化为热能外,还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等,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或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与旧化学键被破坏时吸收的能量的相对大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或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大于旧化学键被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则反应放出能量,否则吸

9、收能量,故C、D两项均正确。15一种新型燃料电池,用两根金属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为X极:CH410OH8e=CO7H2O;Y极:4H2O2O28e=8OH。下列关于此燃料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X为负极,Y为正极B工作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减少C在标准状况下,通入5.6 L O2完全反应后,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D该电池工作时,X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答案】D【解析】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可判定A项正确;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OH=CO3H2O,可知工作时OH的量减少,则B项正确;反应的n(O2)为0.2

10、5 mol,根据Y极的电极反应可求出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原电池负极消耗OH,碱性减弱,D项不正确16对于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变化是()锌片溶解了32.5 g锌片增重32.5 g铜片上析出1 g H2铜片上析出1 mol H2A BC D【答案】A【解析】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为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则计算关系式为:Zn2eH21 mol 2 mol 1 mol05 mol 1 mol 0.5 molm(Zn)0.5 mol65 g/mol32.5 g,m(H2)0.5 mol2 g/mol1 g

11、。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在一定条件下mAnB=pC的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A)a mol/(Ls),v(B) mol/(Ls),v(C)a mol/(Ls),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在10 L密闭容器里发生4NH35O24NO6H2O(气)反应。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v(H2O)_。【答案】(1)2AB=2C(2)0.09 mol/(Lmin)或0.0015 mol/(Ls)18对于反应:2SO2O2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编号

12、改变的条件生成SO3的速率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增大氧气的浓度使用催化剂压缩体积【答案】增大减小增大增大增大19某课外兴趣小组对双氧水(H2O2水溶液)做了如下实验探究:(1)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5 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试之。测定结果如下:催化剂(MnO2)操作情况观察情况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粉末状混合剧烈反应,使木条复燃3.5 min块状不振荡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 min写出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有关。(2)取三份含有等量H2O2,但质量分数不同的双氧水,分别向其中加入1 g MnO2粉末。测定结果如下:双

13、氧水体积操作情况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收集到气体体积反应后液体温度a1%的150 mL混合不振荡11 min539 mL24 a2%的15 mL1 min 20 s553 mL56 a3%的7.5 mL9 s562 mL67 请简要说明: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不同的原因_。反应后液体温度不同的原因_。收集到气体体积不同的原因_。【答案】(1)2H2O22H2OO2催化剂的表面积(2)溶液质量分数不同,液体温度不同反应放热相同,但液体的量不同液体的量不同,液体温度不同(影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量)20把0.1 molMnO2粉末加入50 mL过氧化氢的溶液里(密度为1.1 gmL1),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V和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体积为_。(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的时间约为_。(3)A、B、C、D各点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4)根据曲线形状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