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数学新课标经典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933958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初中数学新课标经典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初中数学新课标经典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初中数学新课标经典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初中数学新课标经典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初中数学新课标经典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初中数学新课标经典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数学新课标经典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程标准?考核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2、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根本素养。3、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开展。4、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开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5、?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方面

2、具体阐述。力求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开展所必须的数学的根本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思想、根本活动经验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表达“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7、?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的根本思想主要指: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8、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

3、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表达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根底;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测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10、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 11、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学习和改良教师教学。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局部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时机,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第二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4、 12、“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填空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

5、根底课程,具有根底性、普及性和开展性。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 地开展。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8、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9、?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1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 、验证、推理与交流

6、等数学活动。二、填空题。 45%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表达“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

7、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 几何直观 与推理能力。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思想、根本活动经验。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根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根底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

8、全面、持续、和谐开展。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C,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时机。 A、探究式 B、自主式 C、启发式 D、合作式2、?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B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A、空间图形 B、图形与几何 C、几何与直观 D、图形与直观 3、推理一般包括 C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D、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4、“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A、一 B、二 C、三 D、四 5、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B A、3-4

9、题/分 B、1-2 题/分 C、2-3 题/分 D、8-10 题/分 6、在第二学段知识技能方面要求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C的意义。 A、分数 B、小数 C、负数 D、万以上的数 7、在第二学段情感态度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养成D、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A、克服困难 B、解决问题 C、相信自己 D、乐于思考 8、B的含义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识别或者举例说明对象。A、理解 B、了解 C、掌握 D、经历 9、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教材可以展现C的过程。A、“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

10、解验证 B、“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C、“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D、“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 10、D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 A、文本资源 B、社会教育资源 C、生成性资源 D、信息技术 二、选择(1-10题为单项选择题,11-15题为多项选择题)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 A. 联系生活学数学 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开展2、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到达和谐开展的三维目标是( B )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教师成长 D. 情感、态度、价值观 3、 以下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11、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C过程。A. 交往互动 B. 共同开展 C. 交往互动与共同开展5、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A的动词。A. 过程性目标 B. 知识技能目标 7、 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C ) A. 强调探究性学习 B. 强调合作学习 C. 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D. 强调ST

12、S课程设计思想 8、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B ) A. 学生是开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9、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 ) A. 认知内驱力 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10、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A ) A. 及时复习 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 D. 分数复习 1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B,C 的过程。A. 生动活泼的 B.主动的 C.富于个性 D.被动的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 之上。A. 认知开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13、义务教

13、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表达根底性、普及性和开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B,C。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14、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B。A.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B. 鼓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良教师的教学15、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开展学生的A,B,C,D,E。A. 数感 B. 符号感 C. 空间观念 D. 统计观念 E. 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开展 C、交往互动、共同开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C A、成绩 B、目的 C、过程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