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招生简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95767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招生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招生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招生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招生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招生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招生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招生简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1 年招生简章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新型艺术类本科院校,学的独立学院。 本校学生各项成绩合格,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符合条件者颁发、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为复旦大授予本校本一、招生计划2011 年,我校共有绘画、雕塑、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会展艺术与技术、动画、广告学、 产品设计、 摄影、广播电视编导、 文化产业管理、 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含25 个专业方向),总计招生957 名(以教育主管部门批文为准)。其中,美术类专业 (含绘画、 雕塑、动画、 艺术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会展艺术与技术、广告学、产品设计,下同)招生省市限于:

2、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湖南、江西、四川、重庆、广东、贵州;非美术类专业 (含摄影、 广播电视编导、 文化产业管理、 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 下同),面向全国各省市招生。2011 年我校各招生专业(方向)招生计划如下:学院专业名称专业方向2011 年招生计划艺术设计包装传播设计26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52艺术设计室内与景观设计52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演出空间艺术设计26广告学广告设计与策划26会展艺术与技术会展设计与策划26工业设计产品设计52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50新媒体艺 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技术30术学院摄影30动画85时尚设计艺术设计玻璃与陶

3、瓷设计30艺术设计珠宝与饰品设计50学院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50艺术设计时尚设计与传播30艺术设计高尔夫与时尚设计30绘画绘画30美术学院绘画文物修复30绘画公共艺术50雕塑10表演影视、戏剧与音乐剧表演26传播演艺表演时尚表演与推广20播音与主持艺术26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广播影视编导25文化产业管理文化策划与管理90总计952二、考试及报名办法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可参照 31 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办法进行招生。据此,我校 2011 年各专业招生考试办法规定如下:1、专业考试及成绩认定凡报考我校各招生专业的考生, 须参加当地省级招生部门组织的高等学校招生文

4、化课统一考试和相应门类艺术专业考试。在我校各招生专业中,美术类专业面向部分省市组织专业校考,其余招生省市认可各省市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 非美术类专业将面向全国各省市组织校考。 在我校组织专业校考的省市,若有相应专业省级统考,考生应在专业统考合格的基础上报考我校专业校考。由我校组织美术类专业校考的省市为:山东、河南、安徽、福建、浙江、湖南、河北、江苏、江西。报考我校的上述省市考生,录取时专业成绩以我校校考成绩为依据。认可美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的省市为: 上海、黑龙江、 辽宁、四川、山西、重庆、 广东、贵州。 报考我校的上述省市考生, 只需参加本省市的美术类专业统考, 不需参加我校的专业校考。录取时

5、专业成绩以省统考成绩为依据。非美术类专业,均由我校组织面向全国的相应专业校考。报考上述专业的各省市考生,均需参加我校组织的相应专业校考。录取时专业成绩以我校校考成绩为依据。2、报考方式及考试科目参加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的考生,报名及考试办法根据各省市的相关招考规定进行。参加我校各考点艺术类专业校考的考生,须根据我校的规定进行报名和考试。我校非美术类专业面向全国各省市招生,报考考生可选择三个设考考点(成都、北京、上海) 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报考。报考我校非美术类专业的考生,需要先进行网上报名,然后再按指定时间到报考考点进行信息确认和考试。我校 2011 年网上报名窗口开通时间是2011年1月1日。我校

6、美术类专业仅面向部分省市组织专业校考。由我校组织校考的各省市美术类专业考生,需按指定时间和地点到考点现场报名,不接受网报。 同时,美术类专业考生只能在本省考点参加我校专业校考,其他省市考点不受理跨省报名考试。2011 年我校各校考专业考试科目信息如下:各校考专业及考试科目美术类专业:素描、色彩、创意基础摄影专业:笔试:综合类考试、分镜头描写及绘图;操作:摄影技能考核;面试:综合素质考察。表演(影视、戏剧与音乐剧表演):初试(面试):朗诵、演唱、形体;复试(面试):朗诵、演唱、形体、表演;三试(面试):表演、演唱、形体、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等表演(时尚表演与推广):形象、台步、节奏、才艺、综合素质播

7、音与主持艺术:初试(面试):指定稿件播报、自备作品朗诵;复试(面试):图片描述、话题评论;三试(面试):言语交流。广播电视编导(广播影视编导):初试(面试):即兴故事接龙;复试(面试):话题评述;三试(笔试):看图编写故事。文化产业管理:初试(面试):基本知识面;复试(面试):专题评述三试(笔试):写作、创意三、招生录取规则我校招生录取工作按照教育部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坚持阳光招生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具体录取规则如下:报考专业录取规则备注绘画、雕塑按照美术类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 50分艺术设计、动画 、按照专业考试成绩和文化课投档成绩各占50%的数字媒

8、体艺术、比重合成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会展艺术与技术、(综合分 =文化分 +专业分 x 文化满分 / 专业满于 60分。广告学、产品设计分 )按照我校专业校考成绩和文化课投档成绩简单相英语单科成绩不低摄影加合成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于 60分。(综合分 =专业分 +文化分)按照我校专业校考成绩和文化课投档成绩简单相语文单科成绩不低广播电视编导于 80 分,且英语单加合成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文化产业管理科成绩不低于 70(综合分 =专业分 +文化分)分。表演(影视、话剧与按照我校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录取时男女生分别音乐剧)排序。表演(时尚表演与推按照我校专业

9、校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只招女生广)语文单科成绩不低播音与主持艺术按照我校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于 80分。(一)相关说明:1、上述录取规则均以投档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合格(统考达艺术本科线)和高考文化课投档成绩达到本省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线为前提。各省市高招办或本校另有明确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2、我校组织专业校考的省市,各专业均不作分省市计划。美术类专业,设考九省市按录取规则统一排序录取。 不设校考的省市按录取规则分省各自排序录取。 非美术类专业, 按照录取规则全国统一排序录取。统一排序录取的省市,将各省市文化成绩(原始分数),按比例统一换算成 750 分,再按照录取规则计入综合分

10、。 各专业文理兼收, 录取时文化成绩的计算不考虑文理科之间的分值差别。3、美术类各专业录取时,按专业大类(即专业考试方式及录取规则相同的一类专业)统一划线, 在专业大类内部根据考生填报志愿进行专业方向调剂录取。 专业大类之间原则上不进行调剂录取。 只有在某一专业大类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 才会在报考其他美术专业大类的线下考生中进行择优调剂。 非美术类专业原则上不进行调剂录取。 只有在考生同时取得两种专业的专业考试合格证, 第一志愿未达录取线, 而所报第二专业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才进行择优调剂录取。(二)优先录取1、参加我校美术类专业校考,专业成绩排名在我校当年美术类全体考生中前30 名以

11、内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文化分达线后,优先录取;2、参加我校非美术类专业校考,专业成绩排名在我校当年相应专业全体考生中前3 名以内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文化分达线后,优先录取;3、在我校认可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的省市,考生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在本省市当年全体美术考生中排名前 50 名以内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文化分达线后,在计划许可范围内优先录取;4、在我校组织美术类专业校考的省市,考生参加美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在本省市当年全体美术考生中排名前50 名以内的考生,若同时取得我校专业校考合格证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文化分达线后,录取时在我校专业校考成绩上加10 分计入综合分排名。5、在有非美术类相关专

12、业省统考的省市,考生参加相关专业统考成绩在本省当年该专业所有考生中前10 名以内的,若同时取得我校相应专业校考合格证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文化分达线后,录取时在我校专业校考成绩上加10 分计入总分排名。6、上述专业成绩优秀的考生,录取时英语等小分要求可以从原标准降低5 分。(符合要求的考生须在录取一周前提出申请, 并提供有效证明, 未提供有效证明的不予考虑)四、体检标准以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为基本依据。 雕塑、文化产业管理、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无色盲, 其他各专业要求无色盲、无色弱。“艺术设计专业”中的 “高尔夫运动与时尚设计专业方向”,要求男生身高1.70m 以上,体重不超过80 公斤;女生身高1.60m 以上,体重不超过65 公斤。“表演专业 ”中的 “时尚表演与推广专业方向”只招收女生。五、学费和住宿费标准经上海市物价局批准,我校2011 年收费标准为:学费:每生每年22,000 元;住宿费:每生每年1400 元( 4 人一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