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94790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会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唯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本身才能的时机。许多学校也积极鼓舞大学生多接触社会、理解社会,一方面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才能;另一方面能够积累工作经历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能够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征询题以及提出处理方法,使大学生

2、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本人的专业技能,寻找开展的时机。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征询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无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而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名,其中广州大学名,中山大学1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名,华南理工大学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名,大三学生15名。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表达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征询

3、题进展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征询卷进展调查,发放征询卷共份,收回有效征询卷5份。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觉察,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能够学到许多珍贵的东西。“存在确实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不管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本人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能够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往常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如今都成为了大学生们能够接受的工作。 有5的同学认为假设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确实实是到企事业单位进展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如今大学生

4、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校园销售(14)、当餐厅效劳员(%)等简单、不需要特别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本人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的人认为完全或根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在实习或工作中6%的人满意本人的课外实践才能;1%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预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历”,占了总数的%,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本人为主要目的。如

5、今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特别重了,钱尽管是一定要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历对今后就业时有所协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征询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仍然特别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会选择周末。有1人认为在不阻碍学习的根底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人特别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时机,%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养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调查结果分析:在调查中觉察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

6、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拟,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通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而,他们意志往往比拟脆弱,克服困难的才能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认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征询题,责任认识和诚信认识成为不少地点采纳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养教育,加强和改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理解社会、效劳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才能和动手操作才能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效劳的主旨,同时把本人在学校

7、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明白本人的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作。如今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特别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同意或者不支持本人的小孩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如此,学校所倡导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就未能够到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严密联络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本人出发,致使大学生本身社会阅历

8、和实践经历缺乏,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效劳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阻碍学习能够积累经历能够为以后的工作打根底。关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场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今后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因而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质量,提高才能。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习惯力更强,但关于学生,社会习惯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构造

9、的搭建,即知识构造、专业构造的搭建,为了打工阻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因而,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开展演化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开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立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

10、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才能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以上的农民有所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此能够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拟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假设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效劳、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