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杨氏之子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93200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杨氏之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杨氏之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杨氏之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杨氏之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杨氏之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杨氏之子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写6个生字,会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具准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收集古代幽默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要是我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怎么回答?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进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从中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悟语言表达中透出的智慧。我

2、们先去认识谁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言,言简意赅。二、读通课文,读懂故事1、下面请同学们再读几遍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现在开始。 、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通过教师的范读,纠正读破的句子。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3、禽。、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结合课文的理解,说说课题怎样理解更为准确。三、熟读课文,体会语言的妙处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言精妙?精妙在哪里?你从他们的对答中体会到了什么?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板书:杨氏之子杨梅孔君平孔雀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

4、能力。 2、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 3、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4、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边读边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把巨子补充完整。 5、师生配合表演。 6、指名表演。 、回忆我们是如何学习这篇课文的? 四、拓展阅读同学们课下可以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在哪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