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课后题补充答案完整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97543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课后题补充答案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遗传课后题补充答案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遗传课后题补充答案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遗传课后题补充答案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遗传课后题补充答案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课后题补充答案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课后题补充答案完整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庆昌版遗传学答案补充生科1301荣誉出品主编侯帅兵李泽光参编李泽光岳巍刘新露徐泽千宋新宇侯帅兵(排名不分先后)主审刘洋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1. 怎样证明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可设计两种实验进行直接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1) 肺炎双球菌定向转化试验:有毒$111型(65C杀死)一小鼠成活一无细菌无毒RII型一小鼠成活一重现RII型有毒SIII型一小鼠死亡一重现SIII型RII型有毒SIII型(65C) 小鼠一死 亡一重现SIII型 将IIIS型细菌的DNA提取物与IIR型细菌混合在一起,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也成功地使少数IIR 型细菌定

2、向转化为IIIS型细菌。该提取物不受蛋白酶、多糖酶和核糖核酸酶的影响,而只能为DNA酶所破坏。所 以可确认导致转化的物质是DNA。(2) 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试验T2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内,不仅能够利用大肠杆菌合成DNA的材料来复制自己的DNA,而且能够利用大肠 肝菌合成蛋白质的材料,来合成其蛋白质外壳和尾部,因而形成完整的新生的噬菌体。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 体的DNA与蛋白质。因为P是DNA的组分,但不见于蛋白质;而S是蛋白质的组分,但不见于DNA。然后用标记的 T2噬菌体(32P或35S)分别感染大肠杆菌,经10分钟后,用搅拌器甩掉附着于细胞外面的噬菌体外壳。发现在第一 种情况

3、下,基本上全部放射活性见于细菌内而不被甩掉并可传递给子代。在第二种情况下,放射性活性大部分见于 被甩掉的外壳中,细菌内只有较低的放射性活性,且不能传递给子代。2.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及其特点。(1) 两条多核苷酸链以右手螺旋的形式,彼此以一定的空间距离,平行地环绕于同一轴上,象一个扭曲起来的 梯子。(2) 两条多核苷酸链走向为反向平行(antiparallel)。即一条链磷酸二脂键为5-3方向,而另一条为3 5 方向,二者刚好相反。亦即一条链对另一条链是颠倒过来的,这称为反向平行。(3) 每条长链的内侧是扁平的盘状碱基,碱基一方面与脱氧核糖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氢键(hydrogen bond

4、) 与它互补的碱基相联系,相互层叠宛如一级一级的梯子横档。互补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两对氢键,而C与G之间 形成三对氢键。上下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3.4AO(4) 每个螺旋为34A(3.4nm)长,刚好含有10个碱基对,其直径约为20A(5) 在双螺旋分子的表面大沟(major groove)和小沟(minor groove)交替出现。3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只有53聚合酶的功能,而没有35聚合酶功能,DNA 链的延伸只能从5向3端进行。它们都没有直接起始合成DNA的能力,只能在引物存在下进行链的延伸,因此, DNA的合成必须有引物引导才能

5、进行。都有核酸外切酶的功能,可对合成过程中发生的错识进行校正,从而保证 DNA复制的高度准确性。4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DNA合成过程有哪些不同?(1)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是单起点的,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则为多起点的,无终止位点。(2) 真核生物DNA复制中合成的冈崎片段”的长度比原核生物要短。在原核生物中冈崎片段的长度为1000 20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有100 150核苷酸。(3)在原核生物中有DNA聚合酶I、II和III等三种聚合酶,并由聚合酶III同时控制二条链的合成。真核生 物的DNA聚合酶多。有a、B、丫、&和。其中聚合酶a和&的作用是复制染色体。聚合酶a控制后随链的合 成

6、,聚合酶&则控制前导链的合成。(4)染色体端体的复制: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大多数为环状,而真核生染色体为线状。(5)真核生物DNA复制只是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期。只在细胞周期的S期进行,二原核生物在整个细胞 生长过程中都可以进行。(6)核小体的复制。亲本的组蛋白八聚体以全保留的方式分布在一条子链上,新组蛋白八聚体是重新合成的, 分布在另一条子链上。(7)真核生物染色体端粒的复制,在端粒酶的作用下完成。5简述原核生物RNA的转录过程,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相比,其转录有何不同。(一)、RNA聚合酶组装与启动子的识别结合催化转录的RNA聚合酶是一种由多个蛋白亚基组成的复合酶。6 因子识别转录的起始位置,

7、并使RNA聚合酶结合在启动子部位。(二)、链的起始RNA链转录的起始首先是RNA聚合酶在6因子的作用下结合于DNA的启动子部位,启动子 位于RNA转录起始点的上游,6因子对启动子的识别是转录的第一步。并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使DNA双链 解开,形成转录泡,为RNA合成提供单链模板,并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结合核苷酸,然后,在核苷酸之间形成 磷酸二脂键,使其相连,形成RNA新链。(三)、链的延伸RNA链的延伸是在6因子释放以后,在RNA聚合酶四聚体核心酶的催化下进行。(四)、链的终止当RNA链延伸遇到终止信号(termination signal)时,RNA转录复合体就发生解体,而使新合成 的R

8、NA链释放出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RNA的转录过程总体上基本相同,但是,其过程则要复杂得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首先,真核生物RNA的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而蛋白质的合成则是在细胞质内,所以,RNA转录后首先必须从 核内运输到细胞质内,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其次,原核生物的一个mRNA分子通常含有多个基因,而少数较 低等真核生物外,在真核生物中,一个mRNA分子一般只编码一个基因。第三、在原核生物中只有一种RNA聚合 酶催化所有RNA的合成,而在真核生物中则有RNA聚合酶、II、III等三种不同酶,分别催化不同种类型RNA的 合成。第四、不象在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可以直接起始转录合成RN

9、A。在真核生物中,三种RNA聚合酶都必 须在蛋白质转录因子的协助下才能进行RNA的转录。另外,RNA聚合酶对转录启动子的识别,也比原核生物更加 复杂。6试述mRNA、tRNA、rRNA和核糖体各有什么作用?(1)mRNA的功能就是把DNA上的遗传信息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通过其上的碱基顺序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 顺序,完成基因表达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2)tRNA的功能就是把游离的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tRNA能根据mRNA的遗传信息依次准确地将它携带的氨 基酸连接成多肽链。(3)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一般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核糖体,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 中心。7简述原核生物蛋白

10、质合成的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肽链的起始、延伸、终止。(1)肽链的起始.分3个步骤第一步为30S小亚基在起始因子IF3作用下与mRNA结合 形成复合物。第二步为起始氨酰tRNA在IF2的协助下,由反密码子 识别起始密码子而直接进入P位,形成更为复杂的新复合体口 第三步是上述复合物与50S大亚基结合,使IF3游离, 同时激活了IF2的GTP酶活性,水解GTP释放能量,并解离 -n- tIt TTZ/Wn的氨基酸的碳末端间形成肽键口转肽结束后,核糖体沿 mRNA向前移动一个三联体密码的距离,原来在A位的多肽 tRNA转入P位,而原来在P位的tRN盘离开核糖体.空出的 A位就可以接合另外一个氨基IS

11、ttRNA,开始第二轮的多肽 链延伸。(3)肽链的终止.&如果dna的一条链上A+G)4T+C=06,那么密链上的同一个比率是多少? 1(;人进 导碧(A+G)/(T+C)B/0.6=1j79果蝇的染色体包含大约L6X108bPo在DNA合 成过程中按照每秒30bp进行,5min完成所有复制, 试问需要多少个双向起始点才能完成复制?解:DNA全长1.6 X 108bp,每秒必须使533333bp解旋: (l,6X108bp)(5X60) =533333bp、2种密码子编组氨酸、4种密码子编码53333:meti *30 sleu17778(his场AUGUUA UUG CUU CUC CUA

12、CUGCAGCACGGUGGCGGAGGG分别为:x=10.答案: . _ gly;因此有 罔 超点4亍4卿同的mRNA可以编码该氨基酸序列。有几蠶同传密RNA典以髒基酸序列輸1!种fe码则第五章基因突变1. 举例说明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正突变和反突变、显性突变和隐形突变。在自然条件自然发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人为利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诱发基因突变称为诱发突变;野生型 基因突变为突变型为正突变,突变型突变为野生型为反突变;由显性基因产生隐形基因称为隐形突变;反之由隐形 基因产生显性基因称为显性突变。4. 为什么基因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大多数基因的突变,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往往是有害的。因为现存的

13、生物都是经历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它们的遗传物质及其控制下的代谢过程都已经达到相对平衡和协调状态。如果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原有的协调关 系不可避免地要遭到破坏或削弱生物赖于正常生活的代谢关系就会被打乱,从而引起程度不同的有害后果。一 般表现为生育反常,极端的会导致死亡。5. 基因突变的性状变异类型有哪些?(1)形态突变、(2)生化突变、(3)致死突变、(4)条件致死突变、(5)抗性突变6.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与突变性状表现有什么关系?有性繁殖植物:细胞发生显性突变则在后代中立即表现;如果是隐性突变后代自交也可以得到纯合的突变体。 体细胞发生显性突变则以嵌合体形式存在,体细

14、胞发生隐性突变不能立即表现,如要使它表现则需要把隐性突变体 进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植物体细胞显性突变后形成嵌合体,用嵌合体进行无性繁殖可以得到表现各种变异的嵌合体,也可能得到 同质突变体,发生隐性突变则无法通过无性繁殖使之得到表现。自花授粉植物:一般自花授粉植物突变频率低,遗传上较稳定,但是突变后容易表现,容易被检出。异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突变频率相对较高,但是突变后不容易被检出。因为显性突变成杂合状态存在,隐性 突变大多被显性基因遮盖而不表现,只要在自交时基因型纯合,才能表现。7. 试用红色面包霉的生化突变试验,说明性状与基因表现的关系。射线照射后的分生抱子可诱发突变,让诱变过的分生抱子

15、与野生型交配,产生分离的子囊抱子,放入完全培养 基里培养生长,基本培养基上只有野生型能够生长突变型均不能生长,鉴定是否突变。取出完全培养基中各组分生抱子,分别于基本培养基上,如果能够生长,说明仍与野生型一样,没有突变。如 不能够生长,说明发生了变异。把确定为突变型的各组材料,分别培养于加入各种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中,如某一培养基上能生长,就说明控制 合成加入物质的这种基因发生了突变。.如在上步2中确定为缺乏维生素合成能力的突变型,再进一步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各种维生素分别培养这种突 变型,如果其中一个能生长,则说明是控制该个维生素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上述生化突变的研究,清楚地说明基因控制性状,并非基因直接作用于性状,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化过程来实 现的。8. 在高秆小麦田里突然出现一株矮化植株,怎样验证它是由于基因突变,还是由于环境影响产生的?如果是在苗期发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环境条件如土壤肥力、光照等因素引起,在当代可加强矮化植株与正常 植株的栽培管理,使其处于相同环境条件下,观察它们在生长上的差异。如果到完全成熟时,两者高度表现相似, 说明它是不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影响引起的,反之,如果变异体与原始亲本明显不同,仍然表现为矮秆,说明它可 能是遗传的变异。然后进行子代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