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医学院 生理学 问答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986570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华大学医学院 生理学 问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华大学医学院 生理学 问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华大学医学院 生理学 问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华大学医学院 生理学 问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华大学医学院 生理学 问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华大学医学院 生理学 问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华大学医学院 生理学 问答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理问答题:1内环境的理化因素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维持内环境稳态有什么意义? 答:内环境理化因素主要包括细胞外液中各种营养物质(如各种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各种无机离子的种类和浓度,葡萄糖、脂肪酸的浓度,氧分压的高低,等等)各种代谢产物(如C02、H+、尿互、尿酸、 肌酸、肌酐、NH3、胆红素的浓度,等等)、体液的总量、渗透压、pH值、温度、各 种激素的种类和 浓度,等等。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是: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只有细胞外液中各种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维持相对恒定,组织细胞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2试用反馈控制原理叙述在高、低温环境条件下,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 答:人在高温及低温环

2、境中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就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例如,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时(如38C的气温环境),这时,由于气温高于皮肤温度,人体的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都不能 进行,出现散热障碍,甚至机体可从周围的高温物体接受热量,从而使体温升高。环境高温对温度感受器的刺激以及体温升高对体内温度感受器的刺激,使热觉感受器兴奋,将炎热信息反 馈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在对返回信息进行分析后,发出传出指令,增加散热:1、皮 肤血管舒张,提高皮肤温度;2、汗腺分泌增加,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以带走体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 对恒定。若人体在衣着很少的情况下进入低温(如10C的气温环境)此时,体热发散很快,会

3、使体温有下降趋势, 低温对体表温度感受器的刺激以及体温下降对体内温度感受器的刺激,使新华通讯社觉感受器兴奋,将 寒冷信息反馈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在对返回信息进行分析后,发出传出指令;1、增 加发热(如交感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生物氧化过程加强,肌紧张增加,寒颤等);2 减少散热(皮 肤血管收缩,降低皮肤温度,汗腺分泌停止)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3跨膜物质转有哪几种主要形式?各主要转运哪些物质? 答:跨膜物质转运有四种主要形式,即单纯扩散,易化扩散、泵转运(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单纯扩散主要转运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o2、CO2类固醇激素、脂溶性维生素等。 易化扩散包括通道扩散和载体扩

4、散,主要转运于不溶于脂质或难溶于脂质的小分子物质,如各种无机离子 气0、葡萄糖、各种氨基酸及各种水溶性代谢终产物等。泵转运主要是逆电-化学势转运各种无机离子。 入胞和出胞过程主要转运大分子(如蛋白质等)和物质团块(如细菌、病毒、自身衰老破损组织碎片等)。4何谓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的机制?答:在RP的基础上,膜两侧电位的一次快速可逆的倒转称为AP。 或在静息电位(内负外正)的基础上,膜两侧电位很快变成内正外负,再很快恢复成内负正的电位变 化过程称为 AP。AP的产生通常是RP的基础上,细胞受到某种刺激(如化学刺激、电刺激等)使跨膜电侠差变小,即 去极化,当这种去极化达到一定程度(即阈电位)时,就

5、可导致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式离子通道突然大 量开放,Na+AK Ca2+在细胞内外浓度差及内负外正的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快速内流,使细胞内阳离 子急剧增多,细胞内外的电位从原来的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即倒极化),从而形成AP曲线的上升 支。跨膜电位的这种变化(倒极化)使电压门控式Na+或 Ca2+通道很快失活,并使电压门控式K+通道 开放,细胞内的K+在浓度差和内正外负的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快速外流,使细胞内阳离子急剧减少, 细胞内电位急剧下降,向原来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恢复,从而形成AP曲线的下降支。5试述在一次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答:答:在细胞产生一次 AP 的过程中,细胞

6、的兴奋性发生一系列周期性的变化,以心室肌细胞为例,在从APO期去极化到复极达一55mV的这一段 时间内,其兴奋性为零,表现为对任何强大的刺激都没有反应,因而将这一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在 复极化达一55mV一60mV的这一段时间内,细胞的兴奋性开始有所恢复,兴奋性0,但远远低于正 常,表现为足够费大的阈上刺激可使细胞产生局部去极化,但不能产生AP,这一段时期称为局部反应 期。在复极化达一60mV80mV的这一段时间内,细胞的兴奋性逐步恢复,但兴奋性仍低于正常,表 现为阈刺激不能使细胞产生AP,而足够大的阈上刺激可使细胞产生AP,这一段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在复极化80mV9-0mV的这一段时间

7、内,细胞的兴奋性可高于正常,表现为不仅阈刺激可使细胞产 生AP,比阈刺激略小的阈下刺激也可使细胞产生AP,故称这一段时期称为超常期。在复极化达一90mV (静息电位)后的一段时间内,若细胞超极化(正后电位)细胞的兴奋性又低于正常,表现为在这一段 时期内,阈刺激又不能使细胞产生AP,而必须用阈上刺激才能使细胞产生AP,故将这一时期称为低 常期。 一般认为心肌细胞没有明显的低常期,其它细胞可有低常期。低常期过后,细胞的兴奋性才完 全恢复正常。6简述神经-骨骼股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答:当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原兴奋时-AP沿轴突触传向轴突末梢一AP传来时引起的跨膜电位的变化导 致轴突触上电压门控式C

8、a2+通道开放一Ca2+内流一Ca2+的内流通过某种机制促使乙酰胆碱囊泡向接 头前膜的内侧面移动一出胞(200300 个囊泡),约 1 千万个乙酰胆碱分子)一乙酰胆碱分子进入接头 间隙一扩散一与接头后膜上的乙酰胆碱门控式通道蛋白分子上的a亚单位(即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一乙 酰胆碱门控式通道开放一Na+内流,K+外流,但Na+内流K+外流一接头后膜局部去极化(终板电位) 一电紧张性扩布一使与接头后膜邻近的一般股细胞膜去极化一达阈电位一一般肌细胞膜上的电压依从 性Na+通道开放一Na+大量快速内流一肌细胞产生AP。从而完成神经骨骼肌接头的一次兴奋传递。7何谓前负荷和后负荷?简述其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9、答:在肌肉收缩之前就作用于肌肉的负荷,称为前负荷。在肌肉开始收缩以后才遇到负荷称为后负荷。 前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表现为:前负荷过大或过小,都使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张力下降;而在肌 肉处于某一适宜前负荷时,肌肉收缩能产生的张力达最大值,这时的前负荷就是最适前的负荷。肌肉的 最适前负荷条件下收缩,可以产生最好的收缩效果;1、等长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张力最大;2、等张收缩 时,对应每一具体的后负荷,其缩短速度最快,缩短的程度最大,作动最多。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表现为: 1、后负茶是肌肉缩短的阻力。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后负荷愈大,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也愈大。 但后负荷愈大,缩短则开始得愈晚,缩短的初

10、速度愈小,缩短的总长度愈短,根据:2、功=力乂距离, 可知:肌肉在某一适宜的、中等程度后负荷条件下收缩,作功最多。8、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什么决定的?它们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答: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浓度(主要是白蛋白)决定的,它对于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 作用;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电解质),它对于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 衡极为重要。 4、9、血液有哪些基本功能?答:2、血液的基本功能有:1、运输功能;2、缓冲pH值变化;3、提供反馈信息,参与机体生理功能调 节; 4、防御和保护功能; 5、止血功能; 6、调节体温的功能。10、简述小务管损伤后

11、的止血过程?答: 3、小血管损伤后,所经历的止血过程首先是受损的小血管立即收缩,封闭;随后血小板粘附,聚集 于损伤暴露的血管内皮下成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子,达到初步止血;最后,血浆凝血因子被激 活,促发凝血过程,形成血凝块,加固止血。11、试述纤溶的基本过程和生理意义? 答:纤溶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1)纤溶酶原的 激活:纤溶酶原可能在肝、骨髓、嗜酸性料细胞与肾组织中合成。纤溶酶原在激活物的作用下,脱下一 段肽链成为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主要有三类;A、血管激活物;B、组织激活物(如肾合成与分泌 的尿激酶);C依赖于因子刈的激活物,如前激

12、肽释放酶被刈激活后,所生成的激肽释放酶即可激活纤 溶酶原。(2)纤维蛋白的降解:纤溶酶是蛋白酶。它可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肽链上各部位的赖氨 酸一精氨酸键,使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被分割成很多可溶性的小肽,总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血液中还存在纤溶的抑制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激活物的抑制物,如血浆中的a 2巨球蛋白,它对 尿激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另一类是纤溶酶的抑制物,主要是抗纤溶酶。在政党生理情况下纤溶系统与 血凝系统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关系,如内源性凝血过程发动之后可形成少量纤维蛋白。但该过程中活 化的因子XH(XHa)又可激活纤溶酶原使之生成纤溶酶,纤溶酶又可使已经生成的纤维蛋

13、白生成降解产 物,从而使刚刚形成的凝血块液化。因此,纤溶系统对保持血管内的血液处于液体状态有重要作用。12、为什么输血时要做交叉配血试验?答:输血时不仅要鉴定ABO血型和Rh血型,还要将献血者红细 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受血者的红细胞与献血者的血清混合,分别观察有无凝集瓜。前者叫交叉配血 试验的主侧(也称直接配血),后者叫交叉配血试验的次则(也称间接配间),只有主侧和欠侧均无凝集, 称为“配血相合”,对能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进行输 血;如果主侧不发生凝集,而次侧凝集,可认为配血基本相合,但输血时要特别谨慎,不宜输血过多过 快,并密切注意有无输血反应。

14、输血前要做交叉配血试验的理由: 1、人类的血型非常复杂,严格地说,各种血型完全相同的人是难 以找到的,因为ABO血型还可以区分为很多血型,有舛、A2,A1B和A2B亚型等。所以即使在同型 者之间进行输血,也不一定安全,也要作交叉配血试验。2、由于Rh因子的存在,当Rh阴性者接受了 Rh阳性者的血后,血浆中将产生抗Rh凝集素,当再次接受含Rh因子的血液时,就有可能发生凝集反 应。所以,给患者重复输血时,即使是输入同一献血者的血,也应重新做交叉配血试验; 3、由于技术 上的差错,偶尔可能将受血者与献血者的血型查错。13、试述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答:红细胞平均寿命是120天,每天均有0.8%的红细胞

15、更新,故每时每刻都有红细胞的生成。当机体需要增多时,如失血或某些疾病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时,红细胞生成增多,红细胞生成过程是:干细胞一爆 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 E)-红系前体细胞。BFUE的生长依 赖于爆式促进因子(BPA),BAP是一类分子量为2500040000的糖蛋白,以BFUE为靶细胞,促进 BFUE主要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调节。EPO是一种糖蛋白,当机体氧分压降低时可刺激肾 脏O2感受器,激发EPO生成细胞生成EPO增多,EPO促进红系祖细胞向前体细胞分化,加速前体细 胞增殖,使骨髓中能合成血红蛋白的幼红细胞增加,网织红细胞加速从骨髓释放。另

16、外其它激素,包括 雄激素、甲状腺素和生成素可增强 EPO 的作用。雌激素则抑制红细胞的生成。14、试述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答: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要完成一次射血和充盈过程。血液是怎样由心室射入动脉,血液又是如何从静脉回流到心室的呢?在这两个过程中伴随着心房、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心房、心室、主动脉内压力 的升高与降低;房室瓣、半月瓣的开放与关闭;血液的射出与回流等四个方面的变化。基本过程是:心 室收缩f室内压f心房内压f房室瓣关闭f心室继续收缩f室内压进f步升高,超过主(肺)动脉压 f半月瓣开放f血液射出。心室舒张f室内压(V主(肺)动脉内压f动脉内压f半月瓣关闭f心室继 续舒张f室内压进一步降低低于放内压f房室瓣开放f血液注入心室。15、何谓心输出量?影响心输邮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为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