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意义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99462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意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意义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阶段,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并且引起了社会深刻变化的大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是20世纪中国,也是20世纪世界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其中积累的许多宝贵经验,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加强党的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

2、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将中国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的深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本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竭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下,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首要的紧迫革命任务。而洋务运动失败、戊戌维新改良失败,证明要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依靠封建

3、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是根本不可能的。必须要改变中国政治体制,必须要经过革命手段,因此,在改良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适应形势的要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早在1894年,他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明确提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1905年8月,孙中山又联合其他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发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孙中山把这个纲领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同盟会发动过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

4、政府,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但因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加之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果实被封建军阀篡夺,辛亥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它的失败,说明了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必须依靠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取得成功。随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反帝反封建彻底胜利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到了他们的肩上,中国民主革命开始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5、转变。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已有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还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种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但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而且将把这一革命引向了社会主义的前途。然而,旧中国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绝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相应的基本政策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

6、,有力地指导和促进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使中国人民清楚地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前途,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胜利信心。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为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必然选择。虽然战火纷飞、流血牺牲的革命时代早已过去,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积累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对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从中我们仍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启迪。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国家危难、民族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败的关键。在长达28年的艰难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

7、挥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抵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历史纪元。而党的领导地位也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确立起来。同样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必须要由党来指引方向,要靠党的指导思想走正确的道路。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党更好地成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二

8、,必须坚定地、始终不渝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革命的实践反复证明了毛泽东的伟大论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正是基于对人民群众伟大作用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一再把党和人民的关系比喻为鱼水关系,概括为血肉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赢得人民,就赢得了发展的条件,就赢得了力量源泉,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也就能够创造辉煌。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也是这样。第三,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伴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形势和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面对这样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长期执政的考验,当前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仍然是全党同志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用改革的精神,不断地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把党建设好,开展认真的自我批评,及时清除党内的错误思想和解决党内的各种矛盾,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坚决同党内资产阶级腐化思想作斗争,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从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