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首件施工总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935938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箱涵首件施工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箱涵首件施工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箱涵首件施工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箱涵首件施工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箱涵首件施工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箱涵首件施工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涵首件施工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工程概况12、资源配备22.1机械配置22.2人员配置23、施工工艺及方法43.1施工工艺流程43.2施工过程及方法43.2.1测量放样43.2.2基坑开挖53.2.3砂砾垫层施工53.2.4基础施工53.2.5底板施工63.2.6箱身及顶板施工83.2.7混凝土养生及拆模103.2.8外观质量评定114、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25、施工总结121、工程概况海安至启东高速公路HQ-HM1施工标段路线起自K90+760,路线向东南方向布设,上跨临海连接线、S335省道、老通吕公路、运北河(等外)、通吕运河(规划级),终点为K97+750。本标段共设置通道9道、圆管涵4道、盖板涵6道、箱涵

2、4道。K97+363.5钢筋混凝土箱涵,涵长48.62m,净宽4.0m,净高3.0m,斜交角度45,涵顶平均填土高度2.10m,具体结构断面如下。图1.1 纵断面图图1.2 平面图 图1.3 洞身断面图 图1.4 洞口立面图K97+363.5箱涵主要设计参数见下表:K97+363.5箱涵主要设计参数表序号中心桩号涵洞形式孔数-孔径/m斜交角度/长度/m涵顶填土高度/m地基容许承载力/kPa1K97+363.5箱涵1-4.0*3.04548.622.10135K97+363.5箱涵主要工程数量表如下:K97+363.5箱涵主要工程数量表5%石灰处治土(m)砂砾垫层(m)M7.5浆砌片石(m)混凝

3、土(m)带肋钢筋(t)隔水墙、洞口铺砌、锥坡C30翼墙、箱身C20基础翼墙、箱身369.51131.0875.96266.7924.584.9672、资源配备2.1机械配置K97+363.5箱涵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进场时间备注1混凝土搅拌站90型台12016年5月2混凝土搅拌站60型台12016年5月3箱变315KVA台12016年9月4罐车12m辆42016年10月5泵车37米台12016年10月6汽车吊25t台12016年10月7挖掘机SY200C台22016年10月8装载机50台12017年3月9平板车9.6米辆12017年3月10发电机50KW台12017年3

4、月11电焊机7.5KW台32017年3月12空压机7.5KW台12017年3月13高压水枪套12017年3月模板冲洗14振动棒50型台32017年3月15水泵20kw台22017年3月2.2人员配置人员配置计划表序号职务(工种)数量姓名备注1生产副经理1人向钱均2安全副经理1人周尚勇3技术员1人王坤4质检员1人陈义5试验员1人高方军6安全员1人刘飞7测量员1人李军8钢筋工7人9模板工5人10砼工4人11电工1人12普工6人合计31人3、施工工艺及方法3.1施工工艺流程箱涵施工工艺流程图3.2施工过程及方法3.2.1测量放样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放出箱涵中心线,再根据箱涵中心线确定出基坑开

5、挖边线,撒白灰做好标记,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进行基坑开挖施工。3.2.2基坑开挖根据放好的开挖边线,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并用人工配合清理基底和边坡,开挖至基底标高。基坑开挖底宽按每侧垫层外放宽30cm,坡度为1:1。基坑靠近便道侧用脚手管进行封闭围挡,外侧悬挂警示标志。3.2.3砂砾垫层施工换填完成后,测量放样确定基础位置和标高,在涵洞基础范围内,填筑砂砾垫层。洞身端部填筑厚度为80cm,中部填筑厚度为50cm。2017年5月3日完成砂砾垫层铺设,并通知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砂砾垫层施工3.2.4基础施工砂砾垫层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放样出箱涵基础边线,按设计图纸对模板进行拼装

6、、固定。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复核,并对混凝土顶面进行标记,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浇筑基础混凝土。在砼浇筑前将模板内的杂物等清除,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振捣棒按照先边角后中间的原则振捣密实,基础砼浇筑时按图纸要求设置基础沉降缝,沉降缝位置按图纸设计布置,相邻沉降缝分段施工。浇筑完成后及时对顶面进行覆盖洒水养生。2016年5月3日基础模板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完成混凝土基础施工。设计方量为21方,实际使用方量为23方。C20基础施工3.2.5底板施工(1)底板钢筋绑扎钢筋在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堆存,运至施工场地进行安装。下料成型用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加工,加工成型的材料存放符合下垫上盖要求。钢

7、筋绑扎时,先架立骨架筋,在骨架上标明其它钢筋位置,再逐一绑扎其余钢筋。底板施工时,先安装好底板钢筋,所有墙身钢筋全部预留(两外侧钢筋预留1385mm,两内侧钢筋预留2415mm)。钢筋的交叉点采用直径0.7mm的铁丝扎牢,无绑扎钢筋的铁丝丝头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钢筋在绑扎完毕后严格控制保护层的厚度,采用砂浆垫块,垫块每平米不少于4个,梅花形布置,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底板钢筋绑扎(2)底板模板支立箱涵第一次浇筑底板及底板以上30cm墙身,安装模板时,保护层采用砂浆垫块,用2cm厚的沥青木板预留伸缩缝。在混凝土浇筑前对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合格率达100%,底板模板经监理工程师验

8、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底板厚度及保护层检查(3)底板混凝土浇筑2017年5月9日进行底板混凝土施工,设计方量为78方,实际使用80方,混凝土浇筑时用罐车运到现场,泵车泵送入模,现场混凝土塌落度为155mm,混凝土的供应满足泵车的连续工作,泵送的间歇时间不超过15min。浇注时,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时间不少于30s,每个部位振捣完成后边振边渐渐提出振捣棒。混凝土在定浆前进行二次人工抹面,完毕后及时进行了覆盖养生。本次底板浇筑开始时间为7:00,结束时间为11:09,抹面完成时间为14:20。

9、底板混凝土浇筑 塌落度检查3.2.6箱身及顶板施工(1)内模支立2017年5月15日开始内模支立,为保证两次浇筑有良好的结合面,将接缝处进行进行凿毛处理,把混凝土表面浮浆及松软层全部凿除,并将凿毛处理后的混凝土面用洁净水冲洗干净。墙身模板采用西湖竹胶板,竹胶板的厚度15mm,内模拼装时,严格控制模板的轴线、垂直度、标高及平面尺寸。内模安放时两头带线控制模板整体线形。侧墙模板垂直度由铅锤进行控制。箱涵的墙身内模及箱顶模板采用满堂式支架,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在顶板底模下设置调高底托,控制顶板标高。 顶板模板满堂支撑 接缝处凿毛(2)箱身及顶板钢筋绑扎2017年5月22日开始钢筋绑扎,钢筋绑

10、扎时,先架立骨架筋,在骨架上标明其它钢筋位置,再逐一绑扎其余钢筋。安装斜分布区钢筋时,注意伸缩缝的预留位置。钢筋安装应符合表相关标准。钢筋绑扎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箱身钢筋绑扎及保护层垫块安装 顶板钢筋绑扎内底模冲洗(3)外模支立2017年5月30日开始外模支立,外模拼装时,严格控制模板的轴线、垂直度、标高。模板安放前首先放出箱涵边线,再进行模板拼装、加固。侧墙模板垂直度由铅锤进行控制,并用三段式止水拉杆进行调控,三段式止水拉杆竖、横向间距均为0.6m,底排螺杆距底面不得大于30cm,螺杆直径为14mm。模板加固时,竖向采用单钢管,间距为30cm,横向采用双钢管,间距为

11、60cm,两侧翼墙加斜向支撑进行固定,斜撑间距为1m。模板的接缝拼接应平整,拼缝填塞抹平,确保不漏浆。支模时保证模板顺直不倾斜,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模板安装完后用,用水准仪调整各部位标高,用铅垂配合全站仪调整倾斜度。模板支立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箱涵模板加固(4)混凝土浇筑2017年6月2日进行箱身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为9:17,结束时间为16:01。用时6小时44分钟。砼浇筑时用砼罐车运到现场,用泵车泵送入模, 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坍落度检测,坍落度为140mm。混凝土分层浇筑,第一层浇筑50cm,使振捣棒全部没入混凝土内,第一次浇筑完成后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使

12、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时快插慢拔,顶面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插入距顶板底模约5cm,无漏振或重捣现象。振捣时当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时,缓慢抽出振捣棒。设计方量为187方,实际方量为189方,共计16车。箱涵混凝土浇筑3.2.7混凝土养生及拆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初凝后,及时覆盖,并洒水养护,同时将现场制作的两组试块进行同条件养生。2017年6月7日上午10点开始拆除箱身侧模板,6月8日上午将现场同条件养护试块拿回试验室进行强度检测,满足顶板底模及拆除条件开始拆除内模。拆下

13、的模板立即清理保养,并码放整齐。 箱涵覆盖养生 同养条件试块强度检测 模板清理 毛边修整3.2.8外观质量评定6月9日,在项目部及总监办完成外观质量自评、复评后,中心试验室组织对K97+363.5箱涵进行终评,评定等级为3A,达到首件评分等级。中心试验室组织外观质量终评4、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箱涵基坑底部有明水改进措施:严格按照海启指工(2016)5号文要求,有积水及渗水时及时采取水泵抽水,渗井或井点降水措施,严禁带水作业。(2)混凝土供应不连续改进措施:混凝土浇筑前,加强与搅拌站的沟通,明确浇筑时间,发料间隔时间,确保混凝土供应连续,避免出现冷缝。(3)局部位置有漏浆改进措施:加强现场过程管理,对模板拼缝出严格检查,不满足施工要求的不得进行混凝土浇筑。(4)振捣时快时慢改进措施: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对振捣工人的现场教育。(5)布料的均匀性改进措施:加强与泵工的沟通,要求泵工严格按照现场施工人员的指挥进行移泵。(6)现场半成品的堆放改进措施:严格按照海启指工(2016)5号文要求,对施工场地进行硬化。施工现场的模板、机具分类分区堆放整齐。5、施工总结(1)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垫块的个数及布置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好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筑前保护层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2)模板支立时必须严格控制模板的拼接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