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辐射供热技术规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95352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辐射供热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面辐射供热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面辐射供热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面辐射供热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面辐射供热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面辐射供热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辐射供热技术规程(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GJ142-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冃U言本规程是根据建设部建标 84号文件 关于印发二00 -二00二年度工程建设城 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本规程主要由以热水为热媒和以发热电缆为热源的,地面辐射供暖工程中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调试验收等几方面内容组成。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展开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调查,总结了多年来的经验,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单位和行业专家的意见

2、,对主要内容和指标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对稿件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充实后,最后由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规程的具体解释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 各单位和个人在使用本规程时,如发现有疑难问题或有意见和建议,请随时函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标准规范室(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 30号;邮编:100013 )。本规程以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的第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如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沈阳市华新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热能系、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

3、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铜业协会(中国)、北京瑞迪北方暖通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施一德室内设备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新技术中心、北京狄诺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华宇通阳光智能供暖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源亚太化学建材有限公司、锦州奈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久立耐火电缆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上海东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徐伟、邹瑜、陆耀庆、赵先智、黄维、董重成、宋波、邓有源、曹越、万水娥、 田巍然、于东明、李小红、白金国、史凤贤、黄艳珊、周磊、李岩、罗才谟、徐宝春目次1总则 22术语 2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 43.1 一般规定 43.2低温热水地面辐

4、射供暖系统地面构造作法 43.3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供暖热负荷计算 53.4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地面散热量 53.5加热管系统的设计 63.6分、集水器及附件的设计 63.7加热管水力计算 63.8热计量和室温控制 84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材料 84.1 般规定 84.2加热管管材 84.3分、集水器及连接件的质量要求 94.4隔热材料质量要求 95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施工 105.1 一般规定 105.2绝热层的铺设 105.3加热管的安装 105.4填充层的施工 115.5面层的施工 115.6卫生间的施工 126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检验、调试及验收 126.1 一般规

5、定 126.2施工方案及材料、设备检查 126.3施工、安装质量验收 136.4水压试验 136.5调试与试运行 136.6竣工验收 147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 147.1 一般规定 147.2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地面构造作法 157.3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供暖热负荷的计算 157.4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地面散热量 157.5发热电缆系统设计 167.6电气设计 178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材料 188.1 一般规定 188.2隔热材料质量要求 188.3发热电缆及温控器质量要求 189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施工 189.1 一般规定 199.2绝热层的铺设 199.3发热电缆

6、的安装 199.4填充层的施工 209.5面层的施工 209.6卫生间的施工 219.7温控装置的施工 219.8安全施工和成品保护 2110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检验、调试及验收 2210.1 一般规定 2210.2施工方案及材料、设备检查 2210.3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第一章总则第为了规范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第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内,以热水为热媒或以发热电缆为热源的,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第 进行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

7、准、规范等的规定。第二章术语第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 floor radiant heating )以温度不高于60C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第分、集水器(manifold )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回水的配、集水装置。第 面层(surface course)建筑地面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表面层。第 找平层(toweling course )在垫层或楼板面上进行抹平找坡的构造层。第 隔离层(isolating course)

8、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第填充层(filler course)在绝热层或楼板基面上设置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用的构造层,用以保护设备并使地面温度均匀。第 绝热层(insulating course)用以阻挡热量传递,减少无效热耗的构造层。第 防潮层(moisture proofing course )防止建筑地基或楼层地面下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第 伸缩缝(expansion joint)补偿混凝土填充层、上部构造层和面层等膨胀或收缩用的构造缝。第 铝塑复合管 (polyethylene-aluminum compound pipe)内层和外层为交联聚乙烯或聚乙烯、中间

9、层为增强铝管、层间采用专用热熔胶,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加热管。 根据铝管焊接方法不同, 分为搭接焊加对接焊两种形式,通常以XPAP或PAP标记。第聚丁烯管(polyebutylene pipe)由聚丁烯-1树脂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B标记。第 交联聚乙烯管 (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pipe)以密度大于等于0.94g/cm3的聚乙烯或乙烯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通过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使其线型的大分子交联成三维网状的大分子结构的加热管,通常以PE-X标记。按照交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PE-Xa)、硅烷交联聚乙烯(PE

10、-Xb )、电子束交联聚乙烯(PE-Xc )、偶氮交联聚乙烯(PE-Xd。)第 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olypropyle ne random copolymer pipe)以丙烯和适量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P-R标记。第 嵌段共聚聚丙烯管 (polypropyle ne block copolymer pipe)以丙烯和乙烯嵌段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P-B标记。第 耐热聚乙烯管 (polyethyle 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 nee pipe)以乙烯和辛烯共聚制成的线性中密度

11、乙烯共聚物,添加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的一种热塑性加热管。通常以PE-RT标记。第 黑球温度(black globe temperature)由黑球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数值,习惯上也称实感温度。第发热电缆(Heating cable)以供暖为目的、通电后能够发热的电缆,通常由发热导线、绝缘层、接地屏蔽层和外鞘等部分组成。第 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Heating Cable floor radiant heating )将外表面允许工作温度上限为65 C的发热电缆埋设在地板中,以发热电缆为热源加热地板,以温控器控制室温或地板温度,实现地面辐射供暖的供暖方式。第发热导线(heat ing con duc

12、tor)发热电缆中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金属线。第 绝缘层(Insulation of a cable )发热导线之间或发热导线与接地屏蔽层之间的绝缘材料层。第接地屏蔽层(Screen)包裹在发热导线外并与发热导线绝缘的金属层。其材质可以是编织成网或螺旋缠绕的金属丝,也可以是螺旋缠绕或沿发热电缆纵向围合的金属丝或金属带。第外鞘(Sheath)保护发热电缆内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如腐蚀、受潮等)的电缆外壳层。第 室温温控器( Thermostat with room sensor)能够感应房间空气温度,用以调节房间所需温度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第 地温温控器(Thermostat with floor

13、sensor )能够感应地板温度,加以控制调节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第 双温温控器( Thermostat with air & floor sensors )能够同时感应房间空气温度和地板温度,加以控制调节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第 固定卡子(Tube clamps )将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直接固定在绝热层上的塑料卡钉。第 扌带(fixi ng )将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固定在木格栅或钢丝网上的固定带。第三章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第1节一般规定第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 C,不应超过60 C,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 C。第采用低温热

14、水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表表3.1.2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C)区域特征适宜范围最高限值人员经常停留区 24-26 28人员短期停留区 28-30 32无人停留区 35-40 42浴室及游泳池 30-33 33第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第无论采用何种热源,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和热源系统相匹配;同时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满足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运行与调节的需要。第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工图设计文件

15、应以施工图纸为主,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加热管布置平面图、分、集水器、地面构造图等内容;2. 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热源及热媒参数、加热管技术数据、规 格(公称外径X壁厚);标明使用的具体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以及绝热层材料的导热 系数、容重(密度)、规格、厚度等;3. 平面图中应绘出加热管道的具体布置形式,标明敷设间距、各环路编号、加热管的管径、 计算长度等。第2节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地面构造作法第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地面结构,宜由基层(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找平层、绝热层(上部敷设加热管)、伸缩缝、填充层和地面层组成。可参见附录A。1. 当工程允许地面按双向散热进行设计时,各楼层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