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题 第四课 语言万花筒 讲义 第4课第4节 含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96168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题 第四课 语言万花筒 讲义 第4课第4节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题 第四课 语言万花筒 讲义 第4课第4节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题 第四课 语言万花筒 讲义 第4课第4节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题 第四课 语言万花筒 讲义 第4课第4节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题 第四课 语言万花筒 讲义 第4课第4节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题 第四课 语言万花筒 讲义 第4课第4节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题 第四课 语言万花筒 讲义 第4课第4节 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给妈妈的一封信无微不至的妈妈:你好!近来是否别来无恙?工作是否日新月异?现在我正在一往无前地学习,同学们羡慕得痛不欲生,我自己也感到不虚此行。你总批评我滥用成语,我一定再接再厉,不负众望。祝妈妈万古长青!你自命不凡的儿子小白上点评:“无微不至”是指关心周到,不能修饰妈妈。“日新月异”一般指国家的事业蓬勃发展,不用于个人。“一往无前”指不怕困难,奋勇前进,一般不用于学习。“痛不欲生”指悲痛到了极点,不能用于“羡慕”。“不虚此行”指没白走一趟,用在这里也不合语境。“再接再厉”指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努力,意思表达反了。“不负众望”指不辜负

2、众人的期望,与前文的“滥用成语”一词在表达上也语意不明。“万古长青”用于已去世的人。“自命不凡”是指自认为了不起,是个贬义词。知识梳理课程内容知识精要一、熟语老大哥:成语1.成语的含义: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后凝固下来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2成语的格式:以“四字格”为主,因为四个字的形式符合“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汉民族审美要求,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便于记忆,灵活多变,能满足各种语法结构的需要。3成语的主要来源:(1)来自历史故事;(2)来自寓言故事;(3)来自神话或其他传说;(4)来自古典文学作品。4成语的语法结构:(1)并列关系,如“东张西望”

3、;(2)承接关系,如“先斩后奏”;(3)目的关系,如“守株待兔”;(4)因果关系,如“水落石出”;(5)主谓关系,如“杞人忧天”;(6)动宾关系,如“顿开茅塞”;(7)动补关系,如“退避三舍”;(8)偏正关系,如“扶摇直上”;(9)兼语关系,如“请君入瓮”等等。二、熟语兄弟姐妹:惯用语、歇后语、谚语1.惯用语:指有特定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如“背黑锅、走后门、墙头草”等。2.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说明或解释,像谜底。歇后语分喻意和谐音两类。前者如“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等,后者如“老虎拉车没人赶(敢)”等。3.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比较通俗的一些语句。有的

4、反映生产和生活经验,有深刻的寓意;有的只是反映某种实际现象,又叫“俗语(俗话)”。前者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等;后者如“背靠大树好乘凉”等。三、熟语也有“个性”熟语的特点:(1)结构固定;(2)有完整的意义;(3)有各自特殊的形式,如成语一般是四字格,惯用语是三字格。考点聚焦本节内容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相对应。本节着重学习熟语中的成语和惯用语及谚语。熟语在高考中的考查体现为: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辨析、使用熟语,而不以考查记忆熟语的意义为重点。熟语考查范围涉及熟语使用正误和使用优劣两个层面。近几年对熟语的考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对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2熟语

5、的考查方法较为灵活,有的采用选择填空的形式,有的采用辨析选择的形式,有的在第卷主观题中根据“语言环境或意思”写出一个或几个熟语,还有的结合实、虚词进行辨析选择。3考查的熟语大多是课本涉及的或日常生活中、报刊中出现频率较高,特别是容易用错的常用熟语。4命题重点一般放在熟语使用不当的六个方面: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轻重失当、褒贬失当、重复或矛盾、不明典故。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今后高考命题仍以在具体语境中的动态考查为基本思路,形式上会有所创新。典例探究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的天职。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

6、常令父亲们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题目中涉及“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三个成语。义不容辞: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若推辞则受道德上的、良心上的谴责。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强调责任不能推脱,如果推诿了,会受到制度、法律的制裁。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辞,不退让。【答案】C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

7、组是()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A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C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解析】本题从近义混淆的角度考查成语的使用。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微,指事物的苗头。渐,指事物的发展。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这三个成语的侧重点不同。句侧重于祸患的预防,句侧重于早做准备,句侧重于预防祸患

8、的积累。【答案】B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项,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不能指天气,此处望文生义。B项,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或拥护的一方。此处望文生义。C项,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

9、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此处用错对象。D项,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所长,使用正确。【答案】D(2015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10、解析】本题从褒贬误用、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的角度考查成语的使用。A项,高山仰止: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仰慕和崇敬。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仰,仰望。止,句末语气词。此处用来表达对于敏院士人品胸襟的仰慕和崇敬。使用正确。B项,倾巢而出:出动全部的力量(多含贬义)。用来形容“我军”舰艇的情况,感情色彩错误,褒贬失当。C项,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此处属望文生义。D项,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此处形容“舞者形体”不恰当。【答案】A(2015四川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

11、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解析】本题从自相矛盾的角度设误考查词语的使用。A项,“届时”指到时候,表将来时,“日前”指几天前,表过去时,两者相矛盾。B项,“熟

12、稔”指很熟悉。稔:熟悉。C项,“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D项,“鳞次栉比”指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栉: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答案】A方法指导运用熟语应注意的问题成语题常常设置一些障碍,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下成语的几大雷区:1望文生义这是第一大雷区,我们习惯性地根据一些字面的意思来解释成语,很多同学理解成语的方法就是拆分,逐字逐句理解,或者不能理解古今异义,把现代汉语中的词语误用在成语中。如:我们隔壁的一家人与人交往十分慷慨,从不吝啬,被人们称为大方之家。“大方之家”这一成语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出自庄子秋水中“吾长见笑于

13、大方之家”一句,亦简称“方家”。在这里“大方”音d fn。而“大方”(d fn)意思是“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很显然,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2褒贬不当有些成语虽然意思上看似符合语境,实际上从感情色彩上是不合适的,在一个褒扬的句子里用贬义的词语,或者在一个批评的句子用褒扬的词语都是不恰当的。如:(1)英勇的公安人员在车站守株待兔,一举将杀人后潜逃的罪犯擒获。(2)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1)句中,“守株待兔”是一个人们熟知的寓言故事,韩非子在文中用此讽刺了那些拘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后来人们常用此成语来比喻有的人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

14、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很明显,这是一个贬义成语,不适合用在这里。(2)句中,“口碑”比喻群众口头上的称颂(称颂的文字有很多是刻在碑上的),“有口皆碑”这一成语比喻人人称赞,是一个褒义成语。如果说要褒词贬用,至少也要加上引号,很明显这里对饭店的态度是批判的,而不是褒奖的。3张冠李戴成语题设置的另一个障碍就是张冠李戴,常常把一些有使用限制的成语放到一些不在使用范围内的地方。如:(1)真奇怪,我的语文书怎么不见了,难道会不胫而走?(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1)句中,“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播迅速,可见其使用对象是“消息、

15、新闻、事件”等,不能用以指物品。本成语可改为“不翼而飞”。(2)句中,“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某人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用来形容商品的“热销”是不恰当的。4前后矛盾有些成语与语境中的某个词意或句意有矛盾的地方,也是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语病。如:(1)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最后功亏一篑,只获得第八名。(2)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1)句中,成语“功亏一篑”用以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上面例句中既然说“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只获得第八名”,那么就不能说是“功亏一篑”(2)句中,“萍水相逢”这一成语意思是:像水里的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用在句中,明显与前面的“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相矛盾。5前后重复有些成语与语境中的某个词意或句意有重复的地方,也是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语病。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