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划样本(4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988804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划样本(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划样本(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划样本(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划样本(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划样本(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划样本(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划样本(4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划样本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和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办法,现就我校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计划。一、工作目标: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二、传染病的防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

2、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郡),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校医每天进行巡视;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2、疫情控制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做

3、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3、预防措施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

4、生进行疫苗接种。三、学生常见病防治:按照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对学生常见病进行预防、矫治,有序地进行防治工作,使学生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1、建立和健全学校卫生档案、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健康体检,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卫生保健措施。2、定期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工作,重点要做好学生的视力不良、龋齿、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肠道寄生虫等常见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3、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统计监测覆盖率、患病率、防治人数、防治效果评价等指标。4、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四、预防学生常见病应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和健全学校卫

5、生档案、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健康体检,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卫生保健措施。2、定期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工作,重点要做好学生的视力不良、龋齿、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肠道寄生虫等常见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3、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统计监测覆盖率、患病率、防治人数、防治效果评价等指标。4、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五、预防常见病的具体方法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饮食习惯。其次,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开展免度接种工作,以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其三,学校和卫生部相接合,经常开展对学

6、生的卫生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知道怎样预防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卫生部门要对学校定期进行预防性卫生监测。发现疫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以免疫情扩散。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划样本(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_年的春季学期就到了。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因此细菌、病毒也不例外,它们加速繁殖,再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也使春天成为了一个疾病好发的季节,对我们的小学生来说,春天容易患二大类疾病:一类是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譬如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另一类是过敏性疾病(譬如有寻麻疹,过敏性鼻炎,严重的甚至发生支气管哮喘),所以为了保障师

7、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师生中的发生与流行,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_食品卫生法、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今年我校传染病(常见病)防控工作计划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_领导机构1.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2.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或预案。3.指定疫情报告责任人。4.对全校教师召开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二、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1、充分利用校广播、班会、学生集会、健康教育课、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充分发

8、挥学校优势,引导师生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增强他们的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3、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增强学生自我防病意识。三、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1、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制度,制定规范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预防制度和疫情监测及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具体措施。2.建立晨检午检制度、因病缺课学生追踪随访制度、消毒制度(定期对学生生活学习场所和学前班玩具用品进行消毒处理及厕所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并按时完整填写上面各种

9、制度。3、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督,制定完善的卫生制度。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每日专人负责检查教室和环境的卫生,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文明班量化考核中去,以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抗病能力。4、加强饮水饮食的安全卫生监督。5、加强校园消毒和教室的通风换气管理。每班定期领取84消毒液,每天都要対教室和课桌椅及走廊进行消毒。建立专人负责制,做好校园消毒和各班教室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工作,以保证学习场所空气清洁、流通。6、加强我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切实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每日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做

10、好晨检午检及因病缺课登记追查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在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的同时,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区疾控中心进行报告。7、认真做好新生入学及转入新生的卡证查验工作,做好新生的预防接种工作,为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提供科学参考。8、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常见传染病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各种传染病传入我校。四、扎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防治学生常见病积极_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各种常见病的发生和预防知识,不断纠正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采取合理膳食、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有效预防学校常见病的发生和发展。.3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

11、划样本(三)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的规定“学校应当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肠道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正工作。”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条件的变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成年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状的疾病,应在少年时期及早防治。我校为认真做好学生常见病积极开展防治工作,控制和降低患病率,特制定了针对以上常见病防治计划。一、学生营养不良防治计划1、背景各种营养素的缺乏均会导致营养不良。其中以蛋白质-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以下简称营养不良)为最

12、主要表现为低体重。我国学生中出现的营养不良以轻型为主。导致学生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为缺乏有关的营养知识,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及过度节食引起。2、目标根据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要求,营养不良患病率要求控制在_%以下。3、措施以宣传、普及营养知识为主要手段,采用群体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生的不良的饮食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1)健康教育将合理营养的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对象包括家长、老师和学生。(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挑食、偏食、吃零食及过度节食的不良习惯,培养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定期进行学生常见疾病情况调查,积极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及消化道疾病,并

13、配合营养疗法,纠正营养不良。(3)防治指导:每年进行一次营养不良监测,掌握营养不良发病率。定期查治患病学生,观察疗效。二、学生贫血综合防治计划1、背景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学生的常见病。导致学生缺铁性贫血高发的原因很多,除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的膳食中植物性铁摄入占_%-_%,而人体对植物性铁的吸收率较低,且维生素C的缺乏也会影响植物性铁的吸收。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偏食、挑食等不良行为,因此使学生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2、目标根据全国学生贫血综合防治方案要求,学生贫血患病率应控制在_%以下。3、措施普及营养

14、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学生的贫血状况。(1)健康教育将有关贫血的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针对学生进行宣传、指导。在现有饮食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平衡膳食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定时定量进餐,不以糕点等零食代替正餐。(2)查找病因应首先查清造成学生贫血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病因。如重视学生慢性胃肠道疾病的防治。(3)合理安排膳食:在选用食物品种方面,不仅要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还应考虑铁的吸收率问题,各种食物的含铁量不同,铁的吸收率也不同,一般肉、鱼、肝等动物性食品含铁量较高,植物性食品中大豆制品含铁量也较高,蛋类的铁

15、吸收率稍低,但因其含铁量丰富(每百克蛋黄含铁7mg),因此仍是供铁的重要来源。蔬菜的铁吸收率则较低,但其含维生素C相对较多,应与动物性食品同时摄取。合理利用铁强化食品。(4)防治指导:轻度贫血的学生以膳食调整为主,血红蛋白在10-11g/dl的学生,以改善膳食为主,辅以维生素C、铁剂等药物治疗。对于中度贫血以上的学生以药物治疗为主,血红蛋白在10g/dl以下的学生,学校应建议其去医院诊治,并重点观察。三、学生龋病与牙周疾病综合防治计划1、背景龋病、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学生牙龈炎患病率随年龄逐渐升高,11-_岁时逐渐成为重要问题。龋齿的病因主要是由细菌、食物和宿主三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龋齿的发生发展相当缓慢,必须有充分的作用时间才能完成龋病的形成过程,牙菌斑是牙龈炎发生的主要原因。2、目标根据全国学生龋病与牙周疾病综合防治方案要求,牙龈炎患病率控制在_%以下;恒牙龋患率控制在_%以下;龋齿充填率_%以上。3、措施针对龋齿及牙龈炎发生的诸多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1)健康教育。将学生口腔保健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向学生传授龋病牙周疾病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采取干预措施,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