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屋面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931969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屋面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混凝土屋面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混凝土屋面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混凝土屋面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混凝土屋面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屋面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屋面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混凝土屋面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方法【摘要】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的裂缝、因温度收缩、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引起的占全部的85%以上。因荷载作用引起的占15%左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旦发生结构裂缝就想到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也不能把责任全归罪施工单位,应从组成混凝土材料本身,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查找原因,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屋面混凝土的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预防措施的介绍。【关键词】屋面裂缝,预防控制【 abstract 】 cast-in-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roof cracks, due to the

2、 temperature shrinkage, basic uneven subsidence caused by deformation will occupy more than 85% of the total. for loads of cause about 15%. have the tendency that year after year rises, once structure cracks did not reach the design thought of concrete strength, also cant take responsibility blame a

3、ll construction unit, should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concrete material itsel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rea for the reasons, m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crete to roofing reason of crack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

4、es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 roofing crack, prevention and control一、混凝土原材料的原因我国现水泥质量与世界接轨。满足了工程建设需求的早强型水泥,其硅酸钙和铝酸钙的含量比过去水泥的提高,比表面积增加大;随着技术进步,在建筑中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越来越高,由上世纪80年代平均采用c20c30提高到c3oc40。认为强度越高越安全,高强混凝土没有什么坏处。于是大量使用过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方便于施工采用梁柱与板采用同等高强混凝土。而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方法使用高强水泥,降低水灰比和增加水泥用量等手段。就混凝土特性来讲采用大表面积c

5、3s和c3a含量高的水泥,会造成水化热升高和混凝土收缩变形增大。泵送混凝的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和塌落度的增大、高强度水泥含量提高,骨料粒径的减小、用水量及砂率等都比现场拌制混凝土有明显提高。以及各种外加剂使用,导致混凝土收缩及水化热比现场拌制混凝土有较大的增加,收缩时间延长。现行规范中使用粗骨料连续级配的粒径通常在0540。工程中通常选择粒径大的骨料,可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采用0540的比0525的骨料相同水灰减少水泥20/m3用量。不仅减少水泥的用量,而且骨料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但工程上使用粗骨料空隙越来越大达不到连续级配,由于只关注混凝土强度仅限于最大粒径的控制,粗骨料的比例没有重

6、视。导致混凝土收缩裂缝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一旦开始有裂缝随着温差、相应荷载及时间推移等各种因素影响将会形成较大的裂缝。二、设计构造的原因从工程实际分析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屋面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受力不合理、结构计算错误或者楼板偏薄,梁截面偏小、配筋率低、没有考虑装修荷载等。这些原因造成裂缝是危机安全的,必须加固处理。在现实中这些裂缝现象非常少,是因为设计软件的普及和设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但处于安全角度考虑,较多设计人员保险起见采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迁就施工方便使板梁柱用同等级混凝土。而过高等级的混凝土收缩和水化热会提高,将导致混凝土面裂缝的发生。设计人员对屋面的温度及应力不够重视,保温、隔热

7、层设置不当或厚度不够,很容易受温差而引起开裂、或设计伸缩缝设计不当镶固过死无滑动也会导致屋面因收缩应力或温差而引起开裂。屋面的边缘约束太大未采取阻开措施使楼板在温度应力下收缩约束应力共同作用下在板中部出现垂直于长度的裂缝,或在楼板边角出现45斜角裂缝,这些均属于贯穿性裂缝,施工中出现比较常见。一些工程的设计在砖混结构中采用现浇屋面,出于圈梁兼过梁及抗震原因圈梁截面与梁同宽,墙边支座按剪支假定计算,支座配筋采用构造配筋a6200,而在施工屋面板时候会同梁同时浇筑,使楼板实际受力与配筋不一直。当屋面板跨度大时会在支座边缘产生裂缝,同时也会在板上出现收缩裂缝。有些设计没有考虑板受力配筋及边约束对建筑

8、边角柱或构造柱照成的裂缝后果。才导致没有加设构配筋造柱的处理措施。导致切角斜缝较大。对比较悬殊的不等跨连续板来说,设计未按实际长度计算,完全按经验配筋会照成中部小跨板面负筋部长度不够出现小跨版开裂现象。三、施工质量控制原因经常因实际板厚达不到设计厚度,照成板的刚度不足,使受力筋和混凝土应力过大而产生的裂缝。由于保护层太厚照成正负受力钢筋之间有效高度不足,钢筋无法发挥最佳应力导致板出现裂缝。施工操作时的踩踏钢筋导致筋位移、施工赶进度、加快末班周转。拆除底模过早、养护部到位、过早在板面堆放重物,都会导致板开裂影响结构安全。一旦出现这种现像立即采取措施。其一、屋面找平厚都用的是素混凝土度过厚,其抗裂

9、性较差,温差收缩变形及其容易开裂其二、现浇混凝土板中多用pvc管作为预埋穿线管,表面光滑富有弹力,在于混凝土粘接不牢,在浇筑混凝土时容易位移,在板厚小于100时贯穿,这些管线部位就出现贯穿性裂缝的形成。底板的钢筋保护层垫块的过少、固定不当也会照成底板开裂。其三、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或在一定荷载作用下,板低支撑变形过大,会使楼板混凝土终凝前产生塑性裂缝。这些缝在拆模后会出现干缩,随着温度变化影响逐渐变大。其四、采用泵送混凝土具有较大的黏聚性和流动性,使现浇板的塑性开裂比现场自拌更加严重。在浇捣中模板的松动,振捣的不密实,漏振,过振都将会影响钢筋的走向或构件的形状有关塑性沉降开裂。这样现象多出在混

10、凝土浇筑后30分钟到180分钟之间。在这段时间不加以覆盖,板表面水分蒸发过快,由于失水过快,剧烈干燥导致收缩变形.混凝土板就会产生不规则的龟裂及塑性收缩裂缝。其五、在有些工程中配置混凝土,用高强水泥配置低强度混凝土,仍然采用废除的水泥标准,由于最小水泥用量的限制,采用42.5r水泥配置c20混凝土,水灰比超出0.6或更高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加大版面的裂缝严重性。其六、据养护实践统计14d的养护比3d的养护混凝土收缩量减低25%。环境的湿度越高收缩量就越小。这一结果仍然还得不到施工单位的重视,居多项目都很难保证完全养护到位。新的标准规范生产配置的水泥增大了混凝土本身的收缩量,施工中见到超出规范上

11、的楼板裂缝不足为怪。四、现浇屋面裂缝的控制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屋面裂缝的产生,要着重从原材料、设计、施工三个主要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按设计要求及工程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应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保证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方水泥用量配置屋面混凝土。粗细骨料经过试验测试,连续级配,尽可能使用大的骨料,满足泵送混凝土同时,采用粒径较大的石灰岩碎石及天然卵石,细度模数m=2,.83.0的中粗砂。可减少水与水泥用量及混凝土的收缩量。严格控制水灰比。试验证明水泥所需要的水量只占水泥重量的20%25%,单方用水量增加50%,干燥收缩增加100%。混凝土配置采用高效减水剂

12、及优质粉煤灰的掺入,能提高混凝土和易性、耐久性和减少收缩。尽量少用早强剂型外加剂和膨胀剂。因为膨胀、早强剂早期需水量比较大,养护不及时而导致缺水混凝土的裂缝量增大。二、设计质量的控制设计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质量安全意识、熟悉规范要求、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对施工图纸审核仔细,改变以往产生的裂缝对设计无关的错误观念。为了减少收缩,要对混凝土外加剂掺量、水泥的种类及用量提出相关要求,限制施工的随意性。要对屋面板周边采取约束,防止因约束应力的加大而导致板开裂。如可在屋面板下层设放射筋45斜角裂缝。设置屋面的保温层、隔热层的厚度合理,温度缝要留置正确。三、施工质量的控制浇筑板面混凝土前必须设控制线,

13、施工抹压时拉线抹平;拌制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要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钢筋品种、直径、数量、位置、保护层要绝对精准,找平层混凝土厚度要符合规定。预埋管件要牢固可靠模板支撑要稳定,支撑底部要设垫块,板缝符合规范要求。浇筑混凝土时布料分布均匀,严禁过振或漏振现象,分层浇筑时在终凝前二次振捣;为防止塑性沉降裂缝注意观察重振,缩短二次收面时间。混凝土抹平后立即覆盖浇水保湿,防止水分流失。养护混凝土的时间不小于14d,板面不得过早上人及堆放材料设备。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五、结语混凝土的开裂时不可避免的质量通病,影响因素很多方面,程度也大不相同,但是原材料、设计、施工及监理是保证质量,控制裂缝产生的关键原因,只要认真控制各个环节,目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