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标准版本(4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967867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标准版本(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标准版本(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标准版本(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标准版本(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标准版本(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标准版本(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标准版本(4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标准版本1、心理辅导教师热爱心理咨询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咨询技能。2、心理疏导要态度热情、真诚,富于同情心。3、心理疏导工作认真负责,做好咨询记录,并定期进行案例讨论和工作总结。4、对待学生坚持正面引导,采取启发方式开展心理疏导,杜绝说教或强加于人。5、咨询中处理好角色,不带个人情绪和个人价值观念。与来访者保持客观的咨询关系,不得超越,否则终止咨询。6、尊重来访者的人格,保护他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必要时可通知家长取得支持和配合。7、如因自身局限而不能进行咨询时,咨询人员应及时将来访者转介其他的咨询机构或咨询员。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管理制_

2、年度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大路口中心校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1、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按时开放,坚持课外活动对留守儿童及学生开放阅览,热情接待师生阅览。2、按时做好报刊征订工作,做好报纸、杂志、信件等的分发工作。3、及时宣传介绍重大时事、新闻,及时介绍和推荐新书及各种杂志、报刊资料。4、阅览室所有图书、报刊、杂志一律不外借。5、对图书要做好验收、造册、设置目录。爱护图书资料,不准折叠、圈点、划线、撕剪、污损,如有上述情况,按制度规定赔偿,并进行批评教育。6、负责整理、修补图书,按时装订(合订)报纸、期刊,教育学生爱护图书,有计划地_学生阅览。7、搞好环境美化和净化工作,每天打扫清洁书库及阅

3、览室,保持整洁,为师生创造良好的阅览环境。8、加强安全保卫,做好防火、防盗、防霉、防虫、防尘工作。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管理制度1、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管理员必须树立服务育人的意识,一切为留守儿童服务的观念。2、管理员必须提前十五分钟到亲情电话室,检查每台电话机运行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准时开放。3、保持亲情电话室内卫生,做到每天小扫除一次,每周中扫除一次,每月大扫除一次,及时保洁。4、认真做好留守儿童通话记录。5、注意观察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结束时的表情,发现表情异常立即做好心理咨询等善后工作。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管理制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标准版本(二)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望莫过于“望子

4、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都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养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我班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_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为了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

5、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现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如下:1、密切_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_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全日制寄宿等服务等。特别是宿管老师的责任心很强,经常晚间起床帮助同学盖被子,尤其是在甲型流感其间更加对学生关心,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还要自己掏腰包。3、学习上

6、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还评上县“三好学生”,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经常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散步、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4、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_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极大增强教育实效性。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7、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至于这些重重的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_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

8、证了留守儿童的正常运作。6、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7、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_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

9、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第二家长”言教、发展良好事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

10、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实验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总结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

11、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_,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

12、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_这个大家庭的温暖。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_,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

13、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_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

14、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_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_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_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开学刚

15、刚一周,学校邀请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_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

16、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蔡甸区新农中学李珍留守儿童似乎成了我们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整体表现内向,易怒,不愿意和人交流成为所有老师对这些孩子的评价,在问题不断的凸显出来时,我一个年轻的老师也感到力不从心,暑期我参加了华中师范范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的培训。这次培训_方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是数位专家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方法让我们充分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