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956405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桥》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桥》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桥》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桥》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的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评内容类别:教育教学设计题目:桥的教学设计作者:李海嫄单位:南宁市隆安县那桐镇中心小学联系电话:13597296353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册 桥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特色语言,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

2、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悬念导入,揭示课题: 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那个黎明究竟发生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桥这篇课文,一起去看个究竟。【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一下教学环节的展开打好基础。】二、检查预习情况1请五名同学,按顺序,每人读一个自然段。2纠正读错的字音。3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4本文的主人翁是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三、出示词语:咆哮狞笑放肆没腿深拥戴清瘦沙哑揪出这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认识吗?谁能来读读?(请两位同学读。齐读)老师把这词语分成了两排,上面一排是写洪水的,下面一排是写老汉的。(板书

3、:洪水老汉)请你们在上面一排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也是教师对下一环节学习目标的校正。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有关词句,考察纠正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从感情上对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印象。】 四、学习课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1自由读文,把文读通,把文中能带给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2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随机询问:你干吗害怕?)(1)第一句:像泼,

4、像倒,大雨滂沱,能读得这么轻吗?(2)第二句:洪水已经追着你的屁股了,还能这样无动于衷吗?(3)第三句:一会儿工夫,从脚,到膝盖,到大腿,洪水真是肆无忌惮,把你看到的洪水读出来。(4)第四句:此时此刻,洪水像什么?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样露着狰狞面目的洪水读出来。3、出示课件(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4、课件出示: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板书:如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所有描写洪水的句子,让学生自由谈感

5、受,学生通过抓 “像泼、像倒、咆哮、受惊的野马、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跳舞、狞笑”等重点词语,感受到当时洪水的肆虐与形势的紧急;然后又让学生有感情朗读重点句子,师生评价,找出问题,再齐读,在反复的评价朗读中读出洪水的势不可当,读出形式的危急,学生仿佛看到了铺天盖地而来的肆虐的洪水,为老汉的出场作一个铺垫。】5、多么可怕的洪水啊!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我们来看看村民们是如何逃生的?一起读: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6、想象一下:你拥我挤、跌跌撞撞的人们像疯了似

6、的折回来,会是怎样的表现?7、重组课文,师生再次合作朗读。 那此刻窄窄的木桥在人们心中变成了什么? (变成了生命桥。救命的桥。唯一的道路。唯一能活着出去的一条道路。给人们带来生命的一条道路。 生命的道路。正因为这一座窄窄的木桥此刻在人们心中变成了生命桥,因此当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时读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你拥我挤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疯了似的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五、小结滞留问题 惊慌失措的村民面对突如其来迅猛无比的洪魔,能否平安撤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

7、复习导入 播放洪水录象,再现危急情势。二、整体感知,探究人物 1、谈话导入:此时,全村一百多人生命危在旦夕。在这生死关头,谁出现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大段,边读边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划出文令你感动的句子,在句子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板书:老汉)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成果。 三、互动生成,品读感悟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结合山的画面,感受山的特征。(高大、雄伟、稳、有安全感) (2)抓住“乱哄哄”一词,想象当时情景. (3)对比在山洪暴发时老汉与村民的表现,感受

8、老汉的威严、冷静。体会“他像一座山”这个比喻的丰富内涵。体会老汉的临危不惧,在山洪暴发时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起重要作用。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想想老汉为什么这么说?作为村支书他想到了什么? (2)急着逃生的人们有没有听从他的指挥?从文中找出依据。感受老汉的威严与冷静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 3、第八自然段:A、读着读着,哪个字一下子映入你的眼帘?为什么?(拖)B、老汉如果不拖,会是什么后果?C、把人们又将逼入危险的绝境,读一读:(出示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

9、狞笑声中逼近、逼近、逼近。)D、把老汉逼退危险的句子读出来。E、拖出的是一个小伙子,留下的却是(乡亲们的安全)4、第十二自然段:A、在死亡的边缘,哪些词让你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B、容不得多想,老汉一瞬间闪过脑海最强烈的念头是 。C、朗读导语:容不得多想,请你用读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容不得多想,请你再出点力气去推 容不得多想,请大家竭尽全力去推 5、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1)引导学生把 “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章中去,再次深情地朗诵14-23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2)想象:如果时间就此定格,老汉会对儿子喊什么?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要尊重学生的需要,

10、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而达成这些目标的唯一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品读描写老汉的语句,指导学生研读课文,通过交流促读,读中交流,交流中读,使学生在读悟中探究人物,感悟老汉的形象,体会老汉的崇高精神,为理解课题含义做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6、小结: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学习结尾部分:1、就这样老汉最终没有留下,谁来读读结尾刻骨铭心的时刻?(指名读) 一起记住这永不磨灭的瞬间(齐读)2、让我们再看看老汉,(出示第五自然段: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像一座山。)a、

11、 请你再轻轻地读读老汉。b、当你读到哪里的时候,心会久久难以平静?(木桥前、就要退休的老汉)c、随意指学生回答:就在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老汉就在木桥前,没腰深的水里,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老汉就在木桥前,没到胸膛的水里,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老汉就要退休的老汉,真的完全可以不必费心费力啊,但是 就要退休的老汉,真的完全可以毫无争议地先走一步啊,但是d、这是怎样的老汉啊?(指名学生回答)读这样的老汉五|、总结升华,凝聚感情1、出示:洪水吞没了木桥,吞没了儿子,吞没了老汉,但吞不没的是什么?激情导语:我们什么都可以忘,但不能忘了这样的老汉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

12、的是这生的希望给别人,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老汉精神!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的是这无私无畏,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2、(播放钢琴曲神秘园)五天后,洪水退了。请听故事的最后一部分(播放课文朗读)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你从中听明白了什么?你现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用惊讶、敬佩、悲伤的语气把课文的最后4个自然段读一遍。3、理解课题“桥”的含义。 (1)讨论:此时课题“桥”还仅仅是那座窄窄的木桥吗? (2)汇报交流。(生命桥;不朽的桥梁;党群桥)4、此时此刻,一位优秀的老共产党员感人的一幕幕深深的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精彩的文字表达你此时的

13、感受,讴歌这位舍己为人的英雄。5、小结:是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于职守,他是无愧的;作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舐犊情深。在生死关头,老汉作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设计意图:运用音乐渲染情感、语言描述凝聚情感等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学生此时完全进入到了文章中去,能亲自领悟到这种人间最伟大的亲情,通过质疑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含义,加深了学生对老汉精神品质的体会,使学生走上自主感悟、自主积累、自主提升螺旋式发展的轨道,与作者、作品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六、 布置作业 课外继续搜集感人故事。 七、板书设计: 16 桥 洪水如魔 老汉如山 老支书生命桥 【设计意图:板书是教学中教学内容或思路的浓缩,是文章的思路、教师思路、学生思路三者凝结而成的艺术结晶,层次清楚、主次分明的板书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巩固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