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14.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95928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14.doc(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答复下列问题。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教学重点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教学难点观察统计图,答复提出的问题。教具准备投影片、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1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学生自由发言问:多买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二、制成条形统计图。1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统计,制成统计图3答复下列问题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2、喜欢颜色的人最

2、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3、假如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拟好呢?三、理论活动: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动画片体育比赛电影新闻做一次统计四、总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 一、教学内容分析p 元角分的换算讲的是人民币的单位,分与角、角与元之间的进率,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用人民币购置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也常常会遇到买门票、食品、玩具、学惯用具以及交费等实际问题,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能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应该找回多少钱”。因此,学习这一局部

3、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材56页的例题重点教学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对照着人民币的实物图,引导学生一分一分地数,一角一角地数,结合生活经历,认识“1角=10分”、“1元=10角”。因此教学重点是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领悟这种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一样教学难点是说出几元化成 几角几角化成几分,或几角聚为几元几分聚为几角的想法。二、学生情况分析p 在教学最初,我想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独立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时机应该很少,对人民币的面值大小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应该是比拟生疏的,所以我做了一个前测,只出了3个小题。一、前测试题:1、在里填上“”“”“”1元1角 1角1分 1元

4、1分2、老师要把1角钱换成几分几分的硬币,你应该给我 分才和我的钱同样多。3、1个生字本5角钱,你有1元钱,售货员阿姨应该找给你多少钱?二、测试结果:第三题的正确率是100%,都知道要找回5角钱。第二题正确率是43.75%32人受测,14人正确,18个出错的学生给我几分的都有。第一题是65.63%32人受测,21人正确,11个出错的学生都填的“=”。三、测试结果分析p :通过测试我理解到学生很清楚1元=10角,证明平时有这个购物积累。有一些孩子不清楚1角=10分,我想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分”已经使用得越来越少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购物经历。对于学生不知道1元大于1角,1角大于1分,而填等于号原因有

5、两个,一是不知道人民币三个单位的大小,还有就是受到了“数字1”的干扰,没有考虑后面单位的大小。三、教学目的确实定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理解单位的大小。2、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3、能进展简单的换算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物引导学生在换钱的游戏中体会出元、角、分的进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灵敏考虑,从多角度、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四、教学活动设计(一)、在换钱的游戏中,体会元、角、分的进率。 认识1角=10分师:(举起1角纸币

6、)这是,我想把它换成以分为单位的零钱,你能换给我吗?生考虑换钱,老师找典型的收上来几份,追问学生为什么给老师这么多?当孩子已经知道1角=10分之后,再把没有反应的换法也一一说出来,稳固角与分之间的进率。认识1元=10角因为在前测中学生对1元=10角已经很清楚了,所以我直接借助课件一角一角地数,数到10角是1元,然后创设了一个让学生用1元钱买一瓶8角钱的酸奶,问要找回多少钱的情境。从而引到换钱的游戏中,问学生把1元换成以角为单位的零钱有多少种换法。1元=100分探究1元=100分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领悟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是一样的。因为把1元换成100分太费事,所以我

7、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了元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2、进展简单的换算第一层次的练习我设置的比拟简单,只是单名数之间的转换,(如:7角=( )分等)我注意引导学生说出 “你是怎样想的?”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打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 “可以这样想”的填空 ,(可以这样想:1角=( )分 7角就是( )个10分 就是( )分)最开场扶着学生理解,渐渐过渡到独立考虑。3、学数学用数学第二层次的练习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1元钱买学具,你打算怎么花掉这1元钱。在这个活动中,即稳固了1元=10角的进率,又让孩子体会出了数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我还适机地对学生进展了不乱花钱的教育。我自己认为本课的设计做到

8、了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了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体会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络,防止了学生死记硬背,课堂气氛是轻松的、和谐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3 详细介绍: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才能、观察才能、判断才能、语言表达才能。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图片、铅笔、纸货架。教学设计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什么了?那么这些物品是

9、怎样摆放的?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那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初步学习分类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展整理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在一起?强调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动手操作,稳固分类方法假如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1小组创作将物品分类。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

10、。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拟适宜,再摆一摆,看摆在哪一层比拟适宜,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反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纸货架上了。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2学生汇报。师: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还有哪个组?学生介绍小组分类的情况还有这么多的组愿意展示,下面咱们请各组长拿着自己组的货架到前面来展示。3小结:我们参观了超市,又自己亲自动手摆了摆,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摆放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服装类、文具类、鲜花类等。这样摆放既方便了顾客的购置,又减少了混乱,进步了效率。分类这种做法在以后

11、的数学课上也经常出现,所以说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4联络生活,稳固分类的意义。师: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好数学,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练习六的第1、3题。扩展思路初步尝试不同标准分类1尝试。刚刚我们都是把不同的物品进展分类,如今看你们每个桌子上都有一把铅笔,都是铅笔,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把铅笔再分一分。同桌讨论2汇报。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刚刚把许多不同的物品进展了分类,如今又把一种物品进展了分类,而且有这么多种分法,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不同的,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花色分,有的按有橡皮头和没橡皮头的分,

12、有的按削过和没削过的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0页的内容、“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教学目的: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拟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才能与语言表达才能。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重点:掌握比拟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教学用具:积木块。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互动意图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1引导比拟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拟2板题:高矮1判断高矮2读题比拟大小、胖瘦宜肯定评价1感知人有高有矮2明确学习目的二、探究方法1情境演示两

13、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拟高矮2布置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3汇报交流4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1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2小组合作同桌3以组为单位,汇报不同方法鼓励合作活动组间互评肯定方法鼓励求异思维1激疑启思2培养参与意识与合作才能3培养思维创造性和语言表达力及自信力三、排队游戏1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1判断并说明方法2判断并说明方法组间互评,肯定鼓励1培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才能2培养思维说理才能四、反应练习1第12页第7题1说出动物名2比拟高和矮2举其他喜欢的动物作比拟反应同桌纠错汇报,独立判、并改正鼓励互查1培养审题的学习习惯,能自查

14、、互查2激趣五、学生活动1摸高活动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2摆高活动那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拟3悄悄话游戏1表演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2判断考虑谁高,问题出在哪儿?1自由活动反应2合作活动观察判断反应鼓励别出心裁鼓励别出心裁生评学生自由活动,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在游戏活动中激趣启思,激发挑战性与创造性。六、评价总结比拟高矮要注意什么反应学会总结教学考前须知:1学生对实物的比拟有许多生活经历。当两名学生上台作比时,学生观察比拟的是两个人最明显的特征,高矮、胖瘦,提示又能区分大小、多少、长短等,对这类比拟学生并不生疏。因此,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比拟的方法。2指导学生探究时注意,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合作面先窄后宽;学生对不同方法的总结。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5 课题:找圆形课型:新授课试讲人:张玲娟学时:1学时备课时间:20xx-6-11授课时间:20xx-6-14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知道圆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图案为圆形。2、才能目的:幼儿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那么,并能独立画出圆形。3、德育目的:利用观察法、操作法等来引导幼儿学习。教学重点:1、指导幼儿理解圆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