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经白话注解生活经验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930923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忠经白话注解生活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忠经白话注解生活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忠经白话注解生活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忠经白话注解生活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忠经白话注解生活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忠经白话注解生活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忠经白话注解生活经验(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忠經黃庭禪創辦人 張慶祥 2010寫於中嶺山禪院前言忠經是後漢馬融所著,古人說忠孝兩全,馬融因有感於孔子寫了孝經,而獨缺忠經,因而補之,使忠孝的德行得以兩全。忠的造字是心上放個中,即是處處保持不偏不倚、大公無私的存心,能夠捨已從人、捨小取大,處處關心團體或公眾利益的意思。而中這個字也有核心、主軸、根本的意思。內心時時不離一個利益大眾、公平無私的核心主軸,不失這個根本,這便是忠的意思。忠乃忠孝節義四大聖道之一,其用處遍及任何層次的生活領域,並非只是某個特定族群的人才用得上。可惜自古以來眾生長期統治在諸侯或帝王專制政體下,逐漸被一群拍君王馬屁的人,把忠這個字解釋作臣對君的專利品!因此一提到忠的對象

2、,便誤會只是對一個君盡忠而已,然後又把忠的最高表現誤解成只是一個死字,致使不明聖道之人,認為忠道既已不合時宜,又在強人所難,故不是望而生畏,便是斥為迂腐。所以要想發揚忠道,必先認清這個忠字的本來面目,才不會有所偏差。現在我們根據古籍,參酌今情,給忠這個字下一個更廣泛的定義:忠,乃是對天地、國家、人民、君上、學術、信仰、職守、家庭及自己,都至公無私,始終如一,誠實不欺,任勞任怨,不避危難,盡心竭力的負責完成份內義務之美德。簡單的說,忠就是公心,忠的反面為私心,故沒有私心就是忠。因此,在古聖先賢的眼中,忠這個字並非只是去事奉一個人,或只是為了達成一個私我的目標而已,而是能夠公平的去維護大團體的目標

3、才叫忠。有了這個定義後,讓我們對忠的本意,有更正確的瞭解,這樣才不至於把忠看成是一個迂腐又無法適用於生活的陳腔爛調。雖然忠就是公心,這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可就分出以下幾種等級了:(一)耿耿精忠。例如岳飛,對國家的忠心耿耿,無話可說。(二)赤膽忠心。例如包公辦案不畏權勢,大公無私。(三)忠直硬氣。例如文天祥的正氣歌。(四)忠而不苟。好比雖沒什麼大貢獻,卻能持身非常公正廉節的人。(五)半忠半奸。這種人能做出些對大眾有貢獻的事,但卻偶而也會做些陰私的事。(六)小忠為大忠之賊。例如能夠忠於一人而卻罔顧大眾的利益,就像黑道為兄弟的逞凶鬥狠去兩肋插刀,以至危害社會,還自以為是耿耿忠心等等。由於對忠這個字的

4、誤解,以至使現代人每當提到要為公司盡忠,還是要為上司盡忠、甚至為國家盡忠時,都會有一種”吃虧”的感覺,不然就是有著封建、迂腐的感覺,這使得現代人對一個公司、團體、任何人、甚至自己的國家,都不屑去盡忠,甚至連一點最基本的敬意都沒有!然而在內心裡面對人對事都有個忠直公正的存心,究竟對自己有利?還是有害呢?傳統固有的人生訓誨,強調好心有好報,但這樣的教誨,在科學昌明的今日社會,難道只能一種道德教條,無法以科學方法來證實嗎?美國一位心理醫生大衛霍金斯在(Power vs. Force)這本著作裡所公開的數據,讓我們大開眼界,知道善惡報應還真有其科學根據呢!這本書裡面讓我們知道情緒能量是有頻率的,我們這

5、個世界上所有的固體都是由旋轉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有著不同的振動頻率,我們的人身也是如此。大衛霍金斯,經過二十年長期的臨床實驗,其隨機選擇的測試對象橫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包括各種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年齡的區別,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數據資料。他把人的情緒頻率映射到1-1000(100Hz100000Hz)的範圍,他發現任何導致人的振動頻率低於200(20,000Hz)的狀態會削弱身體,而從200到1000的頻率則可以使身體增強。霍金斯發現,誠實、同情和理解的意念,改變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進而改善身心健康。邪念會導致最低的頻率,當你想著下流的邪念,你就在削弱自己。其研究

6、又發現,心情頻律常在250以下者多得癌症。在250以上者,身心大多比較健康。這結果真是令人人大開眼界,原來存心對人的影響是如此的巨大!茲摘錄其主要項目如下:1.羞愧恥辱:202.惡念譴責:303.冷漠絕望:504.憂傷懊悔:755.恐懼焦慮:1006.渴求慾望:1257.憤怒怨恨:1508.驕傲輕蔑:1759.勇氣肯定:20010.信賴:250(中性)11.溫和希望樂觀:31012.寬恕原諒:35013.理性諒解:40014.關愛尊敬:50015.安詳平靜:54016.喜悅快樂:60017.開悟正覺:7001000依照上面這個表格,只要內心對人對事常存著忠敬的心,頻率範圍起碼已經在500以上了

7、,那不是非常有益健康嗎?這麼說來,古人強調做人要寬恕、要有愛心、對人對事要忠敬等等,不都是有很深切的道理嗎!為什麼在進入忠經本文之前,我要先提到這篇科學報告呢?因為現代人一提到忠,不是把它視為非常迂腐封建的想法,就是把它看成是騙人去當走狗的技倆,因此哪裡肯去想想忠經對社會、國家及個人,有什麼好處呢?現在有了這篇科學證據之後,起碼我們已經知道內心存著忠,對個人的身體是有莫大好處的,至於對公司、團體、社會、國家的效用有多大,就讓我們跟著忠經的步伐,一窺古聖先賢的偉大胸襟與智慧吧!天地神明章第一天就是天神。地就是地祇。神明指的是天神地祇之外,一切星辰山川諸神。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徵天休,忠之道也。

8、休:美好的。從前在天下極太平的時代,有個極好的治理、管理的風範,做上位的,做下位的,都同心同德,因此,感動天心,各種美好的祥瑞都來相應,這就是忠的力量所致。天之所覆,地之所載,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凡是天所覆蓋的,地所裝載的,人所做出來的德行,沒有再大過於忠的了。忠者,中也,至公無私。忠的意思,就是將良心擺得公平中正,對國家、團體、領袖、學術、信仰、以及對真理、真道、對天地之正氣、對萬世之子民,甚至對公司、老闆、長官、自己,都要至公無私的意思。由這句至公無私的經文看來,忠是為更大、更遠的公眾目標而努力,而不是僅是為了一個人盡私忠,或為一個人當奴隸而已。至於這一點,就讓我舉我的先師所說過的一段話來

9、做說明:君臣之道如何?古早君王有道,則聖人輔之。若君王無道,聖人則苦諫,不從則去,故云:“聖人從道不從君”。(足見聖人之所以事君,不是為了一個國君盡忠而已,而是為了整個國家眾生的利益,這才是忠。)父子之道如何?父有義則子當孝,父若不義則不能責子之不孝,故云:“孝子從義不從父”。(原來孝順不是連父母錯的話都聽命,而是挑對的聽,不對的要力勸,這才是孝道的真義。)又云:“從順命不從逆命”(父親若叫你做不合道理、危害他人的事,可以不聽的)。夫婦之道若何?夫有理則婦順從,夫無理則妻勸夫,夫若不從則下堂求去,故云:“妻子從理不從夫”。(所以古人也不會在極不合理的狀況下,還叫你死守著頑固的丈夫。)同樣的道理

10、“弟子從仁不從師”。(仁是本性,若你所跟隨的師父,不能教導你啟動生生不息的本性,不能教你去利益他人的本性,也就可以離去了。)從以上這段先師揭示的做人處事原則,我們可以知道,忠這個字是非常活潑公正的,是對著公理的,對著大體的,不是呆呆板板的對著一個人的私情奉獻而已!然而這個定義已喪失,致使現在的人對忠字的誤解還不少,甚至為了這個字還大肆批判孔孟,以為孔孟提倡忠字是想拍君王馬屁,想作君王的馬前卒而已!因此一提起忠這個字,便激起滿腔的忿忿不平!但在孔孟學說裡面,對忠這個字的概念究竟如何呢?到底這個字只是叫我們去為君王做牛做馬呢?還是要我們做個大公無私的人呢?不如讓我舉幾則論語孟子裡面的片段,以便徹底

11、瞭解忠這個字在孔孟的心目中所代表的意義。論語: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子路問事奉君上的道理。孔子說:忠臣不欺瞞君上,但君上做錯事,可以不惜犯顏諍諫的。)孟子日: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孟子說:君上犯錯時能勇敢的指責他的過錯,才是忠臣對君的恭;能教導君上好的德性,避免不好的行為,才是忠臣對君的敬;只是在背後批評君上,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不能對君上的昏庸有任何建樹,這種臣就與偷俸祿的賊沒兩樣了。)孟子曰: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孟子說:一個昏君若毫無罪過就殺了一個基層的公務員,那麼做大夫的就可以掛冠求去,離開這個國家了。一個昏君若毫

12、無罪過就殺了一個百姓,那麼基層的公務員也可以離開他的職守而遠走他鄉了。)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諸侯危社稷,則變置。(孟子說:對於國家來說,百姓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國家的利益是次要的,而君王的利益則是擺在最後的。因此身為諸侯者,如果作為違反國家及人民的利益,或是造成國家社會的不安,嚴重者甚至可以請他下台,換一個有德行的人來領導國家。)從以上幾則孔孟的遺文中看來,孔孟所提倡的忠,是非常大公無私的大忠,不是逢迎拍馬的小忠,是可以直接對君上犯顏直諫的,甚至可以換一個更好的人來領導國家的,好比當時國父推翻滿清,不正是在實踐孔孟為國為民的理念嗎?如此的大公無私,怎麼會被誤會成是諸候的馬前卒呢

13、?這些批評孔孟的人真是沒把論語孟子讀完呀!現在我們知道這個忠字,不僅是對君上一個人盡忠,更重要的是為國家百姓盡忠;不僅對你的身心有益,對國家社會更有益。因此每個人應該放下歧見,好好的來研究這個忠字才對!天無私,四時行; 天沒有私心,所以春夏秋冬四時運行從不間斷;地無私,萬物生;地沒有私心,所以動植礦土萬物生長,也從不間斷;人無私,大亨貞。亨:通達。 貞:正而固,即忠也。如果人能夠沒有私心(忠),自然四通八達,正當而穩固,任何地方都行得通的。這讓我舉論語的一段話來加以說明: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子張問什麼是可以到處都通行得開的辦法。孔

14、子說:說話大公無私誠信正直,舉止為莊重恭敬,如此雖是蠻夷之幫也到處通行得開的。如果說話不公平誠信,舉止行為不莊重恭敬,雖然就在自己的鄉里,能到處通行得開嗎?)忠也者,一其心之謂矣。忠的道理,就是專一他的心志在真理上,專一在國家或團體的廣大福利上的意思。古人所謂的忠是專一在大體的主軸上,而不只是專一在一個人的福利上。在孟子裡面,有這麼一段與齊宣王的對話,充份說明聖賢的這種心思。齊宣王問卿。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王色定,然後請問異姓之卿。

15、曰: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譯:齊宣王問為卿或為臣的道理。孟子說:王問的是什麼樣的卿呢?齊宣王說:卿還有不同嗎?孟子說:不同的,卿有兩種,一種是來自君王同姓親族的叫做貴戚之卿;一種是與君王沒有親戚關係的叫異姓之卿。齊宣王說:那請問來自君王親族的貴戚之親的為臣之道是什麼呢?孟子說:與君王同姓氏的貴戚之親(即共同享有天下的家族人員),碰到君王有大過錯的時候就要盡上向國君諍諫的職責。當反覆諍諫還不接受改過建議的時候,就應該要為了百姓,在同姓的親族裡,推舉另一位有德行的人來當君王才對。(當時天下是私家的,故有此說法)齊宣王聽了之後勃然大怒。孟子說:君王請不要懷疑或生氣,君王問我,我不敢不把正理告訴你!過一會兒齊宣王怒氣稍微消了點,然後問孟子說:那麼異姓之卿的為臣之道是什麼呢?孟子回答說:異姓的卿碰到國君有過錯時,就盡上諍諫的本分,但若反覆諍諫還不聽的話,就可以掛冠求去了!從以上這段對答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孔孟所專注的忠,是專注在為廣大生民設想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