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活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945913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活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活动春节的民俗众多,我省南北地区过年习俗差异很大。那么你知道 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吗?今天, 为大家推荐安徽过新年的风俗活动。池州的街头处处洋溢着傩文化的气息,傩的艺术本身和文化内涵 深入人心。记者在梅街镇姚街村看到,正月初头,村庄家族祠堂中,鞭炮、 锣鼓喧天,鸟铳齐鸣。田间地头劳作一年的老实巴交的农民,擦净傩 舞面具,邀上宗族师承技艺的同乡,有声有色有模有样表演开来,这 种蕴有请神祭祖、驱邪纳福为目的的古老民间文化,一次次焕发出久 违的生机。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舞时大多 锣鼓伴奏,节奏明快,这种东方古典雕塑艺术的自然美吸引了不少外 地市民慕名而至

2、,这种祈福纳祥的傩戏饱受赞誉。安徽淮南春节习俗:大年初一听故事大年初一上午,在淮南市田 家庵区曹庵镇桃花源戏楼下茶馆,里里外外围了数百名居民,大家在 一起津津有味地听故事。讲故事的可是镇里的名人;78 岁的“民间故 事讲述家”轩传林。“下面的客官,请喝杯茶,歇个脚,听我给大家摆个故事。摆啥 故事?打起那个竹板精神爽,列位客官听端详。展护卫武艺强,江湖 道上美名扬,可偏偏就是有人不买账。这人气势太张狂啊,你们知道 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江湖上人称锦毛鼠那个白玉堂。”轩传林三两句 语言就吸引了台下观众的注意,他绘声绘色的表演,赢得大家的阵阵 掌声。坐在台下81 岁的杨家康自豪地告诉记者,淮南有着丰富

3、的曲艺 文化积淀,“故事家家户户讲,男人讲,女人讲,小孩子也能讲。”安徽颍上春节习俗:吃到硬币饺子会吉祥在皖北颍上农村,年三 十的午饭才是一年中的团圆饭,这顿饭都要在自己家里吃。吃过团圆饭,家里的女人们就开始张罗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动;包 饺子。先是准备饺子馅,饺馅分荤、素两种,年三十的晚上吃荤馅的, 年初一一天都要吃素馅的。据老人们说,年初一家里不能吃荤,所以 要准备足够的素馅饺子够一天三顿的。这时候家里主妇们就各显神通 了,把素馅饺子包成各式各样,最受欢迎的就是元宝(就是一种两个 饺子皮合起来包的圆形饺子),有的周围还捏上花边,一般元宝的数 量和家里的人数一致,就是说家里有几口人,就要包几个元

4、宝,这样 就能保证家里每个人的碗里都会盛到一个元宝。其中一个元宝中间会 被特别加上一枚洗干净的硬币,据说吃到包了硬币的元宝的人一年里 都会财运亨通。安徽饮食文化安徽风味包括皖南、沿江、沿淮之地的菜点特色。 皖南菜点是安徽风味的主要代表。它包括黄山、歙县(古徽州)、屯溪 等地。皖南菜肴讲究火功。以善于烹制山珍海味而闻名,芡大油重, 朴素实惠,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取用木炭小火炖、煨而成, 汤清味醇,原锅上席,香气四溢。皖南虽然水产不多,但烹制经腌制 的“臭桂鱼”知名度却很高,以后也传到合肥地区。它以烹制河鲜家 禽,讲究刀工,注意色、形、善用糖调味,以烟熏菜肴别具一格。沿 淮菜包括蚌埠、宿县、

5、阜阳等地风味,菜品讲究咸中带辣,汤汁味重 色浓,并贯用香菜佐味和配色。安徽著名的风味菜点有:无为熏鸭,毛峰熏鲥鱼,符离集烧鸡、 石耳炖鸡、方腊鱼、咖喱蚌肉、云雾肉、荠菜圆子、耿福兴酥烧饼、 绿豆煎饼、蝴蝶面等。皖中、皖南两个地区隔江相望,在地理环境上颇有相似之处:同 有丘陵地带,可大面积种植水稻;同有山区,可产林茶、杂粮等;同有 河湖,多产水鲜。因而两个地区人民的饮食习俗也大体相似。主食;皖中皖南人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山区人民还要兼吃一部分 杂粮。徽州地区生产的稻花米,作饭香软,出饭率高,已推广到其他 地区食用。宣州等地区的血红糯米,被视为补品,已成为城市群众争 购的粮食。因糯米性粘,平时不用来

6、作饭,只是留做节日酿甜酒、制 年糕,改善家庭饮食等。每日一日三餐,早餐城镇居民多吃大米稀饭,辅之以各种早点, 如大馍、油条、包子(肉包、糖包、豆沙包),糯米粉做的糍糕、烧麦 及烤山芋等。农村群众早餐吃干饭。中餐和晚餐城镇居民大都吃干饭, 在农村农忙时期,一般都在早饭后带上干粮上工,还要顺便带些咸菜 和一瓶开水。中午就不回家吃饭。农村晚餐有干有稀。夏天晚上,多 在农家的禾场上吃饭。一张小桌,放上几样小菜,全家人围桌而坐。 到了冬天的晚上,堂屋的火塘里燃着熊熊的炭人,火锅内煮着两三样 菜蔬,叫“一锅熟”,火塘边烤着玉米粑或米粉粑。全家围火塘而坐, 边烤火,边吃晚餐。城乡群众对晚餐都比较重视。食品多

7、种多样,除用纯米做饭外,还有山芋饭、菜饭(将萝卜或 芥菜、白菜等切碎在锅边蒸熟,放入油盐,和饭而食)、豆饭(将豇豆 等和饭煮食),用玉米粉和大米煮饭,称为“金玉良缘”。如有剩饭, 可做水泡饭、炒饭(以鸡蛋炒饭为多)。另外还有大米稀饭、菜稀饭、 山芋稀饭、豆子稀饭、玉米稀饭、南瓜稀饭、糯米稀饭等。皖西太湖 县一带,善于加工锅巴。干饭吃完之后,留下锅巴,将米汤倒入锅中 煮之,叫“锅巴粥”。还可将锅巴焙黄,装入瓷罐,用热肉汤泡食。 也可以把锅巴用油炸一下,充作早点。安庆一带的重油锅巴,尤为一 方风味名食。这种锅巴香酥可口。老年人牙齿差、消化力弱,农村人 便用小罐煨饭,饭中放入少量肉屑及油盐,这是供给

8、老年人的特殊饭 食。此外,农村的某些手工业工人(如铁匠),也往往用吊锅煨饭吃。皖中皖南地区除油条、烧饼等一般早点外,各地还有一些传统点 心,有的不只是做早点,也是宴客的佳点。如:大救驾、小红头、双 冬肉包、蟹黄汤包、庐阳汤包、冬瓜饺、油酥饼鱼皮蟹黄饺、山粉圆 子、小笼肉蒸饭、瓠子饼、三河米饺、香椿馃、黄豆肉馃、毛豆抓饼、 油炸臭干、干丝等。除上述名点外,皖中、皖北各城镇还有全椒的酥 笏牌、鸭油烧麦、蚕蛹酥、脆炒面、蝴蝶面、蟹锅贴、深渡包袱、豆 皮饭、混汤酒酿元宵、舒城笼糊、油堆、鸡血糊、芋糯麻团、荠菜圆 子、蓑衣圆子、绿豆火腿粽子、梅干菜烧饼、柳叶包子、示灯粑粑、 荸荠糕、赤豆猪油糕等。这些点心,其粮食原料主要是面粉、糯米及其他杂粮,配料则就地取材安徽春节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