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业精彩演讲——让青春在大海上闪光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990085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行业精彩演讲——让青春在大海上闪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石油行业精彩演讲——让青春在大海上闪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石油行业精彩演讲——让青春在大海上闪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石油行业精彩演讲——让青春在大海上闪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石油行业精彩演讲——让青春在大海上闪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行业精彩演讲——让青春在大海上闪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行业精彩演讲——让青春在大海上闪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油行业精彩演讲让青春在大海上闪光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叫刘兴奎, 1994 年从山东理工大学毕业后, 分配到胜 利油田海洋石油开发公司工作,现任胜利油田埕岛中心二号 平台经理。今天能在这里向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汇报我 在海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感到十分荣幸,心情非常 激动。我汇报的题目是“让青春在大海上闪光” 。置身于茫茫大海,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艰苦,石油工人 战天斗海、拼搏奉献的精神给了我扎根海洋、献身石油的信 心和勇气石油行业的艰苦我在上学期间听说过一些。我从小在农 村长大,自以为吃过很多苦,感到世上没有我受不了的苦。 但当我坐着公共汽车前往公司报到时,车过胜利黄河

2、大桥, 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芦苇和荒滩,没有村庄没有行人, 点缀路旁的只有一簇簇红色的灌木丛。想像中的油田与现实 的巨大差距使我有些不知所措,随着汽车在坑坑洼洼的公路 上颠簸,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报到后在岗前培训的那段日 子,我的心情矛盾极了。到底我的选择对不对?怎么办?是 走还是留?我一直在彷徨。岗前培训结束,第一次出海的经历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天,我怀着复杂和好奇的心情登上了交通船。船离开码头 时天气还很好,但没过多久海上就刮起了五六级大风,船开 始摇晃起来。 原以为自己不晕车也不会晕船, 可过了一会儿, 就感觉胃里像翻江倒海一样,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脸色变 得蜡黄,我终于忍不住开始剧烈

3、呕吐起来,趴在甲板上一动 也不敢动, 当时觉得真是生不如死。 我们的井区离码头有 30 多公里,船航行需要两个多小时。当有人拍着我的肩膀告诉 我到了时,我抬头一看,船已停靠在由几根橘红色桩腿支撑 着的铁房子跟前。难道这就是我们要在上面工作的海上平台? 带班师傅搀扶着我登上平台,把吐得快虚脱的我安顿在一张 板床上休息。当天夜里,海上的风更大了。听着海浪拍打平 台桩腿的声音, 躺在有些晃动、 感觉随时要倒下去的板床上, 我突然感觉大海是那样的狰狞,自己就像被抛入大海中的一 片树叶, 是那样的渺孝那样的孤立无援, 那一晚我彻夜未眠。 下平台后,当我把海上油田的艰苦环境和矛盾的心情告诉父 母后,他们给

4、我写了封信,其中有一段话深深的刺痛了我, “一个年轻人,这点苦也吃不了,以后还能干什么?家里培 养你不容易,你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国家吗?”单位领导也 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给我讲石油行业的优良传统和老职 工的感人事迹,讲海上油田的美好发展前景,同事们给我讲 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带班师傅也时时处处关心我,使我彷徨 浮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经过三四个月的锻炼, 我逐步适应了海上工作。 11 月的一天晚上,我已经在宿舍睡下了,突然接到单位紧急通知, 海上一口油井出现异常,要我立即参加抢险。我们顶风乘船 赶到现场,经过带班师傅排查,确定是油井井下安全阀泄压 关闭,当务之急是要打开安全阀。 但由于身边没有打

5、压工具, 只好借用邻井的压力,用高压胶管对它进行倒灌,于是我们 四个人开始从船上抬高压胶管,这种胶管有十米长、一吨多 重,要从摇晃不定的船上扛到平台上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时 风越刮越猛,船随着海浪上下窜动,一不留神胶管从我肩上 滑了下来,眼看就要砸到我,在我身后的带班师傅大喊一声 “闪开”,一下子将我推到一旁,胶管的铁头重重地砸在了 他的脚上,他当场痛得抱着脚跌坐在甲板上,豆大的汗珠从 额头上掉下来。后来经医院检查是脚骨骨折。师傅危急关头 舍身保护我的博大胸怀和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和震撼了我, 我内心愧疚极了,暗下决心要深深扎根这片大海,立志要做 一个像他那样的石油人。心境的改变感觉其他一切都变

6、了。 我觉得自己好像不再晕船了, 海上的风变小了, 天空变蓝了, 大海是那样的辽阔,浪花是那样的欢腾,一切都是那样的美 丽。我开始深深地爱上了这片蓝色的海洋,爱上了这里橘红 色的平台,爱上了这份崇高的事业。扎根海上平台,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刻苦学习,不懈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海上石油开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的特点,涉 及到多门学科、多种知识。工作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仅凭自 己从书本上学的那点知识远远不够。为了尽快掌握海洋石油 开发知识,从外行变成内行,我忘掉自己的大学生身份,把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当作老师,把每一件事都当作一次学习机 会,把每一个岗位都看作是一个学习的课堂

7、。先后自学了海 上采油、油气处理、油藏地质、修井作业、发供电等多种知 识,并逐步融会贯通。 1996 年,我被公司选派去担任埕岛中 心二号平台建造监督工作。中心二号整个平台群由动力、生 产、储罐、注水、生活五座子平台组成,仅钢铁就用了上万 吨,国内外各类设备上百台(套) ,油、气、水、电各种管 线电缆上万米,各类图纸资料摞起来有五米多高。第一次负 责监造这种复杂、 大型、综合性的平台群, 其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昼夜不停地审看图纸,协调监督工程施工进度,提出各 种建议意见。工作中我经常怀揣一个小本子,遇到不懂的问 题就及时记录下来,晚上再翻阅相关资料,或者向有关人员 请教;有了新的想法和创意马上

8、记录下来,向乙方单位提出 整改意见;认为关键的参数就把它记录下来,反复演算核对 以确保施工质量。眼睛熬红了,皮肤晒黑了,人也累瘦了, 到平台建造完成时,我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十余本记录本,做 到了对平台现场了如指掌。平台投产后,公司任命我为平台 经理,全面负责中心二号平台工作。平台的投产仅仅是工作的开始,管理好这样庞大的一个 平台系统才是真正的难题。上百台(套)设备随时可能出现 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整个海上生产。 1999 年初, 平台上一台美国索拉公司生产的 3000 千瓦的燃气轮发电机 组出现故障,公司组织有关人员集体会诊,但经过检修和多 次调试后仍然没有解决,只好与厂家联系。得到的答

9、复是: 由于设备保修期已过,仅现场服务费就为每人每天 1000 美 元,但人员要等下个月才能到。 且不说需要花费大量的外汇, 光时间我们就拖不起,每耽误一天就损失 4200 吨原油,近 千万元。为了尽量减少损失,公司领导立即赶往北京与代理 商谈判。 此时我在平台上仍苦苦思索,问题到底出在哪 儿?我带领平台技术员采用排除法,对现场主机、燃料、润 滑、电路等个部分对照资料逐一排查,基本排除了燃料、电 路、控制等系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最后把目标锁定在启动 压力调节阀上。征得公司领导同意后,我决定进行轮机开启 状态下改变调节阀压力范围的尝试。我守在转速达 14000 转 / 分、噪音达 120 分贝的

10、主机旁,每启动一次就记录分析一 次数据,整整两天两夜,高强度的噪音震得我头晕脑胀、胸 闷气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终于选准了 压力范围,顺利启动了发电机组。此时离公司与外方签订合 同只剩下 3 个小时,消息传到北京,领导几乎不敢相信这是 真的。在做好平台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我以身作则,带领职 工开展各种改造革新活动,努力提高平台管理水平。中心二 号平台有两台原油脱水换热器,盘管极易损坏,每年都要更 换一次,花费近百万元,而且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我对此 进行了技术攻关,为了查明原因,我连续一个月对两台换热 器进行跟踪观察,录取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当时正值七 月骄阳似火,平台甲板温

11、度达五六十度,人站在上面就像站 在蒸笼里。经过一个月炼狱般的煎熬,我终于发现是由于原 设计没有考虑原油伴生气的强大脉冲压力,导致换热器盘管 震动、焊点脱落而造成损坏。通过加装缓冲罩,用不锈钢替 代炭钢盘管,优化焊点位置,改进焊接方式,使盘管的抗冲 击性大大增强。经过改造后的两台换热器至今没有出现故障, 每年可节约成本 60 多万元,该项成果还获得发明专利。几 年来我主持开展的攻关项目达 10 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近五百万元。我被聘为胜利油田设备管理专家,获胜利油田 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等 20 余项荣誉称号,并被推荐到中国石 油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工作中要想干

12、出 点成绩,必须甘于吃苦,勇于奉献在海上摸爬滚打这些年的实践使我体验到,没有甘于吃 苦,勇于奉献的精神,是干不好工作,更是做不出成绩的。年1月,渤海海域经历了 20余天达零下20多度的持 续低温天气。一天深夜,平台上给原油加热的热媒炉供气压 力低报警,眼看着设备即将停机,海上的供热系统将无法保 证,原油处理将陷入瘫痪。危急时刻我带领四名职工赶赴现 常发现是由于天然气中含有的水份,因温度低结冰导致供气 管线堵塞。于是立即组织用开水烫管线,但开水倒在管线上 很快就流到了地上,升温效果很不好。情急之下,我把自己 的棉大衣脱下裹住管线,不停地向棉大衣浇开水,同事们看 到这里都不约而同地脱下棉衣裹住管线

13、浇开水解冻。深夜刺 骨的寒风吹得大家浑身直打哆嗦,但谁也没有退却。很快管 线被疏通了,警报也随之解除。等我回到宿舍已经是浑身冰 凉,当晚就发起了高烧。在海上工作, 需要付出和做出牺牲的, 不仅仅是我个人, 还包括我的家人,他们在背后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XX 年 10 月,正值中心二号平台注水系统投产,这是直接关系到海上 油田能否顺利实现注水开发的重大项目。上级领导任命我为 项目组长,全面负责实施该项目。一天我正在现场忙碌,突 然老家打来电话说奶奶病重住院,正在紧急抢救,由于年龄 大、身体虚弱可能挺不过这一关,要我无论如何回去一趟。 我一听泪水就不禁夺眶而出。 小时候, 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 奶

14、奶特别疼爱我,我对奶奶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工作后由于 离家远很少回去看奶奶,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她老人家,怎 么就要离我而去呢?心想无论如何我也得回去见奶奶最后 一面。可是平台注水系统正面临投产的关键时刻,作为组长 的我此时确实离不开。我忍痛割舍了对老人家的挂念之情, 全身心投入到注水系统的投产工作中。半个月后,注水系统 顺利投产,因为工程组织得好,我受到公司的表彰。当我匆 匆下平台赶回家时,奶奶已经去世了。父母告诉我,奶奶临 走前一直在念叨我的名字。跪在奶奶坟前,我嚎啕大哭,悔 恨自责。 自古忠孝难两全, 奶奶的离世给我留下了终生遗憾。提起家庭我同样感到十分愧疚。工作这些年来,我平均 一年有二百

15、多天呆在海上,下平台后还要在单位值班,对家 庭照顾得少之又少。妻子跟我开玩笑说, “你对海上平台的 熟悉程度超过对自己家的熟悉” 。的确如此,家里的东西放 在哪儿,家里缺什么,我的确不知道。但一说起平台上各种 设施的位置、 型号、参数等, 我却了如指掌。 妻子很理解我, 从来不埋怨, 她总是默默地操持着这个家。 1997 年妻子怀孕 后,需要经常去医院作检查,可是自始至终我都没有陪她去 过一次。本来答应生孩子时我一定陪伴在她身边,但由于连 续大风天气,海况恶劣,不能下平台,仍然未能如愿。在儿 子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我连续在海上呆了一个多月,下平 台回家,一进门就想抱着孩子亲近亲近,可他却瞪着眼

16、睛看 着胡子拉碴的我,一个劲地躲,吓得哇哇大哭。到了晚上九 点多,孩子偷偷地问妈妈: “这个叔叔怎么还不走呀?”听 了孩子的话,我为自己没能尽好一个丈夫、父亲的责任而感到愧疚走出校门这十多年来,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我选择了 扎根大海,选择了面对艰苦恶劣的环境,选择了献身祖国的 石油事业。虽然吃了一些苦、受了一些累,对父母、对家庭 也欠了很多。但是,我感到满足,感到欣慰。因为我没有辜 负父母、老师、国家对我的培养。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 经过实践锻炼逐步成长起来,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获得了许多荣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特别是看到胜利 海洋石油开发事业一天天在发展,看到埕岛中心二号平台的 环境一天天在改善,看到平台的管理水平一天天在提高,我 为我是一名胜利海洋石油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虽然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成绩的取得应归功 于各级领导的关怀、同事们的帮助,我只是尽到了一名海洋 石油人应尽的职责。最后,我想引用中国青年上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