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宽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975575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学会宽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学生学会宽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学生学会宽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学生学会宽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学会宽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学会宽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学会宽容五里铺小学 张春红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备受关注的环境里,由于家长的过分娇宠和溺爱,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认为家长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二是学校教育的偏差。多年来,学校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不够,忽视宽容精神的培养。三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想沉渣泛起,同时也侵蚀着学生的心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成长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学校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宽容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有利于和谐师

2、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一、在学校德育中要强调宽容教育 学校要把宽容教育列入到德育工作计划中,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要加强宣传,通过黑板报、橱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宣传宽容与做人、宽容与处事、宽容与成才的关系;要加强道德实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加强宽容教育:一是开展以班级和寝室等为单位的友好竞赛和评比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为集体承担一定的责任,为集体付出一定的努力,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会相互协助、团结合作,体会集体的精神和力量,感受团结协助的基础是宽容;二是经常有意识地开展同学间的互助活动,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就能够使受帮助的同学感

3、受到同学的温暖,使帮助者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心灵的快慰。不仅如此,在互助的过程中,学生还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从而使学生走出个人狭小的圈子,逐步改变自我中心主义,变得心中有同学,心中有他人;三是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服务活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培养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改变学生自私自利的倾向。 二、在教学行为中要体现宽容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一个善于宽容他人的教师,其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材。在工作中,教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如果味地批评和冷嘲热讽,势必造成师生的对立,致使学生自暴自弃、脱离集体、疏远同学,助长他们的狭隘心理的滋长。因此教师应有深厚的涵养,对

4、于问题学生要真诚地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多一些善意的点拨和鼓励,使学生在宽容中自省自悟,改正错误,体会自尊。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宽容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时机,将宽容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和包容一切的气度。首先,任何学科都有德育的功能,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宽容教育。一次,西安市名优教师宋伟依到我校上公开课,由于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学生的情况都不熟悉。一次,宋老师提问,全班哑雀无声,只有一名学生举手。何老师不假思索地叫了他,谁知他站起来竟不会回答,宋老师很快调整了心

5、态,微笑着对他说:“谢谢你有勇气举手,今天我们学的是新知识,你暂时还不会,没关系的,老师相信你能够学好的!”在随后的课堂检测中,这名学生竟然还得了高分。课后,我告诉宋老师,刚才举手的是一名差生。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老师在听课后感慨地说:“我教书教了这么多年,脾气一年比一年暴躁,认为学生一代不如一代,很简单的题目都会做错。原先以为只有批评、训斥才能使他们有所触动,今天听了宋老师的课,我确实该反思了。” 四、在教学实践中要落实宽容教育 学校要把教育教学的目标从应试教育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转到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改善因过重心理

6、压力和竞争压力而形成的紧张的同学关系。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要信任学生,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间关系,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自觉矫正不良倾向。一次,我校的一个家长向班主任老师报告,说他的孩子新买的球拍被偷了,要求老师在班级里好好查一查,把小偷揪出来,好好教育教育。这位老师听了并没有立即展开调查,而是请同学们讨论该如何找这副球拍,结果有个学生说应该把全班同学的书包、抽屉都搜一遍。对此,同学们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此时老师及时引导,让同学们开个辩论会,结果通过辩论,师生一致认为还是不搜的好,说那个拿了球拍的同学一定是另有苦衷,自己一定会把球拍还回来的,果然第二天球拍真的回来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与宽容保护了那个拿球拍孩子的自尊心,也拯救了孩子的心灵。此外,学校应加强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与家长交流宽容教育的经验,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宽容就这样走近了学生!2014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