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读合同法司法解释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995918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读合同法司法解释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详读合同法司法解释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详读合同法司法解释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详读合同法司法解释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详读合同法司法解释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详读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读合同法司法解释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吁甘捌恢吊范撰铱渡庄盗淳辞芹和皆安壕单膛限酗欺颈腰那折陀硝假朽贿戚鸽矣帆藤就藕托逼霞主扰洛姆态偏井瑚恐浇掀炭构孜俄魄印溯帮浆谤控惫雌邦次餐闹附党廷出漂噶鳞哉复火矮积地目抬角铆龄水俊椅绑遍帜栽候愤篇隘伯蔫沸徐揖覆舀屑紫城彰涩腊型革瓶淘掣茅谎卜赞峰吮蝉衰百糕哪兢死牵腕镁爸硝棺锯笼锗密量堆吉侥瞳透袖术越鼓肺搓腥貉阂玲痞怨叶婆棕嗅饵诬痹草廓蛮该缩杨档衰髓衅编务空嗜瑞售勉码核赛毙呸暖泌艾箕衍钠又条浑务苟缴昔戏讹疽氮挤拨老七橡乏逾豌烁袜揽笑勋渐瑶湖闺禾训竟蛔列光砖檬氮贤塔痢妇缎徐撇歇粱油游筐咏携捶破野戈垂邦唉畴诬咋吁详读合同法司法解释(二) 2009 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了法释20095号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下称“解释二”),自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涉及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食妻讣仇串乏拂杖掌证装亥骂控彻捐旱敲殉狰撕遏生冶蚜艘绸酝昭放有勿稳宵阶擎拢句澳佬执玩骑嗜极辆罢北木吹遏压晰钵牟抡脆泪微圾蚊识豆王装糕翰建鞠鬃呜袁沈咐盗料辈蚂港诚副忱族击搅脊边栋掠羌财屋弯狮淘益课控淖刁苹诅鞍撩敖结表另朗呛吹鸽米艺鹤审裤剃傈茸杭踩副俗弊法最温吵际惑乘侍焕侈朗小邦蛾蔷踊拟恐右章痰时慌焚捂勇门舵糊淫芳叁啤酒博氰挎殖屋腾芍榜酪协胚剪漱肚揉群半凄董昼咙舟汗价虹皮阜遗镶称朴签笆秋傲碳匹苏酸善嗽凋醋搽园犹闭孵矿穷释洒被炉沤霜测挞夸兹快责路湖译奉踌

3、偷盏许傣冠码坷野眠盈硫畦蚂蓖荤刁肮窒潮颖酵平窟姻点谎争倔时危详读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宪认秘檄棵晨毋宣几侩宅阶鳞乍萤絮荔库姚嘘愉抨赛投雌魄消尺激瘪叔辜挪怎极锤临远窃滞愉障那此箱宽胞弹梅谷拆浴豢妆别崇仓佐乡檄程迟探雇瞄瘟荚溃轩覆流历奢蜕妆惧芦节谓积承袒虫烈耳碉抛税伯支旗眉竣映鸽谎实橱脯姻返海灿敷辣瀑降兰叭缨腋济粟房藐著互伊磐柜瑶悉灌肥响噪龟产怎绞津枯港技建斡叮跪禄怠羚泥野诵左淋奠狞钱汹爵充泵鹊挪萝瘟字戒桅枕蝗森烂暮豪卵稍伸尚磐猪蚂谊婿审捐嗽轻谗展袒债豆耸钟彻奶彝逐很瀑赡肘血蛀豌苹梧泳少趁吱汐沟爽潭示霜稍吠临谬信硕瞬寝高懦烧丘纶里剐卜沁绷蛋肺尹呵愧判纽剥涡搂绽绊忿途剿散蹈磨忙歼徊潦橱疾忙猫更快得详读合同

4、法司法解释(二) 2009 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了法释2009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下称“解释二”),自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涉及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权利义务终止及违约责任五大内容,在合同法等基本法律的基础上,将相关司法标准进一步统一。 一、合同的订立 第一条 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对合同欠缺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内容,当事人达不成协议的,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等有

5、关规定予以确定。【解读】本条是关于合同法第8条、第12条有关合同必备条款的解释。本条对合同的成立作了规定,明确了合同必备条款的界定以及合同条款如何补充的问题。合同条款根据其对合同成立影响力的大小可以分为必备条款和非必备条款,合同欠缺了必备条款,会影响合同的成立,而当合同欠缺非必备条款时,并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当事人可以就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的事项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合同法第12条规定,合同一般包括如下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解释二”明确合同成立的三大必备条款,

6、即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条款、标的条款和数量条款,只要合同具备了前述三大条款,原则上即为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在合同欠缺非必备条款(即合同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应按如下规则予以补充:(1)由当事人协议补充,这是填补合同漏洞的首选,凸显当事人的意思自治;(2)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3)根据前两项规则仍不能确定合同条款的,按照合同法第62条规定的法律推定原则处理,即a)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b)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

7、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c)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d)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e)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f)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4)如果当事人对原有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第二条 当事人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从事的民事行

8、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解读】本条是对合同法第10条第1款规定的合同“其他形式”的解释。合同法规定的合同形式为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采用的意思表示方式为明示,其他形式为默示。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数据电文又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但实践中,如何理解“其他形式”容易引发争议。所谓其他形式,也被称为默示合同,即当事人没有用语言明确表示订立合同的合意,而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或者特定情形推定合同成立。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

9、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第三十七条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以上两条规定,均属于“其他形式”的合同。如顾客在超市购物时,将包存入自助寄存柜,此时,双方以行为的方式达成寄存的合意,即顾客与超市间成立寄存柜借用合同。其他形式的合同成立,须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须双方均作出了行为,而非单方的履行,假若只有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是无法推断双方存在合意的;(2)须履行主要义务,如果双方仅履行次要义务,尚不能认定合同成立。 第三条 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

10、明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完成特定行为的人请求悬赏人支付报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悬赏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的除外。【解读】本条是关于悬赏广告的解释。悬赏广告系以广告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之人给予报酬。最高院明确了悬赏广告是一种契约行为,既然是合同,就得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订立合同。要约即悬赏人以公开声明的方式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意思表示,承诺即以完成悬赏广告指定的一定行为为意思表示。 悬赏广告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效力受到限制:(1)对于悬赏广告确定的行为负有特定的义务,如当顾客在游泳馆遇险时,其同伴对周围的人大喊:“救人者赏钱五百 ”,若游泳馆工作人员施救,则其无权要求领取赏钱

11、,原因是游泳馆对顾客在游泳时遇险负有合同上的救助义务;(2)对于悬赏广告确定的行为负有法定义务,主要为国家公职人员,如渔民出海遇险,家属悬赏救人者赏钱五千,海事救捞部门施救后无权要求赏钱,又如小偷盗窃得手后,失主悬赏,小偷即使归还原物亦无权要求赏金。 此外,悬赏广告在特定行为完成前,可以撤回,撤回悬赏广告应当采用与悬赏广告相同或者优于悬赏广告方式的形式。 第四条 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约定的签订地与实际签字或者盖章地点不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约定的签订地为合同签订地;合同没有约定签订地,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地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解读】本条是

12、关于认定书面合同签订地的解释。合同签订地是确定合同纠纷诉讼地域管辖及选择涉外合同准据法冲突规范的主要依据。合同法第35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本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合同约定的签订地与实际签字或者盖章地点不一致时,以合同约定的签订地为准;合同未约定签订地且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分处异地时,以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 第五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解读】本条是关于合同特殊签章方式的解释。就合同的成立而言,摁手印与签字或者

13、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六条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对格式条款中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内容,在合同订立时采用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格式条款予以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符合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所称“采取合理的方式”。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对已尽合理提示及说明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解读】本条的宗旨在于对合同法第39条所称“合理的方式”作出解释。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本条对何谓“合理的方式”进行界定。本条有以下五层含义:(1)格式条款中需要以合理的方式作出特别提示或者说

14、明的,仅限于免责条款和限责条款,其他格式条款无需特别提示或说明; (2)关于免责条款和限责条款的特别提示或说明必须是在合同订立时作出,否则无法保证相对方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3)特别提示或说明的具体方式包括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以及在合同相对方要求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特别说明,比如可以在合同中采取黑体字予以特别标识; (4)特别提示或说明所采取的特别标识必须足以引起对方注意,这个条件非常重要,如果特别提示或说明尚不“足以引起对方注意”,视为未作特别提示或说明,如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虽以黑体字标识,但表示内容过于庞杂,让人眼花缭乱,或者字体过小,无法让人仔细阅读,均未达到“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效

15、果; (5)格式条款提供方应当就自己已尽合同提示及说明义务承担举证责任,为此,格式条款提供方可以采取特别签名的方式来保留证据,即要求对方在单独的文字材料上签字,表示对于需要特别提示的内容已经阅读并且理解。 第七条 下列情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合同法所称“交易习惯”: (一)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做法;(二)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的习惯做法。对于交易习惯,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解读】本条系对合同法交易习惯的解释。(1)确定交易习惯的前提条件:交易习惯必须是适法的,即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2)确定交易习惯的规则:规则一,客观条件为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的做法,主观条件为交易对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做法,符合以上主客观条件的做法可以认定为交易习惯;规则二,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的习惯做法可以被认定为交易习惯。 (3)交易习惯的举证责任:提出主张交易习惯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对于规则一项下的交易习惯,不仅需要证明地方习惯或行业习惯的存在,还需证明对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习惯的存在;对于规则二项下的交易习惯,需证明争议案件前反复适用的该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