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热处理工艺复习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939216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热处理工艺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热处理工艺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热处理工艺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热处理工艺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热处理工艺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热处理工艺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热处理工艺复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热处理工艺复习题一、 填空题1. 钢的热处理工艺由 加热 、 保温 、 冷却 三个阶段所组成。2. 热处理工艺基本参数: 加热温度、气氛、冷却方法、热源 。3. 钢完全退火的正常温度范围是 Ac3以上2030 ,它只适应于亚共析 钢。4. 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 ,它主要适用于 钢。5. 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对亚共析钢是 ,对过共析钢是 。6. 当钢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原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则MS点越 ,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就越 。7. 改变钢整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有 、 、 、 四种。8. 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 ,回火温度越高,钢的强度与硬度越 。9.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

2、包括 、 、 等三个阶段。10. 欲消除过共析钢中大量的网状渗碳体应采用 ,欲消除铸件中枝晶偏析应采用 。11. 低碳钢为了便于切削,常预先进行 处理;高碳钢为了便于切削,常预先进行 处理;12.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按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分为 、 、和 三种。而且感应加热电流频率越高,淬硬层越 。13. 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钢的表层淬火,只能改变表层的,而化学热处理既能改变表层的,又能改变表层的。14. 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一定深度的淬透层的能力,称为钢的淬透性。淬透层通常以 的深度来表示。15. 中温回火主要用于处理_ _零件,回火后得到 组织。16. 45钢正

3、火后渗碳体呈 状,调质处理后渗碳体呈 状。17. 形变热处理是将塑性变形的 强化与热处理时的 强化结合,使成型工艺与获得最终性能统一起来的一种综合工艺。二、单选题1. 电阻炉空载功率小,说明炉子热损失: A)小 ;B)大;C)厉害;D)可忽略不计。2. 检测氮碳共渗零件的硬度时应选用:A)洛式硬度计;B)维氏硬度计;C)布氏硬度计; D)肖氏硬度计。3. 可控气氛炉渗碳时排出的废气:A)必须燃烧后排放;B)不燃烧直接排放;C)通入水中排放; D)通入碱水中排放。4. 在生产中,用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最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A)完全退火; B)正火;C)不完全退火;D)回火。5. 气体渗氮

4、的主要缺点是:A)周期太长;B)劳动强度大;C)硬度低;D)渗层浅。6. 镗床主轴通常采用38CrMoA1钢进行:A)氮碳共渗;B)渗碳;C)渗氮;D)渗硫。7. 确定碳钢淬火加热温度的基本依据是:A)Fe-Fe3C相图;B)“C”曲线;C)“CCT”曲线; D)淬透性曲线图。8. 为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38CrMoAl钢制造的氮化件预先热处理应采用:A)退火;B)正火;C)调质;D)渗碳。9. 高速钢淬火冷却时,常常在580600停留1015分钟,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这种操作方法叫做:A)双介质淬火;B)等温淬火;C)分级淬火;D)亚温淬火。10. 某零件调质处理以后其硬度偏低,补救的措施

5、是:A)重新淬火后,选用低一点的温度回火;B)再一次回火,回火温度降低一点;C)重新淬火后,选用高一点的温度回火;D)再一次回火,回火温度提高一点。11. 钢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层深度,主要取决于:A)钢的含碳量;B)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C)感应电流频率;D)感应电流电压。12. 为增加T12钢的强韧性,希望控制淬火马氏体的含碳量,减少孪晶马氏体的相对量及获得部分板条马氏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热到接近Accm,充分保温后淬火;B)快速加热到稍高于Ac1,保温较短时间后淬火;C)加热到Accm以上,充分保温后淬火。D)加热到Ac1以上,Ac3以下充分保温后淬火。13. 齿轮进行渗碳处理+

6、淬火回火,获得表面组织如下:A)低碳马氏体(LM);B)回火高碳隐晶马氏体(PM); C)PM + 残余奥氏体();D)M+粒状渗碳体。14. 铸钢件一般要进行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处理温度较高,是为了:A)促进扩散过程,加速转变;B)抑制扩散过程,保持稳定;C)提高元素偏聚程度;D)与上述过程无关。15. 中碳结构钢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热处理工序是:A)正火+中温回火;B)正火+高温回火;C)正火+低温回火;D)淬火+高温回火。16. 工件在水中淬火冷却的过程中会依次出现:A、蒸汽膜、沸腾、对流;B、蒸汽膜、沸腾、传导;C、沸腾、蒸汽膜、传导;D、沸腾

7、、蒸汽膜、对流。17. 在热处理生产中应尽可能避免在钢的组织中出现的组织是:A、上贝氏体;B、下贝氏体;C、过冷奥氏体;D、马氏体。18. 低碳钢为便于加工,常预先进行:A、淬火;B、正火;C、球化退火;D、回火。19. 亚共析碳钢亚温淬火常用的最佳温为:A)Ac11020;B)Ac31020;C)比Ac3略低;D)比Ar3略低。20. 调质处理就是: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21. 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方法的基本区别是:A加热温度;B组织变化;C改变表面化学成分。22. 渗氮零件在渗氮后应采取: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D.不需热处理

8、。23. 直径为10mm的40钢其整体淬火温度大约为:A750;B.850;C.920。24. T12钢消除网状渗碳体应采用:A. 正火;B. 球化退火;C. 去应力退火;D. 完全退火。25. T12钢改善切削加工性应采用:A. 正火;B. 球化退火;C. 去应力退火;D. 完全退火。26. 20钢锻件改善切削加工性应采用:A.完全退火;B. 球化退火;C. 去应力退火;D. 正火。27. 用于1300以上的热电偶材料是: A)铜-康铜;B)铂铑-铂铑;C)镍铬-镍铝;D)铁-康铜。28. 钢在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a.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b.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c.奥氏体

9、的起始晶粒度。29. 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a.回火马氏体;b.回火屈氏体;c.回火索氏体。30. 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是:a.Ac1+3050;b.Accm+3050;c.Ac3+3050.31. 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a.钢材本身的碳含量;b.钢中奥氏体的碳含量;c.钢中碳化物的含量。32. 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钢的淬透性将:a.降低;b.提高;c.不改变。33. 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a.冷却速度;b.转变温度;c.碳含量。34. 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选用:a.高淬透性钢;b.中淬透性钢;c.低淬透性钢。35. 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

10、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采用:a.水中淬火;b.油中淬火c.盐水中淬火。36. 若要提高淬火时淬硬层深度,应采取:a.选择高淬透性钢;b.增大零件的截面尺寸;c.选用比较缓和的冷却介质。37. 45钢为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应进行a.淬火+低温回火;b.等温淬火;c.淬火+高温回火。38. 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a.亚共析钢;b.共析钢;c.过共析钢。39. 扩散退火的目的是:a.消除和改善晶内偏析;b.消除冷塑变形后产生的加工硬化;C.降低硬度以便于加工。40. 钢的渗碳温度范围是:a.600650;b.800850;c.900950。三、问答题1. 为什么要对钢件进行热处理?2. 零件加热时的入

11、炉方式有哪些,对热应力和加热效率分别如何影响?3. 退火的目的是什么?生产上常用的退火有哪几种?指出每种退火工艺的应用范围。4. 对于25#钢,有哪些工艺可以获得F+P的组织? 5. 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工艺,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1)经冷轧后的15钢板; (2)ZG35的铸钢齿轮; (3)具有片状珠光体的T12钢坯;(4)弹簧钢丝(强化的)经冷卷成的弹簧;(5)消除60钢锻件的过热组织; (6)低碳钢钢丝多次冷拉之间; (7)T10刚车床顶尖锻造以后。 6. 指出下列钢件正火的主要目的以及正火后的显微组织? 20钢齿轮;45钢小轴;T12钢锉刀。7. 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产

12、中应如何选择正火及退火?8. 为什么亚共析钢经正火后,可获得比退火高的强度与硬度?9. 在生产中常用增加珠光体数量的方法来提高亚共析钢的强度,为此应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为什么?10. 下列零件应选用何种热处理工艺:(1)Wc=0.2%,要求适当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2)Wc=1.2%,要求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3)Wc=1.2%,要求提高硬度和耐磨性。(4)Wc=0.45%,要求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5)Wc=0.6%,要求具有好的弹性。(6)钢丝冷拉后硬度高,要求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11. 何谓去氢退火?其工艺特点如何?12. 亚共析钢热处理时快速加热可显著地提高屈服强度

13、和冲击韧性,是何道理?13. 热轧空冷的45钢钢材在重新加热到超过临界点后再空冷下来时,组织为什么能细化?14. 常用的淬火介质有哪些?说明其冷却特性、优缺点及应用范围。15. 共析钢加热到相变点以上,用图1所示的冷却曲线冷却,各应得到什么组织?各属于何种热处理方法?图116. 有四个碳素钢试样进行淬火:(1)Wc=0.3%,加热至Ac1与Ac3之间;(2)Wc=0.45%,加热至Ac3以上(3050);(3)Wc=1.2%,加热至Ac1以上(2030);(4)Wc=1.2%,加热至Accm以上(3050)。适当保温后水中淬火,哪个试样硬度最高?哪个试样硬度最低?说明其原因。17. 简述冷却介质的选择原则18. 用45钢制造一根10的轴和一根100的轴,用相同淬火工艺淬火,试问两根轴的表面硬度是否相同?淬透层深度是否相同?19. 淬透性和淬透层深度有何联系与区别?影响钢件淬透层深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0. 分析图2的实验曲线中硬度随碳含量变化的原因。图中曲线1为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过共析钢加热到ACCM以上淬火后,随钢中碳含量增加钢的硬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