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总统”孙中山》导学案 (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954491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衣总统”孙中山》导学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布衣总统”孙中山》导学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布衣总统”孙中山》导学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布衣总统”孙中山》导学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布衣总统”孙中山》导学案 (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衣总统”孙中山》导学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衣总统”孙中山》导学案 (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布衣总统”孙中山导学案杨思明 编辑整理【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传记的有关常识。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的生活经历,思考孙中山的生命价值,体会其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3、以本文为例学习并掌握传记阅读的步骤和方法。【重点和难点】1、重点:布衣与总统的关系,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2、难点:对“布衣”、“剪辫”、“睡狮”的理解。【学法指导】(一)“布衣总统”孙中山是一篇传记,文章以小见大,通过记叙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他甘于淡泊的非凡品质。因此,学习本文,我们要从“布衣”切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衣食住行的角度感受孙中

2、山的人格魅力,进而认识自我、重塑自我,并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可分为初读感知、分析探究、拓展迁移和巩固练习四个阶段。(二)传记的阅读步骤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查字典,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衙( )门 长袍( ) 马褂( )锡( )制

3、 卤( )水奢( )侈( )三字帖( ) 字帖( ) 侍( )从妖氛( ) 下咽( )2、查字典,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布衣: 独具风格: 血气方刚: 天高地厚: 水泄不通: 3、知人论世。(1)孙中山简介: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

4、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同年8月,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帝制,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孙中山名文,

5、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国国父,中国三大伟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主要创始人。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香山县。1892年在香港学医,后在澳门、广州行医。1894年组建兴中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选为临时政府总统。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组织中华民国政府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消息传来,举国悲痛,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三民主义介绍: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6、。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后来,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后制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走近作者: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作品有许世友传奇孙中山大传毛氏三兄弟宋美龄全传宋氏三姐妹贺氏三姐妹民国岳父等,风格通俗。可见他在我国传记文学创作上的扛鼎地位。1990年他以自己的稿费设立了“李耳文学基金会”,有人称:“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写传记文学不写陈廷一

7、不行。”二、课堂学习与研讨(一)整体感知1、文章围绕“布衣总统”四字,是怎样选择和组织材料的?2、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孙中山的性格特征?3、结构图解 房间:不大 住 摆设:数目少,简单 简朴 外面:客厅兼饭厅 衣 改学生装为中山服(中山服的由来) 朴素整洁 生活简朴外表整洁(表里如一) 食俭约 反:唐绍仪 伍廷芳行 总是悄悄出巡不惊扰民众,不事张扬制止巡官挥刀驱人群亲民淡泊 (二)合作探究1、18-22段这部分写了剪辫子与唱军歌的场面,没有了这部分内容也完整,也能表现孙中山悄然出行的作风,为什么还要写?有什么作用?2、孙中山一生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但节选部分选琐事逸事,如他创制中山

8、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津津有味等,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事例来写孙中山?【学习后记】【达标检测】(一)基础训练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字帖(ti) 卤(l)水鸡 扉(fi)页 侍(sh)从B、蔓(mn)延蜚(fi)声 追溯(s) 衙(y)门C、下咽(yn) 瓜蔓(mn)商榷(qu)街坊(fang)D、奢侈(shch) 扼()要 万顷( qng) 铭(mng)记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饮食也很 ,常常是四菜一汤。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 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9、 困难当然很多,但革命政府 华丽宫殿。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 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了名片。 A简单 简单 无需 竟然 B简朴 简朴 无须 竟至 C简朴 简单 无需 竟至 D简单 简朴 无须 竟然3、下列加点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B仅此一点,就使唐绍仪对孙中山肃然起敬。C剪下辫子的人们人声鼎沸着,端出一碗碗热腾腾的肉面来。D孙中山被围在水泄不通的圈圈里,行动不得。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人大代表说,乱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之一就是有关领导在看问题的

10、方法上是错误的。B目前,无论是国内建筑界,还是一般的知识阶层的社会大众,人们对建筑批评似乎还是保持着一种漠然,建筑艺术远未如其他艺术那样,形成活跃而健康的批评氛围。C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D布什政府一向致力于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当然可以大张旗鼓地炫耀一番。(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话说清末名臣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积极推行新政,孙中山对他极为推崇。一次,孙中山出洋回国,途经武昌,特地到总督衙门求见。孙中山掏出自己那张只印有姓名、籍贯的名片来,在背

11、面写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字样,交门官递上去。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了名片。 孙中山接过名片一看,只见背面写着“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明白,这是张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买账。血气方刚的孙中山来了个照“礼”回敬,在名片背面又写上“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再请门官送进去。张之洞一见,大为吃惊,立即吩咐迎见孙中山,并以大礼相待。由此可见,孙中山虽为“布衣”,却早怀大志。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临时总统府设在前清的南京总督衙门内

12、。孙中山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墙上挂着中国大地图和世界大地图。书桌上除了文具和要处理的公文以外,还摆着一些书籍。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厅,兼做饭厅。本来黄兴要给他调换房子,他却说:“困难当然很多,但革命政府无须华丽宫殿。如无合适的旧房,搭设棚屋也无不可总统不是皇帝,而是公仆!” 孙中山穿衣服也很朴素。他以前是穿西装,做临时大总统以后,他便把当时流行的学生装安上翻领,改成四个口袋的一种新式服装来穿。他就职临时大总统就是穿这种衣服。有一回秘书问他:“您哪里弄来这套衣服?”他含笑回答说:“这个样式是我创造的,既大方,又好看,又便宜,以后要提倡穿这种衣服。我们中国人穿长袍马褂已不合时代了,穿西装又穿不起,穿这衣服最好。”“中山服”就是这样来的。 孙中山的日常生活十分有条理,有规律。他起得比一般人早,用冷水洗脸。每天早晨总要把一天内将做的重要事情简单地记下来。他非常重视仪表的整洁,每天早晨都要刮胡子,刷衣服,出门的时候,还要对着镜子把头发梳好。他外表的整洁与内心的有条理是一致的,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有过烦躁不安的表情。5、解释词语:一介儒生:血气方刚:6、读下列对联,说说对联有哪些基本特点?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