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初中八年级语文1-2周练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954694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北初中八年级语文1-2周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北初中八年级语文1-2周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北初中八年级语文1-2周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北初中八年级语文1-2周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北初中八年级语文1-2周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北初中八年级语文1-2周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北初中八年级语文1-2周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北初中八年级语文1-2周练习 出卷人沈学生 2012-9-8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积累运用(30分)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阳台的边缘(yn),城市正退潮(co),打着惬意的盹(dn)。日子是织布机上的布,一片片滑下,又一片片接上。日子也如蝶(di),不时地从墙上飘落,幻化成粉,弥(m)漫在每一个鲜嫩(rn)而生动的角(jio)落,又绽放出一簇簇(cu)多彩的花。A. B. C. D.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B.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

2、菇汤浓浓的香味。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扬州的城市节特色。D.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为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B.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C气温骤降,红军官兵身上还是单衣薄衫,一个个噤若寒蝉,不过还要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D.这家印刷公司落实了减员增效的方案后,当月就扭亏为盈,收到急功近利的效果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3分)( )A为了孩子

3、的成长成才,家长不惜花重金请家教或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可以 说是无所不为。B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C肇庆作为一座旅游名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 光游玩。D儿童节前夕,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赴天津希望小学,为那里的师生上了一节别开生面 的音乐课。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座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宜居地。B在亿万注视下,刘翔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成为首个获得百米跨栏比赛冠军的亚洲人。C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D-般而言,身体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

4、上取决于我们平时是否注重锻炼。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3分)A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才,家长不惜花重金请家教或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可以说是无所不为。B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C肇庆作为一座旅游名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D儿童节前夕,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赴天津希望小学,为那里的师生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A、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或者干尽了坏事。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以改为“费尽心机”。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这座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

5、,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宜居地。B在亿万注视下,刘翔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成为首个获得百米跨栏比赛冠军的亚洲人。C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D-般而言,身体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是否注重锻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A、用语重复,“环境优美”包含“空气清新”。B、缺少成份,在“亿万”后加上“观众”。C、不合逻辑,应该为“无时无刻不”。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加点字填写汉子,(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扬州,运河古道见证着你千年的cng桑,汉唐遗址jun刻着你盛世的辉煌,亭台楼阁yng绕着你月夜的箫声,铁路机场驰chng

6、着你美好的梦想。 7.阅读关于“板桥道情”的讨论帖,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一楼:汪曾祺先生在故里杂记里,写到民间艺人怀抱渔鼓,手打筒板,唱板桥道情“老渔翁,一钓竿”二楼:接着是“靠山崖,傍水漪,扁舟往来无牵绊,沙鸥点点清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 高歌一曲斜阳晚,一刹时波摇金影, 猛抬头”最后四个字忘掉了。三楼:这部是最后,这只是十首送情词中的第一首“派霸”,我上传一幅渔翁图给你们看着。四楼:多美啊!谁给这幅画起个有诗意的名字呢?五楼:第二首词是“樵夫”,后面还有“头陀”“道人”“书生”“乞丐”等。六楼:“头陀”什么人啊?七楼: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好像都是头陀(1)下文是西游

7、记中孙悟空与樵夫的对话。接着孙悟空还向樵夫打听什么地方?他要干什么事?(2分)行者近前作礼道:“樵哥,闻讯了。”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行者道:“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樵子道:“正是” (2)二楼记不清的那一句,与“一霎时波摇金影”是对偶诗句,请在下面空格内补写四个字,使该句与上句构成对偶。(2分)蓦抬头 (3)下文划线的句子是解说“扬州道情”的。请问运用了哪种说法?有什么作用?(3分)道情脱离原先的宗教色彩而回归市井后,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流行。扬州道情是其中重要的一支。许多文人也为道情作词,最著名的就是郑板桥所作的道情词,即板桥道情。 (4)根据示例,从“渔翁”唱词中选一句词

8、作为渔翁图的名字,写一则回复四楼的帖子。(4分)【示例】我选“高歌一曲斜阳晚” 这句唱词作为渔翁图的名字。你看,忙碌了一天的渔翁正面对着夕阳的余晖,纵情放歌呢,这种画面与“高歌一曲斜阳晚”所创造的意境相符,词和画都流露了豁达、乐观的情怀。 (二)阅读 (20分)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

9、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

10、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这里游

11、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可以挟妓或打牌。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A“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B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

12、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选自白华旬刊,有删改)18.【整体感知】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开篇解题,先对“扬州”宁人称道,再写“扬州的夏日”令人怀想,层次清晰。B.北方发了大水,文章却说“这并不能算是有水”,主要原因是作者非常讨厌水灾C.第段两次写到“下船”,第段两次写到“下河”,前后呼应。D.本文之中多出出现“闲”字,表现了朱自清先生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和向往19.【清静体验】阅读第段,摘录原文相关词句补全下表。(4分)景点主要特征对比衬托之物小金山a 金山法海寺(连夜督促匠人造成,挥汗吃(肉),倒也不坏B 五亭桥c 天下之桥d 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档得轮廓,闲垒在堂上,可以太目它处20【语言品味】(1)第段“小船悠然地漂过去”一句中“悠然”,换成“慢慢”好不好?为什么?(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