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四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994559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四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三)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针对当前手足口病高发的情况,我校高度重视,制订了鲁庄中心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幼儿园负责人为成员的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建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责任制,由专人负责手足口病的监控报告工作。二、加强宣传:(一)宣传工作要点:通过晨间谈话、午间活动等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对广大的师幼开展有关手足口病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目的与任务。对于肠道传染多发季节,加强有关不饮生水、不吃过期变质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防病从口入”的有关行为的强调至关重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我们

2、还利用宣传栏、家长会、告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对每个幼儿家长各开展预防手足口病的卫生知识宣传健康教育,让家长知道该病可防、可控、可治,了解和掌握相关预防知识,让家长和我们幼儿园共同筑起一道安全保垒。(二)、宣传主要内容:1、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3、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戒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4、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5、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

3、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6、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7、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8、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三、做好环境整治、消毒工作:1、做到“_、三灭”。“_”,即清垃圾、清污水、清厕所;“三灭”,即灭鼠、灭蚊、灭蝇。2、活动室、午睡室保持良好的通风,无人环境下定期用紫外线灯消毒;教玩具每天消毒,在含氯_mg/l的消毒液中浸泡_分钟或在阳光下暴晒_小时以上;幼儿个人用品(茶杯、毛巾专人专用,每天清洗、消毒一次;被褥、床垫每周暴晒一次,每次不少于_小时,及时翻动,并且个人专用;被套、枕套、枕巾每周洗一

4、次)按要求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板凳台面、水龙头、便器扶手以及其它可能触及的物体表面用_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_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3、加强园内食堂、饮用水管理,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饮用水传播途径。四、加强幼儿晨检、午检及幼儿缺勤的追踪调查工作1、每天进行晨检、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幼儿有手足口病等疑似症状或传染性疾病症状,要及时通知家长并送医院检查。2、对缺勤的幼儿,老师要及时进行调查,摸清原因,并进行跟踪追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园领导报告。3、经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4、因手足口病等

5、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幼儿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资质的医疗单位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开具健康证明后方可入园进班复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二)一、目的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及时控制和有效消除高致病手足口病疫情对人的危害,大幅度降低发病率,保障全镇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二、组织领导赵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镇长同志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包保镇村干部为成员的赵庄镇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赵庄镇中心卫生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同志负责信息收集、上报等工作。同时建立村级、组级

6、手足口病防治信息网络,各村村委会主任任村级信息网络组长,各组的组长任本组组级信息网络的组长,负责本村本组的手足口病防治的全面工作。各村成立相应的组织,成立包括包组干部、村医、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_包保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制。三、疫情控制(一)自_年_月_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赵庄镇中心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或可疑病例进行报告。(二)村卫生室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或可疑病例时,要立即转诊至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或可疑病例时,要立即转诊至县人民医院,同时填出转诊单,并注

7、明包保责任人,并写清症状和体征,并注明为可疑病例。(三)全镇局部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四、培训工作镇中心卫生院和镇防保所要加强对辖区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临床医生诊断水平、操作流程和报告意识。五、应急处置镇政府、镇中心卫生院做好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的准备,做到“物资、人员、技术、经费”四落实,一旦发生暴发疫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处理,严防疫情扩散蔓延。六、手足口病传播

8、途径多,_岁以下婴幼儿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一)个人预防措施1、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对_岁以下儿童不明原因发热和/或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等相关症状的,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二)镇各中小学、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

9、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病情痊愈_周后才能返回学校或幼儿园;5、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上级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上级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6、定期开卫生防病健康教育课,教育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三)镇中心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的预防控制措施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专辟诊室(台)接诊疑

10、似手足口病人,候诊及就诊区域应定时清洁消毒,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发现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或可疑病例时,尤其是_岁以下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应立即送定远县人民医院(定点医院)检查治疗,不得截留治疗,不得直接转往县外医疗机构。同时做好转诊车辆的消毒工作。3、诊疗、护送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4、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7、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县卫生局和定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七、公共宣传和健康教育全镇按照县人民政府_实行手足口病包保责任制_通知要求,要大力开展人手足口病科普知识和应急处置

11、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和全民健康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措施,并组织居民(村民)开展个人防护自救和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全镇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我防护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导群众和非政府组织自觉配合和参与政府的应急工作,为人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本(三)为切实做好我站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根据省卫计委_月_日和市卫计局、市疾控中心下达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并结合我站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及时发现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死亡病例,控制暴发和流行规模。二、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全面准备,依靠科学

12、、依法管理,加强合作、统一领导,分类处置、有效应对。三、领导小组组长:刘萍成员:李雪萍、余莎莎、陈长梅、孟济惠、杨婷婷主要职责。负责全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应急处理和督导工作。四、普通病例发现、报告和监测托幼机构及小学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落实落实晨午检制度,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及时核实缺勤、缺课原因,一旦发现疑似手足口病例或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时,要及时送医院救治。我站实行首诊负责制,接诊手足口病例时,除了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_版)、手足口病疫情处理工作规范(_版)处置治疗以外,应及时向上级上报、如有严重应立即转诊,还应按照_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

13、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报告疫情,报告疫情时要详细报告病例的现居住地、学习(工作)地点、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定期到辖区内托幼机构、学校进行督导管理。五、聚集性疫情报告和调查托幼机构和学校等单位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_周内,同一托幼机构、学校等_单位发生_例以上,但不足_例手足口病病例;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_例及以上;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同一家庭发生_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并配合市疾控中心搞好相关资料收集、调查和督导工作。六、控制措施(一)病例管理。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可以居家隔离治疗,领导小组_医生对居家治疗病例每日访视。访视时告知家长或监

14、护人居家患儿不应外出,避免与未发病儿童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后_周。密切_患儿的病情变化,每_小时量一次体温,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发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应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_周。(二)加强晨午检和健康观察。督导托幼机构、学校等_单位应加强每日晨午检和健康观察,如发现发热或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患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带患儿到医院诊治。(三)加强消毒隔离措施。我站应加强预检分诊,开设发热疱疹门诊接诊发热、出疹病例,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医务人员应加强洗手和双手消毒,在诊疗中使用的非

15、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擦拭消毒。我站的消毒由专人进行。督导学校、托幼机构每天进行全面消毒。(四)关班、关园措施。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_周内同一班级出现_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_天;_周内累计出现_例及以上或_个班级分别出现_例及以上病例时,可建议托幼机构等_单位停课关园(校)_天,并出具书面预防控制指导意见书。(五)预防接种,加强防控。按照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要求,积极动员家长为儿童及时接种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自费疫苗),建立免疫屏障,防止不良预后的重症病例。七、加强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在发生聚集性疫情,暴发或者流行时,在疫情发生地和高发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印发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单,由专人发放至儿童家庭中,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重症早期识别指针,培养正确的洗手方法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散居儿童的预防措施。预防手足口病要广泛宣传十五字方针。“常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