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98464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303 大小:5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03页
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03页
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03页
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03页
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3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第一部分核心讲义第一章商品流通理论第一节商品流通概述一、商品流通及其作用1商品流通的概念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它与生产过程一起共同构成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的有机整体,并保证其连续进行和正常循环。2商品流通的过程现代流通经济运行过程的客观要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流分立与一体化(1)商流过程通过购销(交换)取得商品所有权,这个过程是商流过程。(2)物流过程在商流过程之后,发生的是商品实物流转的过程,即从包装开始,通过装卸、运输、贮存、保管等过程将商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3)信息流过程与商流过程和物流过程相伴发生的

2、还有与之相关的流通信息活动,即流通信息的产生、加工、传递、贮存等信息活动,这称之为信息流过程,包括商流信息过程和物流信息过程。流通过程实质上是商流过程、物流过程和信息流过程的分立与统一。【例题1.1】在流通过程中,商品实物流转过程属于()。20物流过程 B商流过程 C信息流过程 D资金流过程【答案】A【解析】现代流通经济运行过程是商物、物流、信息流的三流分立与一体化。其中,商流过程即通过购销(交换)取得商品所有权的过程;物流过程是指商品实物流转的过程,即从包装开始,通过装卸、运输、贮存、保管等活动,将商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信息流过程是指流通信息的产生、加工、传递、贮存等信息活动。3商品流通作用

3、商品流通功能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生产过程起反作用”的方面,也表现在“流通在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会对生产过程起决定性作用”,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社会再生产的速度、比例、结构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调节作用。(1)制约生产流通与生产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过来又会影响和制约生产。生产决定流通。生产的社会分工是交换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流通的性质,生产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交换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流通的深度和广度。流通对生产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流通对生产的这种重要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流通对社会生产中分工协作关系的维持上。【例题1.2】在社

4、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惟一途径是()。20商品生产 B商品流通 C商品分类 D商品加工【答案】B【解析】商品流通过程是价值运动和使用价值运动的统一,经过流通过程,商品实现了价值和使用价值,而这种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是不间断进行的,也是在动态中实现的,同时,价值的补偿和使用价值的更替都是统一于流通过程之中的,互相联系,不可分离。(2)实现分配流通对分配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分配的实现有赖于流通。所有者从分配中获得的特定产品,有时并不能直接成为满足其自身消费需要的有用商品,而要想使自己获得的产品变成可以满足消费需要的商品,其间必须经历一个商品与商品、商品与货币的转

5、换过程,即商品流通过程。流通的方式、规模和结构对分配的方式、数量及结构具有影响作用。流通能对分配结构产生调节作用。尽管分配和交换都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介,但二者的出发点和运行原则却是不相同的。(3)实现消费流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作为单个再生产的最终环节,消费是生产、分配和流通各环节的目标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消费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运行的一个最终目标,是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但是,在商品货币条件下,社会分工者要想使其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唯一的途径只能是经过交换而形成的商品流通,依靠流通的媒介作用。【例题1.3】商品流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2制约生产B实现分配C创

6、造福利D实现消费E均衡信息【答案】ABD【解析】商品流通的作用包括:制约生产,表现为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过来又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实现分配,表现在分配的实现有赖于流通、流通的方式、规模和结构对分配的方式、数量及结构具有影响作用、流通能对分配结构产生调节作用;实现消费,表现为流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和流通能扩大消费的规模。二、商品流通运行要素1商流(1)商流的概念商流是指商品由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过程中的商品社会实体的运动,表现为商品与其等价物的交换和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运动。商流活动包括购、销等商品交易活动以及商品信息活动。通过商流活动可以克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创造商品的所有权效用。(2)

7、商流过程商流过程即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或者说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从微观经济过程来看,商流在GW(货币商品)和WG(商品货币)的转化过程中实现商品的价值。从宏观经济过程来看,商流过程主要是完成流通过程最核心的内容买卖活动,也即供求关系的实现,进而与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之间从动态上和流量上发生相应的联系。【例题1.4】商流的过程,就是()。A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 B创造空间和时间价值的过程C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 D创造商品所有权效用的过程E完成流通过程中的买卖活动【答案】ACDE【解析】商流过程即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或者说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从微观经济过程来看,商流在GW(货币商品)

8、和WG(商品货币)的转化过程中实现商品的价值;从宏观经济过程来看,商流过程主要是完成流通过程最核心的内容买卖活动,也即供求关系的实现,进而与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之间从动态上和流量上发生相应的联系。通过商流活动可以克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创造商品的所有权效用。B项属于物流的过程。(3)商流的功能实现商品价值的功能即商流过程把商品的所有权由生产者转移给消费者,实现商品的价值。生产先导的功能GW的转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和持续运转的重要前提,没有这个环节的商流过程,生产中的人和物的因素就不可能实现其有机结合而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商流的顺畅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及市场供求平衡状

9、况,它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相互选择的机会,也能引导生产者根据社会需要来安排生产,促使生产者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同时,由于交易主体具有强烈的利益动机,必然使资金或资源流向效益高的部门或单位,这又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在总体规模、结构等方面与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相适应,进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例题1.5】商流可以实现商品价值,创造商品的()效用。2时间 B空间C所有权D使用权【答案】C【解析】商流具有实现商品价值的功能,即商流过程把商品的所有权由生产者转移给消费者,实现商品的价值。(4)商流费用市场分析费用指收集有关价格分布、商品质量、劳动投入和调查分析市场需求的费用,这种费用用来寻找

10、潜在的买者或卖者,使供给满足需求的费用。商品调整费用商品调整的内容是市场分析的继续,是交易前期的准备活动。谈判签订契约费用为签订契约进行的谈判和签约所支出的费用。履行契约的费用即使契约得以履行,监督契约签订者遵守契约条款,维护契约的费用。商流费用是商品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它不包括使用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使用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是物流费用。商流费用与物流费用的总和构成流通费用。【例题1.6】在一般情形下,市场规模与商流费用之间的关系是()。A市场规模越大,单位商品所承担的商流费用越大B市场规模越大,单位商品所承担的商流费用越小C市场规模越大,单位商品所承担的商流费用不变D市场规模越大,单位商品所承

11、担的商流费用越不确定【答案】B【解析】商流费用包括市场分析费用、商品调整费用、谈判签订契约费用和履行契约的费用。交易费用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规则的完善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有直接关系。市场规模越大、市场规则越完善,社会信息化程度越高,单位商品所承担的交易费用就越低。2物流(1)物流的概念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实体性)流动,是创造物质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的经济活动。物流也可以理解为是由一系列基本职能活动有机协调所构成的一个系统,这些活动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2)物流的分类不同作用的物流按照物流的不同作用划分,可以分为供应物流、销

12、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a供应物流指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是发生在物资的生产者或持有者与需求者或使用者之间的物流活动。B销售物流指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出售商品的物流过程,是发生在物资生产者或持有者与用户或消费者之间的物流活动。C生产物流指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为止的整个过程中的物流活动,它是制造产品的生产企业所特有的,是与生产流程同步的。D回收物流指对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再利用的物流活动。e废弃物物流指对生产或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最后处置的物流活动,这一过程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例题1.7】下列物流分类中,

13、属于制造企业所特有的物流活动是()。20供应物流B回收物流C生产物流D销售物流【答案】C【解析】生产物流是指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为止的整个过程中的物流活动,它是制造产品的生产企业所特有的,是与生产流程同步的。不同空间范围的物流按照物流活动的不同空间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地区物流有不同的划分原则。可以按行政区域划分,如我国的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还可以按经济圈划分,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经济区等。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相对应,物流活动发生的区域在一国行政区域内,这是国内物流;而如果物流活动发生的区域跨越了国家之间,则属于国际物流,它

14、一般是伴随着国际贸易活动而发生的。不同性质的物流按照物流系统的不同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a社会物流属于宏观物流的范畴,主要关注服务于社会、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体系结构。社会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承担的。B行业物流是指不同特性的行业及其产品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如医药物流、图书物流、建材物流、钢材物流等。C企业物流属于微观物流的范畴,是指企业这一特定社会主体的物流活动,包括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例题1.8】将物流划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的依据是()。20物流的不同作用 B物流系统的不同性质C物流活动的不同空间 D物流活动的不同阶段【答案】A【解析】物流的分类包括:按照物流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按照物流活动的不同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