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二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978133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二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一、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增强不少,对音乐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基本上能不喊唱,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唱而且认识到了气息的作用,演唱时也能满怀感情地歌唱。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

2、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八六拍子及其强弱规律和指挥图式、认识变拍子、倚音下滑音。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学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格里格、肖邦、黄自。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

3、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八课,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教学进度表:第一课:朝夕第一课时:唱清晨、

4、听晨景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第二课:农家乐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第二课时:唱赶圩回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第三课:足迹第一课时:听红星歌、唱雨花石第二课时:听红梅赞、歌唱二小防牛郎第三课时:唱我怎样长大、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第四课:可爱的家第一课时: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听天黑黑第二课时:听可爱的家、回家、竖笛吹奏第三课时:唱牧场上的家、复习本单元内容第五课:故乡第一课时: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变奏创作练习第二课时:唱故乡的小路、听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第三课时: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第六课

5、:欢乐的少年第一课时:唱雏鹰之歌、竖笛吹奏训练第二课时:唱叮铃铃、听可喜的一天第三课时:听罗马的松树、本单元复习第七课:雨花第一课时:唱踩雨、听踩雨第二课时:听雨滴、唱雨中第三课时:听暴风雨;创作“雨”的命题音乐第八课:冬雪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二)一、学情分析:本校小学五年级共四个班,本人担任五1、2、3班教学任务,五年级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有了一定的基础,基本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能正确评价自己及他人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在主动参与体育游戏与活动。五1、3班学生运动能力较平均

6、,五2班学生相对其他_个班级体育素质比较好,但存在着男、女的差异比较大,所以,本学期将因材施教,提高兴趣,发现体育人才,重点抓广播操质量和课堂纪律,强化课堂常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材分析: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基本体操、小球类、技巧、游戏、地域性体育项目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等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教学总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养成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

7、育活动的浓厚的兴趣,体验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各项体育活动内容,获得一些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和体验运动的技术与技能,学习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3.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关注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引导学生学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的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养成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

8、。5.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等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四、教学要求:每堂课教学,都应把学生的运动实践活动作为实现综合目标的载体,教学中要关注四个学习领域目标的达成。教材的设计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参与活动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上。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在“趣”上做文章,发展学生体育基本活动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应体现在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上学习,给学生留与充足的自主支配、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不仅学会动作方法与技能这一结果,也要掌握获地结果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上时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各种差异性适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