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奥中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97334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0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青奥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京青奥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京青奥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京青奥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京青奥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青奥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青奥中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青奥中心包括一栋314.5米68层高塔楼五星级酒店及办公、一栋249.5米58层高塔楼会议酒店及配套设施、一栋46.9米6层高会议中心。2栋超高层公用5层配套用房,与会议中心在15米、21.12米通过空中走廊联通。青奥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4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0亿元。地上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南京青奥中心屋面全部采用GRC板安装,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设计师对建筑外观的要求,该工程也是中国体量最大的GRC板安装工程。青奥中心的设计师扎哈哈迪德以大胆的造型知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南京青奥中心脱胎于帆船,而又不同于帆船。它是一艘更

2、现代的帆船。扎哈哈迪德以拆解题材和物件的方式,找出现代主义的根,塑造了全新的青奥中心景观,任由观者遨游。简介南京青奥中心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街北侧,金沙江东路南侧,扬子江大道东南侧,燕山路南延段西侧,南京青奥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4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0亿元。地上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0000平方米。南京青奥中心建成后首先用于南京青奥会会议中心及接待酒店使用。区内按照使用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会议中心、高星级酒店、商业办公建筑:6层会议中心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专用会议室7700平方米、多功能区6000平方米、通用会议区14000平方米、会前效

3、劳区20000平方米、配套效劳区33000平方米。高星级酒店和商业办公建筑地上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酒店内设置中、西餐厅及1000张床位的酒店客房。青奥会青网即诞生于南京青奥中心。南京青奥中心屋面全部采用GRC板安装,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设计师对建筑外观的要求。该工程也是目前中国体量最大的GRC板安装工程。建筑特色青奥中心的建筑设计师哈迪德的设计以大胆的造型知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喜欢运用曲线,她曾说过,“没有曲线就没有未来。“流动感在她的设计方案中表现得十分强烈,仿佛产生了一个散发着巨大能量的空间,因显得无“重力而诱人,在这个空间里,就仿佛看到了

4、挣脱地心引力的飞动空间感。再感受一下,还可以感受到就好似是其的大脑的各种神经在同步运转。这种设计为流动型室内空间。这个建筑同时也有很强的“开放性。它的屋顶是透明的,它的周边很多地方也是镂空的,不像其他建筑,把东西都包裹在建筑里,它是外向的、富有动感和灵感的建筑。设计手法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手法主要有三:1、隐喻法:她的建筑提醒人注意原野如何越过山丘,洞穴如何开展,河流如何蜿蜒,山峰如何指引方向。青奥会议中心脱胎于帆船,而又不同于帆船。它是一艘更现代的帆船。她以拆解题材和物件的方式,找出现代主义的根,塑造了全新的青奥中心景观,任由观者遨游。2、设计空间:扎哈设计的空间是对立中的统一。虚与实、轻与重、

5、固定与流动、开放与封闭、无光泽与透明等。不得不说南京青奥中心是一场线条、水平面的交响曲,也是超现实的狂想。婀娜多姿的线条蜿蜒曲折地飞扬,震撼了建筑的传统,在现今的土壤上指向了未来的时空。3、设计理念:当今出现景观都是经过数字处理过的,但是都在继续开展已经移位的设计理念,哈迪德的设计与景观不大相符,但是,总能以复杂、异常和自相矛盾的造型表现出更新的轮廓。在南京青奥会议中心的前厅、中庭、音乐厅,哈迪德以多层次的透视,无穷的消失点,倾斜的多角度,峰回路转,突然杀出或插进来的水平面,这一切都完成了传统建筑学“不可能的任务。解构主义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

6、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解构主义建筑师设计的共同点是赋予建筑各种各样的意义,而且与现代主义建筑显著的水平、垂直或这种简单集合。形体的设计倾向相比,解构主义的建筑却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施工据省建筑行业协会副会长于国家介绍,该工程作为2021年南京青奥会重点配套设施、青奥轴线上标志性建筑,根据统一安排,工程需在2年3个月以内完成外幕墙封闭节点,如按照常规施工方法,完成桩基施工、基坑围护、土方开挖、地下结构、地上结构及幕墙工程至少需要3至4年。为确保节点任务顺利完成,中建三局在召开屡次技术研讨会之后,决定一改传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施工方式,采用全逆作技术,利用地下室的楼盖、梁、板、柱、外墙结构作为施工的支撑结构,一边从上而下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一边进行地上结构施工,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施工作业面,上下同步进行施工。这也是全球首创300米超高层建筑“全逆作法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