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983389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力障碍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智力障碍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智力障碍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力障碍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力障碍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力障碍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智力障碍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 弱智儿童就是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或在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的儿童。他们一般有如下一些心理特点: 知觉方面:知觉速度缓慢,知觉范围狭窄,知觉内容笼统而不精确。整个知觉显得较正常儿童明显迟钝。 记忆方面:再现中会发生大量歪曲和错误,支离破碎,缺乏逻辑、意义和联系;识记速度缓慢,记忆保持差;记忆表象贫乏、缺乏分化,不稳定。 言语方面:言语出现迟,发展缓慢;词汇量小,缺乏连贯性;词义含糊,不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词不达意。 思维方面:判断力差,不能完整地认知客体,缺乏概括能力;难以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特别难以理解抽象概念;分析

2、能力差,考虑问题不合逻辑;数的概念掌握困难,简单的计算亦难完成。 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差,难于分配注意。 个性方面:情绪紧张、压抑,消极沮丧或喜笑失度;对人多怀有敌意。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做事难以坚持到底。性格极其孤僻。 从上述说明可见,弱智儿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过程水平低下,而是整个心理活动各方面的水平都很低下。 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指由于大脑控制失调,引起的身体运动困难、体位困难、视力听力困难、交流学习困难。 小儿脑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小儿脑瘫是由于出生前、出生后或婴儿期,控制运动的部分脑组织受到损害,导致肌肉控制失调引起的身体运动困难和体位困难。小儿脑瘫一经医疗机构诊断确定

3、以后,就应及早开展康复训练。 首先是正确的抱姿,即将小儿双腿骑跨在康复人员的腰间。为了加强小儿头的控制,可使其俯卧位双手支撑抬头、抬胸或仰卧时双上肢伸展,将其缓慢自仰卧拉至坐位。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发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的稳定性。 对不会翻身的小儿,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小儿需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成90。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小儿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发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小儿足底,辅助其前

4、行。 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小儿,训练者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有的小儿双手握拳,不会抓物,训练者要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它手指就容易伸开了。 在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语言训练。以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力争其模仿训练者的发声、发音。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及时纠正异常的发音。对于四肢肌肉张力明显增高或四肢不自主的运动妨碍了患儿的活动时,可考虑使用解痉或控制徐动的药物,如:安定、力奥来素、安坦、美多巴等。 中医按摩可

5、减低痉挛肌肉的张力,扩大四肢关节活动范围;针灸可采取头针在运动、语言区,以改善该区功能。 自闭儿童常见症状 1.人际关系障碍 没有依恋行为,不理人、不粘人,不会像一般孩子一样缠着大人不放。 2.沟通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除了不会说话,还有咬字不清、说话语速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等表现。 非语言沟通障碍。不用眼神传递信息和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人交流。 3.刻板行为 对人和物有固定反应。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 自我刺激。很多患孤独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用手摸嘴唇、耳朵或其他身体部位,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转圈等。 4.对外界反应异常 反应过弱。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若无其事的样子,好像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反应过强。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改变,以及一般人不以为然的小刺激,他们却有很强烈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