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起)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95422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起)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昼夜交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三起)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昼夜交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三起)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昼夜交替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起)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昼夜交替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起)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昼夜交替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昼夜交替教学目标 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试验; 2、知道昼夜的成因; 3、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相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昼夜改变的缘由。难点:依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教学打算 老师打算:昼夜交替的图片,投影仪、地球仪等。 学生打算:手电筒,小地球仪,搜集“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有哪些不同的观点”资料。教学过程一、比较思索: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1、师:在连续24小时(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中,会出现哪些现象?(白天和黑夜)2、出示校内(或周边村庄)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学生观赏美丽的景色。 师:关于昼夜现象你有那些感爱好的问题? 3、学生沟通:

2、 (1)昼是什么意思?夜呢?昼夜交替是什么意思?(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不断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2)昼夜交替时动植物有哪些改变? (3)昼夜交替时人们的生活规律是怎样改变的? (4)昼夜交替是否与地球、太阳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5)昼夜交替的成因是什么呢? 师:今日,我们就来探究关于昼夜交替的成因。 二、模拟试验:相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1、嬉戏活动: (1)师: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逝,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状况? (2)、学生探讨并沟通。(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围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师:那你认为昼夜现象究竟

3、是什么缘由形成的呢?(以上三种状况,会是哪一种?) 2、老师演示试验: (1)用地球仪和投影仪做昼夜交替的试验。学生视察。 (2)师:依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当朝哪个方向转动?(逆时针转动。) (3)启发学生质疑:在这个试验中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值得留意? 生1:我们要在地球仪上找一个地方作标记,假设我们就在这个地方,作为观测到对象。 生2:我们要细致视察做标记的地方昼夜会不会改变,怎么改变的? 3、你们能设计一个模拟试验来说明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 4、学生试验,沟通操作留意点。 生1:把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生2: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射出的光“包围”地

4、球仪。 5、学生分组探讨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交替出现。) 三、探讨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1、师:我们视察转动的地球仪,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早晨?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黄昏? 提示:先找到“昼夜交界线”,(这是教学本部分的关键)然后再推断;留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夜晚。 完成小练习: 小组试验,在横线上写出国家或地区的名称。 当_是白天时,_是黑夜,_是早晨,_是黄昏。 2、拓展思索:假如2019年北京

5、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当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提示:要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与我国的位置进行对比;还要考虑地球自转方向。学生分组探讨汇报,师作适当介绍: 生1:德国人会在白天(下午1点)看到实况直播。(德国与我国的时差为-7小时)生2:美国人看实况直播和睡觉只能选其一了。(美国与我国的时差为-13到-16小时)生3:澳大利亚会在晚上10点看到实况直播(澳大利亚与我国的时差为+2小时)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美国主见将2019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篮球、田径的决赛放在早上8:00进行。 四、信息沟通 1、师:就“昼夜交替”的话题,自古以来人类

6、有哪些不同的观点。(结合课前搜集到的学问信息和书上第8页的内容进行沟通。) 生1:古代中国人认为: 生2:古希腊学者认为: 生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 生4: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认为: 2、小组探讨后班级沟通:这些观点当中哪一种更加可信?找出这几种观点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3、沟通: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4、师:了解了这些资料之后,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生1:人类的饮食起居与昼夜交替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 生2:我们的学习不要停留在阅历上,要敢于提出质疑,辨析,不轻信权威。敢于通过试验来探究大自然的规律。 生3:科学史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相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五、作业 布置学生写探讨昼夜交替的科学小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