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精品】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1语文第四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95558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精品】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1语文第四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名校精品】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1语文第四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名校精品】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1语文第四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名校精品】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1语文第四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名校精品】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1语文第四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精品】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1语文第四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精品】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1语文第四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精品资料语文广东深圳中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单元验收试卷:第四单元(粤教版必修1)一.基础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篞垣(yun)陨落(yn) 饮马(yn) 斩将搴旗(qin)B.遗施(wi) 擢拔(zhu) 记载(zi) 所向披靡(m)C.缝纫(rn) 踵武(zhng) 謇謇(jin)肆无忌惮(dn)D.葳蕤(ru) 蹑履(l) 惭怍(zh) 相形见绌(ch)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解释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言既遂(顺心,满足)矣,至于暴矣尔卜尔筮,体无咎(怪罪)言彤管有炜,说怿(喜欢)女美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遗留)及尔偕老,老(总是)使我

2、怨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用)徇禄返穷海,退耕力不任(尽,最偏远的)A. B. C. D.3.下列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A. B. C. D.4.下列句子中,不含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 恐年岁之不吾与B.何言复来还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D.何桀纣之昌被兮5.下列加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士之耽兮总角之宴B.乘骐骥以驰骋兮忽奔走以先后兮C.于嗟鸠兮摄提贞于孟陬兮D.君还何所望何以解忧6.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

3、,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诗歌305首,所以也称为“诗三百”,是儒家“五经”之一。普遍运用了风.雅.颂.赋.比.兴的写法。B.“乐府”本指古代音乐机关,汉武帝时设立,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官署,除将文人诗章制成乐曲演唱外,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把乐府官署的诗(包括民间采集的和文人创作的)称作乐府,于是它演变为一种诗体名。C.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收录的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D.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4、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继承了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二.能力题(18分)(一)课内诗歌阅读。(每题3分,共12分)7.“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中“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8.“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作者使用铺陈排比的写法,描写详尽,有什么用意?9.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引用,在诗经中的原意是什么?在短歌行又有什么深刻含义?10.“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诗人为什么要描写这样的景象?(二)课外诗歌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后催租行范成大

5、老父田荒秋雨里,日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家口:家里的人口。11.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12.“病骨虽寒聊免缚”这句话对揭示主题有重要作用,请用一个短语概括它的深刻含意。13.试析结尾“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这两句话的艺术效果。三.提高题(24分)(一)标点14.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3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按作品的性质和乐调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即国风是各国的民歌土乐共160

6、篇大多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周王畿乐歌颂是朝廷祭祀鬼神赞美功德的乐歌舞歌乐调较舒缓(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9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每句2分,共21分)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憕.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 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

7、。”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县令,乡里甚怀之。十五年,拜表致仕,优诏不许。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棱使

8、说书,其所发鏝,棱犹弗之逮也。高祖方锐意释氏,天下咸从风而化。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注释栅:营寨。假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释氏:佛教15.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或短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向本轻来,未有战备 轻:轻视B.中宿而城拔 拔:攻打C.恂恂未尝忤视 忤视:傲视D.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课:督促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徐还授甲,乃可进耳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朝廷授此,非以为饰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D因击沛公于坐,杀之17.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韦睿本性慈爱和颇有学识的一组是( )A.事继母以孝闻 并有乡里盛名B.睿于故旧,无所遗惜 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C.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 其所发鏝,棱犹弗之逮也D.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韦睿的亲戚王%.杜恽在乡里都享有盛名,伯父祖征认为韦睿所写的文章数量虽然少一些,但学问见识却超过他们。B.韦睿尊老爱幼。他孝顺继母,尊重年老的士大夫;抚养侄儿胜过亲儿子,虽年迈,仍用心教育孩子们,因而深受梁武帝的敬重。C.韦睿曾经向君主呈上表文,希望获得官职,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却怀才不遇,请求不被允许。韦睿

10、还敢于质疑经典的要义。D.全国迅速跟从当时的梁武帝,上上下下形成了一心礼佛的风气。韦睿却不愿跟随世俗之风,他的行为大致和往常一样。19.把原文中划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1)汝自谓何如憕.恽?(2)朝廷授此,非以为饰。(3)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四.表达题(共6分)20.揣摩下面句子的修辞和句式,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 ; 。21.给下面一则新闻加标题。(不超过15 字)(3分)国家林业局昨天发布消息说,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6.55,森林面积达到23.8亿亩,人工林保

11、存面积超过7亿亩,占世界人工林总量的26,居世界之首。20多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82.2亿人次,完成义务植树,398.4亿株,造林质量和成活率不断提高。全社会关注林业,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潮不断高涨。五.作文(40分)22.话题设计“美”是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美学辞典中有这样的解说:在日常生活中,美有两种含义。第一种,表示感官愉快的强形式,即美有物质的感性形式,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第二种,是伦理判断的弱形式,即把本来属于伦理学范围的对高尚行为的仰慕.敬重.追求.学习,作为观赏.赞叹的对象。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1.C (

12、A 饮马应为yn,B 所向披靡应为m,惭怍应为zu) 2.B (咎:不吉利;遗:送,赠送;老:共同到老) 3.C.(共事,古代:一起生活;现代:一同工作。作息,古代,偏义词,指工作;现代,工作和休息。便利,古代:吉日;现代:方便) 4.D(A 正常语序:不与吾;B 正常语序:言何:C 正常语序:以秋) 5.D(都是疑问代词,“什么”。A 第一个,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第二个,助词,“的”。B 第一个,连词,表示动作的方式,翻译为“ 地”或不翻译;第二个,介词,在。C 第一个,通“吁”,感叹词;第二个,介词,在。) 6.B(A“风.雅.颂”是内容不是写法。(楚辞并非都是屈原

13、的作品。4 应该是“ 现实主义传统”) 7.兴的写法。(1分)作用:引出后文写女主人公的生活,(1分)并且以桑树的枯黄萎落比喻婚后饱受折磨的憔悴的女主人公,十分生动形象。(1分) 8.正面集中突出刘兰芝的美丽,(1分),为下文县令.太守家向她家提亲作铺垫,(1分),充分反映了刘兰芝镇定.坚强与自尊。(1分) 9.原意是姑娘思念情人。(1分)这里用来比喻作者渴望得到有才能的人。(2分) 10.远离尘嚣.宁静祥和.富有生机的田园生活景象。(1分,只答“ 田园生活景象”不给分)。诗人以这样的生活与官场生活相对比,表达了自己厌恶官场(1分).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1分) 11.秋雨成涝,田地荒废;官府

14、横征暴敛,酷吏苛刻狠毒;天灾人祸逼得农民卖儿卖女水深火热。 12.苛政猛于虎。 13.这两句诗表现了“老父”不得不连续卖女纳租的悲惨遭遇和他的无比悲愤的心情;由老父似乎很欣慰地说出“明年不怕催租苦”更带悲剧性和冷嘲性,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另外,这两句诗出乎意料之外,在于情理之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按作品的性质和乐调不同分为“ 风”.“ 雅”.“颂”三类。“风”即“国风”,是各国的民歌(土乐),共( 篇,大多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周王畿乐歌。“ 颂”是朝廷祭祀鬼神.赞美功德的乐歌舞歌,乐调较舒缓。 15.D(A 轻:轻装

15、B 拔:攻克 C 忤视:正视) 16.D(因:介词,“趁机”。A 乃:副词,“才”/副词,“竟然”。B 者:助词,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的人”. 助词,定语后置标志。C 以:介词,用,拿. 连词,表原因。) 17.C(A说明韦睿的“ 孝”;王懂.杜恽有盛名。B慈爱,仁慈爱人。多指上对下或父母对子女的爱怜,“故旧”并不属此,况且此句侧重写韦睿的疏财。D是写韦睿的第三子韦棱。) 18.D(A 伯父祖征认为韦睿的文章比起王懂.杜恽他们来或许略为逊色 B“抚养侄儿胜过亲儿子,虽年迈,仍用心教育孩子们”不是“ 深受梁武帝敬重”的原因。“ 仍用心教育孩子们”应为“ 仍督促孩子们读书学习”。C.一来应是韦睿上表请求辞官,梁武帝颁发嘉奖诏书不答应他的请求。二来文中没有“ 敢于质疑经典的要义”的内容,原文只是说为儿子解释经史中的疑难要义。) 19.(1)与憕.恽相比,你自己认为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