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六副导学案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983380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联六副导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联六副导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联六副导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联六副导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联六副导学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庄中学七 年级 语文 导学案编制杨琼朱华飞马玲刘联社审核夏一倩审批许一波课题对联六副 使用时间编号2班级姓名组别等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了解关于对联的一些常识,学会创作对联。过程与方法: 熟读、背诵,在老师引导下了解对联的含义以及对联再现的历史场景,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岳飞、林则徐、方志敏的英雄事迹,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道德情操。学习重点1、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2、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趣”为先。学习难点1对对联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2学会欣赏对联的方法。

2、学 案导 案一【依案自学 自主探究】1联该怎样来对?2欣赏对联的方法有哪些?3有一个秀才,家对面住着一户财主,财主家有一片很大的竹园,秀才据此写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财主想捉弄秀才,就命人将竹子砍了。秀才不慌不忙,在上下联的末尾各添了一个字,就成了一副新对联: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火了,叫人把竹子连根拔了。秀才还是在联尾添了一个字,又成了一副好对联。你们猜猜他又添了哪两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二【集中问题 进行点评】三.【分组合作 讨论释疑】、1方志敏是谁啊?将这样的一副对联挂在卧室里,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扬州人,

3、对史公祠应该很熟悉,在史公祠里面的一副很有名的对联 ,我们一起来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联中以点点梅花喻泪,以皎皎明月比心,情景交融,亡国之音,催人泪下。可以说联中之字,动一处则全联失色。“梅花”、“明月”两个具体意向,用在这里,十分贴切、含蓄。梅花就如同眼泪,点点滴滴,梅花又是高洁之物,同时也暗点了史公所牺牲的梅花岭地区。“二分明月”,乃是从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所化,这里即指史公祠的地理位置。 3、对联除了以上学习的这些具有深刻的艺术性、丰富的内涵,还有一些富有趣味性,大家看文中的哪一则最富有趣味性?“山海关孟姜女庙联”从形式上看有什么特点?。4有户人家门上贴了这副对联

4、: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请问怎么读啊?友情提示:这是一家长豆芽的人家5、赵本山、范伟在春节晚会的小品功夫里面有这样的对联 “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啊,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四【学生展示 总结归纳】五【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之所以产生对联,主要是因为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一字一音,一字一溢,便于组成两两相对,整齐优美的句子,而其他一些拼音文字,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中华民族的这一特有的文学样式而感到自豪?1在扬州大明寺的弥勒佛旁有一副很有趣的对联,上联是“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有哪位同学能对得出它的下联?2、背诵默写3、搜集对联五副4、自创对联一副1复习与巩固2结合方志敏同志的英勇事迹讲解课文,重点把握其中体现的革命情怀和高尚情操。卧室托物言志,表现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为革命事业顽强斗争的精神与坚贞的情操。3赏析一则名联史可法是明朝没期著名抗清将领面对清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不屈不挠最终英勇就义人们敬佩他为他建造了祠堂即史公祠4赏析孟姜女庙联许多字是一样的,因为同字不同音而广为流传借山海关居高临下之势,写海阔天空、碧水白云之壮丽景色,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的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5联想迁移6作业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