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第一阶段导学金融风险管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96374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3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管理》第一阶段导学金融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风险管理》第一阶段导学金融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风险管理》第一阶段导学金融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风险管理》第一阶段导学金融风险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风险管理》第一阶段导学金融风险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管理》第一阶段导学金融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理》第一阶段导学金融风险管理(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管理第一阶段导学重点一、 本阶段学习包含章节: 第一章金融风险管理的概述,第二章:利率风险管理;第三章汇率风险管理,第四章:证券投资组合风险管理二、 第一章侧重概念掌握;第二章侧重原理理解、案例计算。第三章侧重、第四章均侧重原理的思想理解、简单的案例计算,复杂的作为了解。三、 课程涉及衍生品信息可参考如下网络资源机构站点Website上海期货交易所http:/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http:/中国期货业协会http:/www.cfachina.org华尔街见闻http:/ 金融风险管理的概述本章介绍金融风险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介绍风险,金融风险的内涵和特征,追溯历史,回顾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2、,了解金融风险管理的演进过程。第一节 金融风险概论一、风险(一)风险定义,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资金在筹措和运用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按定义分为,广义的风险:强调结果的不确定性;狭义的风险:强调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后果。(二)风险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复杂性、偶然性、必然性、可变性(三)风险的分类 1.按风险的性质分为两种:纯粹风险:风险承担者遭受风险损失而没有获得任何收益,后果有两种:损失/无损失。投机风险:风险承担者可能遭受损失也可能获得收益,后果有三种:损失无损失和获利。案例辨别: 投资者购买一笔银行发行的债权,可能会面临着价值升高或者降低的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银行倒闭和市

3、场利率变化,银行倒闭的风险对于客户来说是纯粹风险,市场利率的变动结果并不确定,利率降低的情况下客户获得赢利,利率升高的情况下客户遭受损失,因此是投机风险。2.按风险发生的原因分为:客观风险是实际的结果与未来的结果之间的相对差异和变动程度,变动程度越大,风险越大;主观风险是由于精神和心理状态所引起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人们对不确定的主观忧虑。3.按操作结果分为:可分散风险指的是通过联合协议或者风险分担协议使得风险减小;不可分散风险:指的是通过联合协议,联合参与者面临的风险没有减少。案例:证券市场中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整个市场所承受的风险,如经济环境,市场利率的变化,是由于市场环境发生

4、而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是所有市场主体必须承受的,在证券组合中无法抵消;非系统风险是指企业所特有的风险,如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法律诉讼等,在市场中不同企业之间通过资产组合可以相互抵消。这样区分可以验证资产组合或者风险分散的效果,有助于风险管理主体采取相应的措施。 4.按载体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 5.按风险的承受能力分为可承受风险和不可承受风险。 6.按损失发生的根源可以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 7.按风险的根源分为经营风险、战略风险和财务风险。 (四)其他相关概念1.风险因素,指的是引起风险事故发生变化的因素。 (1)实质风险因素,

5、指的是增加某一标的风险发生机会或者损失严重程度的直接条件,属于有形因素;(2)道德风险因素,指的是个人不诚实或不良企图故意促成风险事件的发生或者扩大已发生的风险事件的损失程度的因素,属于无形因素;(3)心理风险因素,指的是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或者扩大损失严重程度的因素,也属于无形因素。 2.风险事故,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最终变成现实。 3.损失,是非计划、非预计、非故意的经济价值的减少。损失是风险事故的结果。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即实质性损失,间接损失包括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和责任损失。 4. 风险的测量角度:包括风险的数量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5. 风险成

6、本:由于风险的存在使得市场参与者承担的成本称为风险成本。风险成本分为两类:一是发生损失的成本,因为不确定性造成资本人员的损害;二是不确定性自身成本,这种成本不是直接与交易相关,而是对交易者的心理产生恐慌和不安,间接地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使得成本增加。二、 金融风险,指经济金融条件的变化给金融参与者造成的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的特征:1.隐蔽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2.扩散性:金融机构连锁反映;3.加速性,挤兑现象;4.不确定性:时间空间,结果不确定性;5.可管理性,金融市场工具一定程度上进行管理。6.周期性:经济社会的周期性金融风险的分类:1.利率变动风险;2.汇率变动风险;3.流

7、动性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动性风险;4.信用风险:由于交易对方再履约能力上的变化导致损失,违约信用等级的下降; 5.操作风险:由于信息系统报告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失灵而导致的风险;6.法律风险;7.国家风险第二节 金融风险管理一、 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1.巴塞尔协议的诞生 该协议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规定不同的权重来测量和评估风险,是对银行风险比较笼统的一种分析方法,对于充实银行资本提高其资本充足率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以保护银行资产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关注市场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起震惊世界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危机大案。例如,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巴林银行的破产,日本山一证券公司10亿美

8、元的交易损失,日本大和银行的巨额国债的交易损失,亚洲除日本之外最大的投资银行香港百富勒的倒闭以及美国赫赫有名的对冲基金长期资产管理公司的巨额损失一些主要的国际性大银行开始建立自己的内部风险测量和资本配置模型,以弥补巴塞尔协议有关规定的不足和缺陷。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1) 市场风险测量的新方法-Value at Risk (VaR, 受险价值方法或者在险价值方法)。这一方法最主要的代表是摩根银行的“风险矩阵系统”(Risk Metrics);(2) 银行业绩衡量与资本配置方法-信孚银行的“风险调整地资本收益率“(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tal; RAROC)系统。

9、 3.重视信用风险 其中以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 系统和Credit Suisse Financial Products (CSFP)两套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最为引人注目。这一风险管理系统是第一个用于测量和评估信用风险的内部模型,可以测量整个银行的合并信用风险,并提供另一种VaR报告。 4.全面风险管理一系列震惊世界金融业的风险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即损失不再是由单一的风险因素所造成的,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混合因素造成的。由于以前的各种风险测量和评估模型是针对单一风险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由此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二、 金融风险管理模式上的变化 (1

10、)金融机构将风险管理上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出现,管理上出现日常化和制度化的趋势。 (3)风险管理技术趋于量化,各种风险管理模型迅速发展,使得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突出。 (4)信用衍生产品和信用计量模型的产生和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发展相对滞后的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特征。 (5)现代金融机构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 (6)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日益凸现。三、 中国金融业风险的特征 1.金融风险的复杂性。 2.金融风险的隐蔽 3.金融风险边界的模糊性。 4.主权信用与商业信用的风险观念错位。货币风险是一种主权信用风险,会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财富造

11、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对我国的金融体制在转轨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脆弱性的根源: (1)正处于转轨社会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阴影。 (2)现行的国有产权制度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金融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的融资比例偏低。 (4)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很不完善,金融监管力度不强,导致金融秩序混乱,金融风险观念淡薄以及金融腐败现象等等。第二章 利率风险管理本章节学习需要弄清楚如下几个问题1. 利率风险的意义2. 利率风险的成因3. 利率风险的类型:期限不匹配基本点风险净利息头寸风险隐含期权风险和收益曲线风险。4.利率风险的衡量:期限结构持续期和凸性。 5.利率风险管理:缺口管

12、理持有期管理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利率风险是各种金融风险中最基本的风险,包括期限不匹配的风险基本点风险净利息头寸风险隐含期权和收益曲线风险。第一节利率风险概述 利率从宏观经济学意义上讲,利率是资金供给总量达到均衡时的借贷价格。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对于投资者,它代表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可能获得的利益;对于借款人,则代表获取资金的成本。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水平的变化引起金融资产价格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损失。 二、 利率风险的成因分析1. 利率水平的预测和控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与市场定价的差异;与实际利率价格的差异2. 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具有期限结构的不对称性 金融机构通常

13、是以较低成本的中短期负债来支持收益较高的中长期资产,通过两种水平的差额来取得收益。但如贷款发放以后,利率水平上升,金融机构不得不为以后的存款付出更高的成本,而原来发放的贷款利率水平却有可能很低,使银行入不敷出,经营难以维持。3. 为保持流动性而导致利率风险4. 以防范信用风险为目标的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缺陷三、 利率风险的类别(一)期限不匹配风险1.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期限上的不匹配缺口:某一时间内被需要重新设定利率的那部分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范例说明:情景一:固定存贷差 假定某家银行只有一种负债,即100万美元,利率为8%,期限为90天的定期存款,且该银行将这笔100万美元的存款已10%的固定利率

14、贷给客户,至于贷款期限与存款相同。在这种场合,上述的缺口并不存在,为期限匹配的缺口头寸(matched gap position)。如果市场利率在90天之内上升了100个基本点,银行在存款到期后不得不将存款利率由原来的8%重新设定为9%。但是由于银行的固定利率贷款也于同一天到期,它的贷款利率也将有10%提高到11%。因此银行以百分比表示的净利差(net interest margin)仍和过去一样,即2%。 情景二:存款利率不变,贷款利率浮动 如果银行间共通过90天定期存款取得的资金以浮动利率形式贷放出去,最初利率为10%,那么在90天期间内,贷款利率将会随着利率调整期的到来而发生变化,而存款利率维持不变。由于银行资产的重新定价(即调整利率),在这段时间内要比银行的负债频繁,该银行疏于资产敏感。当利率趋于上升时,资产敏感的银行将会获得较多的净利差,这是因为最初为10%的贷款利率在90天期间会提高,而存款利率则仍维持在8%。反过来,当利率趋于下降时,资产敏感的缺口头寸将会是银行的净利差缩小,是因为随着利率的下降,银行的贷款收入会逐步减少,而它的存款成本仍保持不变。情景三、存款利率变动,贷款利率不变 如果银行将利率8%,期限为90天的100万美元的定期存款收入全部投资到利率为10%,期限为30年的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则这笔抵押贷款可以连续获得10%的利息收入,而存款每隔90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