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951124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留守学生之家”是一个新生事物。“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是一个探索性的工作。随着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在我省的持续深化,社会对留守学生日益注重,“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资阳团市委自今年4月以来,开始启动“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工作。至今,我市已建成62个“留守学生之家”。 为进一步理清思路,推动我市建“家”工作,我对“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的相关问题实行了一些思考,现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一、 关于建立“留守学生之家”的目的: 通过建立“留守学生之家”,使留守学生们有课余学习、游戏、活动的最佳场所,有效地减少家长无力管教的后顾之忧。通过组织志愿者与学生结

2、对,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爱,引导留守学生们成为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的小主人,使留守学生之家成为留守学生的心灵家园、温馨港湾和爱心小屋,开辟出一条“绿色关爱通道”,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温暖这些缺少亲情的孩子们,给予他们最真诚的关爱和协助。 二、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应具有的五种功能: 补充家庭教育的不足,做好与学校教育的衔接,起到补位的作用。 2、教育:通过组织的义务家教、兴趣辅导、一对一帮扶和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留守学生受到教育。 3、疏导:通过设立亲情电话、视屏聊天、开通“阳光信箱”,定期实行谈心、谈话、家访,老师对日记实行认真点评、“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等活动,使留守学生的

3、心灵得到呵护,即时地实行心理疏导,给留守学生心灵的慰籍。 4、激励:通过展开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让“留守学生”在“家”里找到自信、学会关爱、增强勇气、体验成长的快乐。 5、 维权:当“留守学生”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即时启动预案,实行紧急处理,防止事态的恶化,更好地保护“留守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应具有的“五性”: 一是公益性: 体现在对服务对象的无偿服务上; 二是自愿性:体现在留守学生参与活动的自愿性和“留守学生之家”的管理人员的自愿性上; 三是自主性:体现在“留守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上; 四是长期性:体现在“留守学生之家”展开活动的日常

4、性和连续性、系列性上; 五是趣味性:体现在“留守学生之家”展开活动应与留守学生特点相适合,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具有吸引力上; 四、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创建中应把握的五个关键环节: “瓶颈”资金:坚持当地党政拨一点、上级团组织补一点、社会各界筹一点的办法解决。 “基础”设施: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依托现有资源,整合社会资源,为“留守学生”活动提供场地,添置爱心电话、爱心饮水机、爱心风扇、爱心书屋、爱心玩具等一系列爱心设施,将管理制度上墙,在醒目位置悬挂“留守学生之家”的标识,满足“留守学生之家”运转的基本物质条件。 “关键”机制:要逐步完善“留守学生之家”的组织领导制度、部门定点帮扶制

5、度、设施管理使用制度、志愿者招募制度、“留守学生”情况动态管理制度、“留守学生”紧急事件应急办法、“留守学生之家”活动制度、“留守学生之家”考核验收、社会评价制度,完善“留守学生之家”的工作运转机制。 “支柱”人员:一是抓好“留守学生之家”负责人的培训和指导,协助协调筹备、展开工作中的问题;二是抓好“留守学生”基本情况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三是抓好“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并按专长实行分组,担任“留守学生”的“义务家长”、落实“一助一”帮扶,有计划地展开活动;四是抓好“留守学生”的隔代监护人、老师、在外父母与留守学生和“代理家长”之间的沟通,构建留守学生的社会关爱联络。 “灵魂”活动:“留

6、守学生之家”展开活动的质量和频率、留守学生的参与面、受益面和提升率是对“留守学生之家”成效的检验。要使活动长期展开而且要有持久的吸引力,需要“留守学生之家”要有展开活动的中、长期规划和每周安排,需要将活动的场地拓展、延伸至农村的村、组乃至中心户,社区的小区、院落,学校的班、组;需要志愿者使用所长、根据自身特点,展开留守学生喜爱的各类活动;还需要引导组织“留守学生”建立自己的团(队)组织,增强自我管理和主动参与,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留守学生之家”活动的展开无固定模式,总的要求是因地制宜、小型分散、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尊重留守学生的人格、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贴近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五

7、、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创建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和发展趋势: 一是处理好统一标准与体现特色的关系,努力实现“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方式的多样化:在社区、农村、学校建立的“留守学生之家”,应按照市上制定的“六个一”、“七个一”、“八个一”的标准进行创建,但同时也要体现自己的特色,不强求千篇一律。 二是处理好公益性和吸引力的关系,努力实现“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理念的人性化:“留守学生之家”的公益性使人们对其不会有更多的苛求,但从长远来看,要将其培植成共青团的一个品牌,尤其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必须以人为本、立足自身,增强“留守学生之家”的吸引力。在场地的选择、“爱心设施”的投入、活动的设计安排、结对人员的选

8、择等环节,都要体现出对“留守学生”的人文关怀。 三是处理好差异性与互补性的关系,努力实现“留守学生之家”的一体化:每个“留守学生之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资源,但也都有自己的局限,要探索建立以外出务工父母所在地为主的“留守学生父母联谊会”,以“留守学生”和志愿者为纽带,加强本区域、行业间和跨区域、跨行业“留守学生之家”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联谊会”的联络,使“留守学生之家”之间资源共享、人员联动、工作互动,实现资源的整合,为“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是处理好志愿者的专业性和广泛性的关系,努力实现“留守学生之家”志愿者队伍的多元化:要吸纳更多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机关、企事业

9、单位干部职工、学校领导、教师、乡镇、村团委书记、大中小学生,社区居委会干部、“五老志愿者”,加入到关爱留守学生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兼顾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性和广泛性。尤其要做好志愿者 “一对一”长期结对工作。 五是处理好自立与“借力”的关系,努力实现“留守学生之家”建设保障机制的社会化:要树立项目化、社会化的理念,多争取外界支持。“留守学生之家”可自建,也可与企业联建,由机关援建,由个人捐建;既要争取资金、设施、物品的投入,也要争取项目支持或通过办理“联盟优惠卡或免费卡”,为留守学生特别是特困留守学生在生活、学习、消费、医疗、维权中得到实惠,进一步壮大“留守学生之家”的实力,增强其服务能力。 六是要处理好建设与宣传的关系,努力实现“留守学生之家”评价机制的科学化:在不断加强“留守学生之家”自身建设的同时,要通过各种媒体,畅通各种渠道,使“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得到社会的理解、关注和支持,使优秀的“志愿者”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使更多的群众了解、信任、赞赏“留守学生之家”,达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目的,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更好地推进“留守学生之家”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