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99223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测试1. 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A. 各种燃料的燃烧B.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 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D. 以上都是2. 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A.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B.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3. 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为了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植树造林,增加绿

2、化面积B. 开发氢气等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 大量使用煤作燃料D. 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其他有用物质4. 科学家在分析被密封在琥珀中的远古时代的空气的成分时发现,当时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5%,而现在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大量岩石风化消化氧气B. 海水中溶解氧气量增加C. 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 气候变迁引起森林的大量减少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 )A. B. C. D. 6. 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

3、许多循环现象,如:碳循环;氧循环;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 )A. B. C. D. 7. 下列情况不会释放碳进入碳循环中的是( )A. 燃烧B. 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D. 海洋中沉积物的风化8. 如图所示,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_,b是_。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_,B是_。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_,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_,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_含量,维持了自然界中的_平衡。 (4)b作用的意义是释放_,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_

4、。9. 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等。如图所示,其中A、B、C就是这些循环中的一种化合物的三种自然状态,A为密度最大时的状态。D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地或缓慢地氧化反应。G是紫黑色固体,加热时生成D和另两种固体,其中一种可作F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C为分子间间隔最大时的状态,B物质的名称为_,化学式为_。 (2)写出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写出已知的E物质的化学性质:_。10. 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如图所示是氧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途径,请认真观察并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中氧循环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

5、是_,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参与图中循环的气体有_(填名称)。 (2)图示中大气中氧气的三种主要来源是_(填编号)。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填字母)。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 c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e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11. 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_(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负面影响有_(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

6、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_。12.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请回答: (1)图甲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图乙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13. 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代表的是_作用,代表的是_作用。 (2)图中分别代表哪类生物? 代表的是_,代表的是_。 (3)图中哪类生物不需要从外

7、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_。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气的产生和消耗,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解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所以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是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燃料的燃烧也能消耗大量的氧气,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也能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键是看该做法是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是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是吸收了二氧化碳。(1)根据一次性筷子的危害考虑;(2)根据煤石油燃料产生的产

8、物考虑;(2)根据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结果考虑;(4)根据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的缺点考虑。【解答】A.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浪费原料,用木材制筷子,就需要多砍伐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减弱,吸收二氧化碳量就少了,所以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就节省了原料,减少了树木的砍伐,减小“碳足迹”,故A正确;B.煤石油燃料中含有大量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会,增大“碳足迹”,故B错误;C.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应该回收再利用,所以这样做也会增大“碳足迹”,故C错误;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能够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大“碳足迹”,故D错误。故选A

9、。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温室效应知识的考查,解题时抓住只要是对二氧化碳含量有影响的措施进行分析即可。【解答】A.植树造林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B.氢气燃烧产物是水,减小了二氧化碳的产量,B不符合题意;C.煤作燃料燃烧后产物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更明显,C符合题意;D.对二氧化碳进行处理使其减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D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变化,考查光合作用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

10、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古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达35%,而现在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森林面积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减少,氧气排放量减少,与岩石风华消耗氧气,燃物燃烧消耗了氧气生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关系不大,主要是森林被砍伐。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解答】由图可知:A瓶与B瓶对照,变量是水藻,说明水藻的作用;由于小鱼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水藻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除了满足水藻自己呼吸的需

11、要外,还供给小鱼呼吸;因此B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B瓶与D瓶对照,变量是光,说明水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环境中水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小鱼和水藻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产生二氧化碳,密闭的D瓶里面的氧气是有限的;所以该瓶内的氧气是被耗尽最早的,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短;C瓶中没有水藻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小鱼最终也会因缺氧而死亡,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6.【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解答】碳循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需要原子重新组合,氧循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需要原

12、子重新组合,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本身不变,故不需要原子的重新组合。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碳的循环,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解答】燃烧、呼吸作用、海洋中沉积物的风化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进入碳循环;,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答案】(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二氧化碳;有机物(3)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碳氧(4)能量;动力【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可进行

13、对比掌握,从概念、公式、原料、产物、条件等方面比较。【解答】(1)分析可知,a过程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代表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b代表植物的呼吸作用。(2)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氧气,可以看出,A、B代表的两种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有机物。(3)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不仅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4)呼吸作用的意义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活动提供动力。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二氧化碳;有机物;(3)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碳氧;(4)能量;动力。9.【答案】(1)冰;H2O(2)2H2O2H2O+O2(3)可燃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特征和物质的推断,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D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地、或缓慢地氧化反应,所以D是氧气,G是暗紫色固体,加热时生成氧气和另二种固体,其中一种可作F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所以G是高锰酸钾,F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水,据此答题。【解答】(1)C为分子间间隔最大时的状态,所以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