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963933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1.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运用社会交往规则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认识和思考的能力。2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也是一种书面的符号。3.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单词句(独词句)阶段,然后进入双词句阶段, 再进入多词句及至最后进入成人句阶段。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j吾言获得、语言学习和语言教育的过程。5.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为:自然观察法、调杳研究法教育行动研究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6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符号创制之初而言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就必须遵守社

2、会约定,它对人们有强制 性。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8. 语言的层级体系就是语言的组成规则,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的运转规则。9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吾素、词、句子。10语言系统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11组合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12. 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 习之中。13. 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

3、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 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14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15. 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16.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其代表性观点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相互作用论。17. 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_吾音、迴汇、吾法,并将其运用成熟。18. 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19. 语言学习的生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套健全发音系统,二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健全,三是感知觉

4、系统的完善。20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21.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吾音、词汇、吾法三个方面。22.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23. 吾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语言意义的声音。24. 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25. 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前言语阶段;从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 说话阶段,到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概括性的词的时期,划为言语发生阶段。26前语言阶

5、段,儿童发展了三方面能力,即前语言感知能力、前语言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27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28. 一般来说,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作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单音发 声、音节发声和前词语发声。29. 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省略音、替代音、重叠音。30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产生交际倾向、学习“交际”规则、扩展交际功能。31. 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一词汇数量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 大,以及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6、32. 在儿童理解和使用新词时,时常出现词义“泛化”、“窄化”、“特化”的现象。33. 词义泛化,即词义扩张,是指儿童扩大词义,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超出目标语言范围的现象,即一词多义。34词义特化,是指儿童的词语指称对象完全与目标语言不同。35.1岁半以后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时儿童能说出词的量大大增加,出现,迴吾爆炸现象”。36.1周岁以后,婴儿学习语言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37. 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包含的语词数量、句子中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38. 幼儿发音不准确,往往是由于在言语听觉上不能正确分辨语音,在言语运动觉方面不能正确掌

7、握发音动作。39. 词汇量只能笼统地从数量方面说明儿童词汇的水平,词类范围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词汇的质量。40幼儿听到别人说“知不道”,指出应该说“不知道”。这说明他们已出语法意识。41由于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往往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进行,亲子共读便成了早期阅读的主要方式。42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定,而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由教师自己制订。43. 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真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 响。44. 教育活动的目标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4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

8、儿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4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教育目标来确定,还应该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语言发展的特点来选择。47.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类结构。48.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包括文学欣赏和文学创造两种类型。49. 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50讲述活动的语言交流有别有其他类型的语言活动,它要求幼儿使用的是独白语言。51.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三种。52讲述活动在设计和实施时的基本步骤是: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运用已有经验

9、自由讲述、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53. 早期阅读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54. 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目标的达成程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活动内部要 素的协调程度、效果分析。55. 语言能力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语言运用能力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 能力。56学前全语言教育发展的是学前儿童一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二、判断题1语言能力指的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项。x2分析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各语言层次和各语言单位所具有的特征的知觉上,带有较强的直觉性。73在一切动物中,唯独人类具

10、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74“早期阅读”是指幼儿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x5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x6没有语言,人类不但没法交流思想,并且也无法进行思维。77.轶事记录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x8“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并分析了幼儿园大班儿童早期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属于原因调查。x9. “xx地区幼儿学说普通话与方言关系的调查”,通过收集幼儿学说普通话过程中存在的发音问题,以便今后的语言教育 中加以重点突破,它属于跟踪调查。x10. “儿童口吃成因的调查”旨在探讨儿童口吃形成的可能原因,它属于现状调查。x11. “

11、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间的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它属 于相关调查旨。x12行动研究属于正规性研究,其方案要求严密完善,并且有随着研究与实践的进程逐步加以调整。x13. 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x14. 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属性。x15. 语言是人类惟一的交际工具。x16文字突破了语言交际中的时空限制,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x17.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718. 体态语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所以它能代替语言交际的功能。x19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

12、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720. 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x21.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完全由社会约定。722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具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不能任意联系。x23.人类的语言是分层装置的,靠组合、替换来运转。724语言系统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音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x25.语言系统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726组合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727. 发出声音和独词句的出现是

13、儿童学话中关键的两步。x28. 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729. 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730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731.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732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被动接收知识和能力的,听到什么才有可能说出什么。733.儿童模仿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x34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x35. 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736. 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x37. 语言

14、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x38.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739.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x40咳嗽声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也是语音。x41. 集合哨声、进军号角等有约定的意义,所以也是语音。x42. 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言语发生阶段。x43. 出生21天一5个月的婴儿,有大量“玩弄”声音的现象,此阶段为非自控音阶段。x44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745. 重叠音出现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呈现

15、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746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747. 研究表明,一般从一岁开始,婴儿才真正理解成人语言。x48. 看到月亮是圆的,就把圆形图案、圆的东西也叫月亮。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泛化现象。749. 把“妈妈”理解为仅指自己的妈妈,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特化现象。x50. 儿童一般在3岁以后词汇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这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x51. 语法的获得,是指儿童对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752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x53. 成人问“吃了没有”,婴儿刚吃完饭,还是答“没有”。答话和情景不符的现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754. 婴儿说多词句时,不流畅、重复是不正常的口吃现象,成人应及时纠正,以免影响以后的语言学习。55. 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756婴儿都很喜欢反复听同一故事,几乎百听不厌。757学前期是儿童语音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普通话发音的最好时期。758. 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通话音节的发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